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基本特征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比较项目年轻型(扩张型)成年型(静止型)老年型(收缩型)示意图形状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底部变窄,金字塔收缩变高底部收缩,上部变宽人口增长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基本持平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3.人口金字塔图与人口问题(1)A国人口结构中年轻人比重很大,就业人口相对较多,压力大。(2)B国中女性人口各年龄段都较平稳过渡,而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大,且男多女少,男女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可能是因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3)C国2040岁男性人口比例明显低于此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则可能近期发生过战争,使男性年轻人口有所减少。(4)D国老年人口多,年轻人口比重小,导致劳动力不足。【对点训练1】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B. C.D.(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B.C.D.解析第(1)题,第幅图是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上部很窄、下部较宽,可以看出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很高,即自然增长率很高。第(2)题,特别要注意金字塔图底部的横坐标,图的人口数量单位是“百万人”、其余三幅图的单位是“千人”;还要注意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表示50千人,两幅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表示100千人;另外,四幅图中3039岁人口数量在纵坐标中都是两个横柱。从图中读出四国中3039岁的人口数量并加以对比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D(2)B专题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随着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4.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对点训练2】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民工迁移的是()A.甲B.乙 C.丙D.丁(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B. C.D.解析第(1)题,对民工迁移影响最大的工业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甲类工业动力投入最多,说明其为动力指向型工业;乙类工业投入要素中,工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丙类工业科技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丁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原料指向型工业。第(2)题,“移业就民”实际是指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向劳动力价格更低、资源更加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会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重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答案(1)B(2)A专题三常见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类型优点典例判读方法一般程序具体步骤柱状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便于各种地理事物数量的比较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得出结论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思考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折线图(曲线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增长变化等问题,通过曲线图或折线图能反映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看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思考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圆形图扇形图反映一种地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可以很直接地反映各部分所占比例看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表示的主要内容;判读图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思考图中反映的内容;得出相关结论饼状图反映某种地理事物占总体的比例【对点训练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解析第(1)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为负增长,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因此B项正确。第(2)题,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答案(1)B(2)B【对点训练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过去的一年哪些人在迁徙?他们要去哪里?继2014年年初百度迁徙后,淘宝网又发布了2013全国人口迁移迁徙图,从大数据下看全国人口迁徙。材料二图甲为2013年与2012年人口净流入对比图,图乙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流向。(1)描述图甲中显示的人口迁移特征。(2)说出图乙中云南省人口迁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与80、90后相比,70后的人口迁徙较少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甲中不同省市人口净流入对比,从迁入和迁出两个角度分析,注意观察两个年份的变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云南省人口主要迁入四川、浙江和广东,迁入四川主要是距离较近,而迁入浙江、广东主要是经济因素。第(3)题,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应从流入区与流出区的特点及流入区与流出区的差异来分析。对比不同的年龄段,从家庭、思想观念等因素分析70后的人口迁徙较少的原因。答案(1)“北上广”仍然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区,但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苏、辽、吉、鄂、赣等省主要以迁出为主;皖、台、甘等省区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青、贵、琼、闽等省区人口净迁入明显增加。(2)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高,是主要迁入区;出于气候、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适应性的考虑,人口迁移主要选择就近迁移。(3)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70后人口大多数已经成家,受中国人以家庭为核心价值的观念影响,流动的可能性降低;要考虑孩子上学等因素。第一章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关系图,回答12题。1.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人口的增加,雨林被砍伐的面积也在增加,所以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是正相关关系。第2题,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为了获得更多粮食和更高经济收入,导致人们大量砍伐雨林,毁林开荒,所以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成为了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答案1.A2.A近年来,河南省高考报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下表为河南省部分年份高考报考人数,据此回答35题。年份(年)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高考报考人数(万人)98.895.995.285.580.575.872.43.河南省高考考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大量迁出B.青少年儿童数量下降C.出国留学人数增加D.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4.河南高考考生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劳动力素质下降B.男女比例失衡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5.不能有效应对河南高考考生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措施是()A.全面放开二胎B.延迟退休C.提高人口素质D.高校扩招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下降,老龄化加剧,社会负担变重,一系列因青少年减少带来的社会问题显露出来,高考生源下降,高校扩招不满员现象也将会出现。第3题,河南省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适龄儿童数量下降,所以高考报考人数减少,而出国留学人数和人口迁移对报考人数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性别对高考人数影响不大,所以选 B。第4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老龄化加重,人口素质提高,性别比例趋于平衡,而劳动力减少会影响产业升级,故选 D。第5题,高考考生减少说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加重。全面放开二胎,延迟退休,提高人口素质都可以减少劳动力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扩招不会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反而会更加凸显青少年的减少,所以选 D。答案3.B4.D5.D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根据材料判断,下面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极不平衡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7.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相关性最明显的一组是()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8.该省级行政区是()A.安徽省B.重庆市 C.河南省D.上海市解析第6题,图示为外来人口男女比例图,不能反映全部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排除A项;由题干中“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外来人口少于本地人口,D错;读图可知,外来人口中青年人口所占比重大,人口流入对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缓解作用,故B项正确,C项错误。故答案选B。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外来人口中,丙是劳动力人口,也是育龄人口,可能带几岁的孩子。丁是儿童,孩子随父母迁移的可能性大,所以丙、丁有明显相关性,C对。老年人安土重迁,随子女迁移的可能性小,A、B、D错。第8题,重庆市、河南省人口迁出数量大于人口迁入数量,排除B、C两项。浙江省人口基数大,在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不可能达到39%,故该省级行政区应为上海市。故答案选D。答案6.B7.C8.D2016年2月共有67 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据此完成910题。9.德国接收大量难民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劳动力短缺B.国际舆论压力C.德国人口容量大D.进行文化交流10.大量难民涌入给德国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公共设施利用率降低B.社会负担加重C.交通瘫痪D.降低德国人均收入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影响了其经济发展,为弥补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德国每年都接收大量移民入境,虽然填补了一些工作岗位劳动力的空缺,但也加重了社会负担。第9题,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所以乐于接纳外来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选 A。第10题,大量人口迁入德国,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A 错。同时会加重社会负担,还会对交通造成压力但不至于瘫痪,B 对,C 错。德国人均收入变化不大。D 错。答案9.A10.B下图为2013年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完成1112题。11.影响图中6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政策 文化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状况风俗习惯A.B. C.D.12.图中涉及的省区中,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A.安徽B.湖南 C.上海D.广东解析第11题,文化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状况影响图中6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人口政策在全国是一致的,风俗习惯对生育率影响不大。第12题,安徽省户籍人口流出比例最大,人口流出都是以中青年人口为主,所以老龄化是最可能提前爆发的。答案11.B12.A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315题。13.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国B.国 C.国D.国14.图中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60% 计划生育B.30% 鼓励生育C.90% 计划生育D.30% 引进外来移民1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对外开放程度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解析第13题,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和三角坐标系的判读。三轴坐标的读图方法:先确定每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然后向每个坐标轴作平行线,延伸方向与数值增大的方向一致,交点即为所求的要素。读图可知,图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国家约为18%,国约为10%,国约为6%。都在20%以下。国家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达20%,老龄化最严重,C对,A、B、D错。故选C。第14题,本题考查三轴坐标系的判断及寻求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三轴坐标的读图方法:先确定每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然后向每个坐标轴作平行线,延伸方向与数值增大的方向一致,交点即为所求的要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比重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由此可以判断该国家的人口增速过快,需要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故A对,B、C、D错。故选A。第15题,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掌握各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关系及相互关系即可判断。由于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总量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而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通过影响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A、C、D错,B对。故选B。答案13.C14.A15.B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市)某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据此完成1618题。16.图示省(区、市)中,人口死亡率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A.上海、宁夏B.北京、宁夏C.北京、江苏D.江苏、西藏17.上海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可能是()A.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B.北京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C.上海外来迁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D.北京人口净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18.图示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解析第16题,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图中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差值最大的是上海,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A正确。第17题,上海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说明上海死亡率高,上海因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A正确。第18题,图中资料显示,我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已经进入现代型,D正确。答案16.A17.A18.D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未来五年,北京将确保实现人口调控目标要求,不突破2 300万人口的“天花板”。据此完成1920题。19.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A.淡水资源B.土地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20.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A.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B.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C.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D.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解析第19题,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主要受限于淡水资源。第20题,北京市资源缺乏,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鼓励人口外迁和扩大现有城区面积,不利于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这种通过降低人口消费水平来提高人口环境承载力,是不切实际的,不科学的。答案19.A20.B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 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2123题。2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2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2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第21题,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19852010年,影响我国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仔细读图,甲、乙人口以迁入为主,甲地迁入的比例比乙地高,甲为北京,乙为广东;丙人口以迁出为主,而且迁出的比例在增加;丁地人口从迁入为主逐渐转变为迁出为主,丙为河南,丁为云南。答案选B。第22题,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答案选A。第23题,1995年以后,乙地(广东)人口净迁移率先变小,后变大,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答案选C。答案21.B 22.A 23.C读下图,回答2425题。24.图中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A.A处B.B处 C.C处D.D处25.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资源减少B.政策改变C.劳动力增加D.科技进步解析第24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相交于D处,是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应当小于环境人口容量,C处环境曲线与人口曲线的垂直方向差距最大即资源丰富,环境适宜,人口数量合理,故答案C正确。第25题,B点之后环境曲线的斜率增大即资源可能快速增多,A错误;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C错误;图中无法看出政策的改变,B错误;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D正确。答案24.C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儿童占有较高比重的是_国。老年人占有较高比重的是_国。(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3)若B国人口按现在的趋势发展, 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4)图中A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第(1)题,读A国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代表人口自然增长快,因此该国的新生人口比重大; B国塔身宽,劳动力人口和老龄人口比重大。第(2)题,读A国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代表人口自然增长快,若按现有趋势发展,20年后,A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口增长太快,人口总量过多;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第(3)题,读图,B国塔身宽,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大,若按现有趋势发展,20年后,B国面临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比重小,劳动力与兵员不足。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国新生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模式,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答案(1)AB(2)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 (或经济与生活水平下降) (3)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4)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总面积为83 600平方公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因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阿联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阿联酋人口约980多万,外籍人口占88.5%。随着阿联酋人口快速增加,有人担心阿联酋不能容纳那么多人。下图为阿联酋201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1)简述图中阿联酋人口年龄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对阿联酋有什么影响。(3)说明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若要提高阿联酋的人口容量可该采用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阿联酋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可从图中直接得出。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特别大,主要是因为当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有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因开发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故迁入以男性工人为主。第(2)题,迁入人口对当地的影响应考虑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增加劳动力,促进资源的开发。同时大量人口涌入会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也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第(3)题,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是资源。阿联酋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所以水资源是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应从水资源角度出发,开源节流。答案(1)1555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最大;该年龄段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原因: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迁入人口以男性劳动力为主。(2)有利: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的短缺;促进资源的开发;增加了消费人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增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人地关系趋于紧张。(3)水资源是阿联酋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提高人口容量应从水资源角度考虑:加强水资源管理;兴建水利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倡导节约用水。28.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3分)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06.74下降为105.2(以女性人口为100)。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然还是高于正常范围。材料二四个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图。(1)造成1950年俄罗斯性别比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曲线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性别比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并探究解决的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历史知识分析,1945年二战结束,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青壮年男子在战争中死亡率较高,所以性别比低。第(2)题,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产业主要是轻工业,主要是服装、鞋帽、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居用品佣金合同
- 餐厅合作入股合同范本
- 餐饮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酒水回收销售合同范本
- 上海窗帘加盟合同范本
- 道路绿化保养合同
- 焊接水管合同范本
- 管道拆装维修合同范本
- 光缆熔接施工合同范本
- 工业围挡租赁合同范本
- 妊娠期合并症-心脏病的护理(妇产科学课件)
- 急救护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准教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及计量办法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