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质疑的冷思考 摘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欣喜地看到,在二期课改的实施中,教师都能让学生“带疑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质疑书本的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质疑;问题;培养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大力提倡、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成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策略,但冷眼审视当前课堂质疑,静心深思教师的质疑环节,却发现了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 一、正视当前“质疑低效”现状 课堂中,要让更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个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质疑与释疑的形式。但很多教师在质疑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等方面都有认识上的偏差,造成课堂效果不理想,甚至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虚张声势,问题“拘于形式” 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量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但是质疑要讲求实效,就是让学生讲实话,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不可强求。可事实上,许多教师只是虚张声势,并美其名曰“教给质疑的方法”。一位教师在执教将相和时,先让学生读题,并鼓励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为了迎合教师,学生进行了质疑:文中的“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试问这样的质疑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有何思考的价值?执教者已清楚自己的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想教师此时在课题处引导学生质疑主要是出于“为质疑而质疑”的目的,而学生也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教师,拘于形式提出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而已! 现象二:声东击西,问题“重新集结” 每一个学生由于知识经验、认识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篇课文会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产生不同的疑问。但有些教师只是给学生的质疑贴上一张美丽的标签,一方面鼓励孩子质疑,一方面却没有重视孩子们的思维,在问题的小结时,把孩子提出的异彩纷呈的问题给“重新集结”,全部没有了原貌。一位教师在执教鸟的天堂时,在质疑的这一环节,学生共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文中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上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作者第一次为什么花那么多的字数去写大榕树呢?“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为什么不用靠近”?品味这四个问题,真可谓是异彩纷呈,全面而深刻,可转眼间,教师却让问题摇身一变,四个问题被教师“梳理”成两个问题: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一次去鸟的天堂时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打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打引号呢?”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的梳理能力,问题被“集结”得悄无声息,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教师打入了“冷宫”,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感。 现象三:偏离中心,问题“东拉西扯” 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质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但是一堂课中,学生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非常零乱,很难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如果教师是放任自流地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提问、思考,会造成整节课的思考没有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教师只是疲于应答,整节课则成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实际上这样的问答纯粹是为了表演,有些问题毫无价值可言,但教师并没有发挥“导”的作用,没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有时反而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现象四:虚晃一枪,问题“打入冷宫” 课堂中,教师问学生还有无不明白的问题时,可是当学生质疑或生成一些问题时,由于课堂时间与容量有限,有些教师就会以课后再来研究来搪塞学生,实际上到了课后,这个问题就被“打入冷宫”了。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老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壮士字,而不用战士呢?”因为教师对于文本知识钻研不够深入,于是,就以“我们课后再研究”来搪塞过去了。诚然,这是一种教育机智,但对于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教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自读自悟,或者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讨论、互相启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象五:移花接木,问题“呼叫转移” 质疑,就是要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课文的重点,不一定和教师心中的重点相同,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会使出浑身解数,来一个“请君入瓮”,引着学生说出自己“精心”准备好的那个问题。 二、引导学生“有效质疑”策略探析 教师如何发挥引者、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一)给学生几把“钥匙”,让学生打开心锁 1.第一把钥匙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们不愿主动参与课堂,主要是缺乏学习动机与习惯,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疑虑怕自己提的问题不够有价值,从而引起同学的嘲笑。为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他们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消除疑虑,为他们打开那把心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主动举起小手来提问,参与到课堂当中。 执教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时,为了鼓励孩子大胆质疑,我把这个机会给了一个成绩中下的学生,结果他提的问题是:“晏子,为什么叫晏子呢?”此话一出,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甚至反过来问道:“那你为什么叫XX呢?”孩子低着头,像犯了严重的错误似的。我并没有立刻让这位同学坐下,而是当场表扬了这位孩子。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首先通过复习孔子、老子、孟子的原名,问道:“为什么人们称他为子?”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古代人之所以在他们称呼中加一个“子”字,是表示对有贡献的男人的尊称,看来,文中晏子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本领,所以百姓才称他为“晏子”呢?最后,我话锋一转道:“看来,我们这位同学的提问是多么的重要,他让我们全班同学了解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希望下一次继续提问题。”顿时,全班同学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后,无论哪一节课,我都能看到这位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 2.第二把钥匙合理运用评价,使学生爱问 减少小学生心理障碍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鼓励。教师在课堂当中,对于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生,都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对于开始不是很有价值,浮于表面的文章,教师都不能随意批评,在肯定后,再委婉地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激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本人常在课堂中用盖“红苹果”的办法来激励孩子质疑。每次回家预习课文之后,第二天在上新课之前,如果学生能大胆质疑,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我就在他的语文书的首页盖上一个大大“红苹果”,这“红苹果”有单片叶和双片叶,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就是一个单片叶红苹果,如果进步较大的学生,且问题又有价值,我就在上面盖上一个双片叶红苹果。半年来,学生在课堂上质疑不断,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活跃,较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给学生几个“支点”,让学生有点可疑 当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后,我们常遇到学生的问题过于分散,问题浅显,没有价值等问题,所以教师就必须“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从何处质疑?怎样质疑呢? 1.抛砖引玉,质疑课前 “磨刀不误砍柴功”,每新授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求学生去预习课文,并做到边读边想,把文章不懂的问题写在质疑本上。为了减少学生们预习时质疑的盲目性,我要求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提问,对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如学生预习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把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所概括的问题如下:“美丽”表现在哪里?“美丽”有哪些特别的含义?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并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自行去阅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可以自行释疑。这样,学生又投入到如饥似渴的读书中,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是一个存疑、解疑的过程。 2.刨根问底,质疑课中 教学过程也是需要引导学生质疑的,以“我有什么问题”“我还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等形式呈现课堂。并让学生自己经过潜心思索,在解疑中获取甜头,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较好地发展思维。如教学怀念母亲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一句话提出如下质疑:“既然这思念母亲是凄凉的,季老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接着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研讨去解疑,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作者身处他乡,因为与母亲、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里感到凄凉;但梦中又能常出现他们,感受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就自然多了一丝安慰,一份甜蜜。这样在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的思维方式无疑给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启发,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 3.意犹未尽,质疑课后 教师不仅要在课前、课中提问,还要注意课后学生的质疑,它往往是学生有别于课前质疑那种认识体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深入文本的“回马枪”,是较深层次的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我班的每位学生都有“课后质疑单”,学生可以对课文中感到困惑的地方提出问题,然后精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节课课堂上大家研讨的首要问题之一。如学生在学习完藏戏这一课后,有一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样是写风俗的文章,这篇文章与前一课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有什么不同?第二天,我就重点针对这一课,引导学生比较藏戏和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就这样,通过学生的课后质疑,帮助学生较好地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又激发起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深入学习的兴趣。 (三)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从容思考 有的教师认为,如果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会影响教学进度,有时一堂课只能攻破一个重点、难点,不利于教学。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试想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被动的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育,根本没有质疑问难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去创新。在教学当中,当学生对重点处及新旧知识点衔接处产生障碍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再次深入文本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上迸射出智慧之光。 如我在教学江雪这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这么冷的天,老人真傻,难道他能钓到鱼吗?”于是课堂上很多学生也纷纷附和。对于这个学生的质疑,我先肯定了他敢于质疑的精神,并顺势问道:“老人真的很傻吗?这么冷的天,难道他真的不知钓不到鱼吗?”学生们有所感悟似的摇了摇头。于是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体会。一会儿同学们就有了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前两句描景的诗中体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新班主任发言稿
- 时间管理授课课件
- 高三班级成绩质量分析
- 初中历史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 爱护环境读书课件
- 二零二五版汽车抵押贷款合同借款人信用记录查询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应急借款合同担保公证及援助方案
- 2025版彩瓦租赁与销售结合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房租赁与临时办公解决方案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垫资协议
- 文化传播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本
- 2025装修半包工合同样本
- DB42T 1585-2020 规模化牛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 学校“十五五”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深植教育沃土培厚发展根基
- 2025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默写本
- 机动车检测站新换版20241124质量管理手册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 dbx266XL双通道压缩器中文说明书
- 私域流量白皮书(第6期)
- 《拥抱VR技术》阅读答案
- 纸箱出厂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