泰州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泰州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泰州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泰州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泰州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州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2010年5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稽首无稽之谈 妊娠寥若晨星 犄角畸轻畸重 浅薄日薄西山 B罗襦消除溽暑 拼命拚弃一切 绯闻流言蜚语 装载载歌载舞 C亘古颓垣断壁 模式装模作样 省视不省人事 呼吁长吁短叹 D扰攘不屈不挠 晕车晕头转向 炮火炮制文章 疱疹逾庖而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 不可忽视的影响。 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 偿费。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3某报刊登出四篇文章,并设立专栏,请你依据文题拟一合适的专栏话题。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4分) 豆腐牛奶给你强健骨骼 粗纤维食品使你肠胃无忧 蔬菜水果让你不感冒 健康的膳食是金字塔 4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 (2)鲁迅侧重的是_。 (3)歌德侧重的是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成七世孙也。祖和之,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淡事宋竟陵王诞,诞反坐诛。 昭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为外祖所养。十岁,于朱雀航卖历日,雍州刺史袁顗见而奇之。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固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或有称昭于廷尉虞愿,乃遣车迎昭。时愿宗人通之在坐,并当时名流。 通之贻昭诗曰:“英妙擅山东,才子倾洛阳,清尘谁能嗣,及尔遘遗芳。”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昭有其半焉。粲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寻为总明学士、奉朝请。 齐永明中,累迁尚书仪曹郎。先是御史中丞刘休荐昭于齐武帝,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而已,守正无所参入,竟不罹祸。明帝践阼,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烛盘,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累迁尚书左丞。 梁武帝素重昭,梁台建,以为给事黄门侍郎,兼御史中丞。天监三年,兼五兵尚书,参选事。四年即真。历位左户尚书,安成内史。郡自宋来,兵乱相接,府舍称凶!每昏旦间人鬼相触,在任者鲜以吉终。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腾虚而去。 历秘书监,太常卿,迁临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后太守皆自封固,专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与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县令尝饷栗,置绢于薄下,昭笑而还之。普通五年,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 博极古今,尤善人物,魏、晋以来,官宦簿阀,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世称为学府。性尤笃慎,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负令典,类皆如此。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卒,谥曰贞。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淡事宋竟陵王诞,诞反坐诛 坐:因犯罪 B深见礼,辟为郡主簿 辟:避开、躲开 C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 嗣:继承D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 饷:赠送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明傅昭品行高洁的一组是(3分) 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昭有其半焉 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 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 尤善人物,魏、晋以来,官宦簿阀,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腾虚而去县令尝饷栗,置绢于薄下,昭笑而还之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昭六岁时成了孤儿,他对父亲的死表现出的哀伤痛苦和成年人一样,后来被外祖父收养。十岁时,傅昭在朱雀航卖日历,雍州刺史袁顗看见他后很惊奇。 B傅昭曾经担任南郡王的陪读,南郡王继承帝位后,南郡王从前的臣属跟他争相求取权利和宠幸,但他坚守正道而无可参劾,最终没有遭到祸患。 C梁武帝向来看重傅昭,让他参与朝政讨论。傅昭曾在临海做太守,他引周文王和百姓共享园囿的典故,下令不要封闭蜜岩。 D傅昭知识渊博明晰古今,尤其了解历史人物,魏、晋以来,官吏、宗室、大家族的通婚情况,他说起来都没有任何疏漏,当时人称他为“学府”。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有称昭于廷尉虞愿,乃遣车迎昭。 (2)郡自宋来,兵乱相接,府舍称凶。每昏旦间,人鬼相触,在任者鲜以吉终。 (3)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6分)(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2)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3)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6)女也不爽, 。(诗经卫风氓)(7)失之东隅, 。(后汉书)(8)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答客诮)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嵋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断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 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境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 在画家眼里树枝全是线条;在文人眼里,树枝无不带着情感。 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急,可倚;唯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以至我竟不知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 最能寄情寓意的是大自然的事物。 比如前边所说树枝的线条可以直接抒发情绪。 再比如,这种种情绪还可以注入流水。无论它激扬、倾泻、奔流,还是流淌、潺缓、波澜不惊,全是一时的心绪。一泻万里如同浩荡的胸襟;骤然的狂波好像突变的心境;细碎的涟漪中夹杂着多少放不下的愁思? 还有秋天的事物。一年四季里,唯有秋天是写不尽也画不尽的。春之萌动与锐气,夏之蓬勃与繁华,冬之萧瑟与寂寥,其实也都包括在秋天里。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丰饶的成熟期。故此,秋的本质是矛盾与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 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 在秋天里,我喜欢芦花。这种在荒滩野水中开放的花,是大自然开得最迟的野花。它银白的花有如人老了的白发。它象征着大自然一轮生命的衰老吗?如果没有染发剂,人间一定处处皆芦花。它生在细细的苇秆的上端,在日渐寒冽的风里不停地摇曳。然而,从来没有一根芦苇获花是被寒风吹倒吹落的!还有,在漫长的夏天里,它从不开花。任凭人们漠视它,把它当作大自然的芸芸众生,当作水边普普通通的野草。它却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它,一直要等到百木凋零的深秋,才喷放出那穗样的毛茸茸的花来。没有任何花朵与它争艳。不,本来它的天性就是与世无争的。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我敢说,没有一种花能比它更飘洒、自由、多情,以及这般极致的美!也没有一种花比它更坚韧与顽强。它从不取悦于人,也从不凋谢摧折。直到河水封冻,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它最终是被寒风一点点撕碎的。 在这永无定态的花穗与飘逸自由的茎叶中,我能获得多少人生的启示与人生的共鸣?11请分析“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的表达特色。(5分)12请简析“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在结构和主旨上的作用。 (6分) 13“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分别说说“最自然的事物”和“最人为的内涵”具体指什么。(6分)14作者说“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这种美学新构的现实性要求还在于: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审美泛化的质变,这包含着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艺术时,一定意义上就是面对生活美学的,而在我们审美化观照生活的时候,一定意义上也是依据于艺术的。这就是说,生活美学既认定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又认为美具有非日常生活的另一面,尽管它们在摒弃主客两分思维模式方面是如出一辙的。 追本溯源,在中国本土的丰富思想中,历来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都是内在融通的,从而构成了一种没有隔膜的亲密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家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他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似乎更能回到原初的语境来言说问题,儒家美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生活践履之“礼”与生活常情之“情”及其统一。从来源上说,这种基本规定一方面直接来自中国古人自身的本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来说,情更是与“巫史传统”息息相关的,或者说情是间接来自这种独特传统的。在原始儒家时代,礼乐相济无疑是儒家美学的主导理念,然而随着乐的衰微,这种统一便被转化为礼与情的合一,而乐对于人而言的内在规定就在于“性感于物而生情”之情。对于作为感性学的儒家美学而言,情较之礼才是更为根本的,或者说,儒家美学最终就是以情为本的。所以,从生活美学与“情之本体”的角度来重思儒家美学的基本定位问题,无疑是一种新的美学思路。 在孔子本人那里,这种情的实现更多是在诗与乐当中完成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表明不仅诗之“兴”是达于礼的前导,而且礼与仁最高要在乐中得以完成和完善,诗与乐将礼前后合围在中心,孔子正是意识到了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由此可见,从孔子时代开始的以情为本的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关学的道路。这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关系密切,内在融通没有隔膜。 B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艺术时,就是面对生活美学;我们审美化观照生活的时候,也是依据于艺术,生活与美学,虽思维模式方面是两分,其实如出一辙。 C在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的浸渍下,中国古代人的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始终融合于一体。 D对儒家美学而言,“情”是最根本的,早在孔子之时,就意识到乐才能实现人格的完成。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表现。(6分)17从全文看,“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的原因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世人的眼中,老庄道家总使人感到“看不穿,识不破”。孔子见到老子时,给这位“智者”的评价是他像腾云驾雾、变化无常的“龙”。具有诗人兼哲学家气质的庄子,背世弃俗,蔑视权贵,旷达不羁,更使人有“冷眼看世界”的表面印象。其实,庄子的内心世界深邃丰富,在那无动于衷的“冷漠”面孔下,隐藏着一颗执著人生的“火热”的心。 其实,生活中的冷眼与热心现象也普遍存在着,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联想与思考?请以“冷眼与热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科语文附加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 万 乘 之 国 伐 万 乘 之 国 箪 食 壶 浆 以 迎 王 师 岂 有 他 哉 避 水 火 也 如 水 益 深 如 火 益 热 亦 运 而 已 矣 。”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6分)20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2分)2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告诉齐宣王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与“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雄奇的风格不相适应,女神采取了格律诗的形式,音韵和谐而严谨。 B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他长于思考,但优柔寡断;生性软弱、 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 C呐喊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鲁四老爷、单四嫂子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D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 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抑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E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23简答题。(10分) (1)“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要叙述这个情节。(5分) (2)三国演义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请指出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成功运用何计,并作简要叙述。(5分)三、材料归纳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6日在第四届清华EMBA校友返校日暨“金融大动荡时代的中国机遇”高端论坛上,从三大需求解读我国经济现状,认为我国一季度经济状况要比预计状况好。 在此次论坛活动中,姚景源对2009年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首先,中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其次,从月度环比指标看,我国各主要的经济指标出现了较好、向上、积极的迹象;此外,我国为战胜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所出台的一揽子计划成效凸显。总之,我国一季度经济状况要比预计状况好。 在投资需求方面,姚景源分析指出,2009年一季度中国全社会投资增长率288,比去年同时期提高了4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PPI的价格、原材料价格、动力能源价格都在下降,此增长率含金量远远高出正常理解,若还原成可比价格,一季度中国全社会投资增长率一定会超过30。 由于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投资市场充满活力。他认为目前我国投资有三大特点:一是基础设施高度增长。第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增长率达到543 ,其中铁路投资更是翻一番,达到102;二是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第一季度我国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7,由于新开工项目是下一步的在建项目和新选项目,这个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强大;三是中西部的投资增速更高更快。 在消费需求方面,姚景源说人们的消费信心大大超出他的预想。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59,特别是汽车业。第一季度美国汽车销售同比增长一35,我国第一季度乘用车销售超过200万辆,其中3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772,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267。这得益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例如16 L排量以下购置税减半,农民购买摩托车、汽车财政开支补贴,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增长。消费的增长和稳定标志着现在人们信心得到了提振。 在出口需求方面,姚景源指出,我国2月份出口增长额是一257,3月份达到一171,形势仍然严峻。虽然整体趋势下滑,但是,从月度环比状况看,我国出口下滑趋势在收窄。24我国一季度经济状况要比预计状况好有哪些表现?(6分)25促使我国一季度经济状况要比预计状况好的原因是什么?(9分)参考答案:1D(Aqj shnchn j b Br pn/pn fi zi Cgnyun mm xng yx Dr0n0 ynyn p0p0 pop0)2A(B项“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主语缺失,从旬意判断应该是“世界”给予高度评价。C项删去“至少”或者“以上”。D项去掉“的有效途径”即可。)3健康饮食给你健康体魄,或合理膳食结构给你健康。(概括出健康饮食的,并符合四个中任一句式结构的得4分。不符合其中一项的酌情扣分,超过字数的扣一分)4(1)要注意积累材料(2分) (2)积累要长期坚持(1分) (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1分) (4)要多积、广积材料(1分)5B(辟:征召。)6D(很明显是讲傅昭的才学。)7B(原文是“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应当理解为“从前的臣属争相求取权利和宠幸”,而不是“南郡王从前的臣属跟他争相求取权利和宠幸”。)8(1)有人向廷尉虞愿称赞傅昭,虞愿于是派车迎接傅昭。(2)郡从南朝宋以来,战争造成的祸乱不断发生,官府的住宅都不安全。每到夜晚至黎明之间,人经常碰见鬼怪,在那儿任职的官吏很少有善终。(3)后辈们尊崇他的学术,重视他为人处事的原则,人人都觉得比不上他。附参考译文: 傅昭字茂远,是北方灵州人,是晋朝司隶校尉傅成的七世孙。傅昭的祖父是傅和之,父亲叫傅淡,精通三礼(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在南朝宋很出名。傅淡跟随南朝宋的竞陵王刘诞,后因为刘诞谋反被牵连而诛杀。 傅昭六岁时成了孤儿,他对父亲的死表现出的哀伤痛苦和成年人一样,被外祖父收养。十岁时,傅昭在朱雀航卖日历,雍州刺史袁顗看见他后很惊奇。袁顗曾经到傅昭的住所,他仍然和平时一样读书,神情面色不变。袁顗赞叹道:“这个人神情举止不平常,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当时的司徒,建安人王休仁听说了很高兴,坚持要提拔傅昭。傅昭因为朝廷复杂,于是没有去。有人向廷尉虞愿称赞傅昭,虞愿于是派车迎接傅昭。当时虞愿的族人虞通之也在场,都是当时的名人。虞通之送诗给傅昭说:“你的俊朗、才华闻名于山东,到洛阳后更是倾倒众生;前朝清雅的学识谁能继承呢,大概是你才能延续前人的遗风吧。”太原人王延秀把傅昭推荐给丹阳尹(官职)袁粲,袁粲恳切地礼遇傅昭,提拔他为丹阳郡的主簿,并让他的儿子们跟着傅昭学习。遇上宋明帝驾崩,袁粲要写哀悼词,于是让傅昭确定悼词的结构,悼词中有一半是傅昭写的。袁粲每次经过傅昭的窗户,就赞叹说:“经过他的窗户听到屋里安静得如同没有人,掀开门帘却发现人正在屋里,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成为出名的贤人呢?”不久傅昭被任命为明学士、奉朝请。 南朝齐永明年间,傅昭多次升迁最后官至尚书仪曹郎。先前御史中丞刘休向齐武帝推荐傅昭,永明初年,皇帝让傅昭担任南郡王的陪读。后来南郡王继承帝位,从前的臣属争相求取权利和宠幸,只有傅昭和南阳宗夬只保全自己,花们坚守正道而无可参劾,最终没有遭到祸患。 齐明帝即位后,任用傅昭为中书通事舍人。当时担任这个官职的人,都依仗权力显赫于天下,只有傅昭廉洁而不擅用职权干预时事,用具、衣服都很朴素,安心于简陋的生活。傅昭经常在床板上插蜡烛,齐明帝听说后,赐给他漆制的蜡烛盘,并说:“你有古人简朴高尚的作风,因此赐给你古人用过的器皿。”后来傅昭又升迁至尚书左丞。 梁武帝向来看重傅昭,梁朝建立后,任命他为给事黄门侍郎,领着作,兼任御史中丞。天监三年,又兼任五兵尚书,参与朝政的讨论。四年内恪尽职守,先后担任左户尚书,安成内吏。郡从南嘲宋以来,战争造成的祸乱不断发生,官府的住宅都不安全。每到夜晚至黎明之间,人经常碰见鬼怪,在那儿任职的官吏很少有善终。傅昭到达该郡后,有人晚上看见穿着盔甲的士兵出现并且说:“傅先生是善人,不能侵犯。”于是腾空离开了。 他又先后担任了秘书监,太常卿,后升迁为临海太守。临海郡有蜜岩(有蜜蜂、蜂蜜的山崖),以前的太守都封闭起来自己占有以获取其中的利益。傅昭引周文王和百姓共享园圃的典故,说大事可以作为小事的榜样,于是下令不要封闭蜜岩。县令曾经给他送板栗,而在放栗子的蒲草下偷放丝绢(贿赂),傅昭笑着归还了这些东西。普通五年,担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傅晤担任官吏,一直坚持清静无为的政策,不崇尚严酷的治理。他在朝廷中,不邀请肌友,不随便拜会别人,不蓄积私人关系,不谋图私人利益。整日端坐,以读书、作笔记为乐,即使年老了也不显得衰老。 傅昭知识渊博,明晰古今,尤其了解历史人物,魏、晋以来,官吏、宗室、大家族的通婚情况,他说起来都没有任何疏漏,当时人称他为“学府”。 傅昭性格沉静慎重,儿媳妇曾经得到娘家送来的牛肉,送给傅昭吃,傅昭叫来儿子说:“吃了就犯法(当时耕牛极少,吃牛肉犯法),向官府通告又不行。拿来埋了吧。”傅昭修养身心,严于律己,不违背法令,就是这样的。 后辈们尊崇他的学术,重视他为人处事的原则,人人都觉得比不上他。死后,谥号为“贞”。9(1)从视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表达手法:动静结合。(2)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10(1)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同是天涯沦落人 (3)浩荡离愁白日斜 (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5)剑阁峥嵘而崔嵬 (6)士贰其行 (7)收之桑榆 (8)怜子如何不丈夫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刻画了芦花在风中的动态和在阳光下的色彩,将芦花写得生动,富有意味。12在结构上是对上文的总结,对下文的引领。(1分)说明“兀自飞行的鸟”“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娇小”“叶子稀少”的小白桦树这些艺术中的美,都是人生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