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doc_第1页
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doc_第2页
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doc_第3页
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doc_第4页
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十四次历史试题24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5.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26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B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C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27.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A建立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欧洲 B建立经济一体化的欧洲更重要C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28.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援助29.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中华时报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了一则新闻:“华北铁路大遭破坏,保垣北境激战又起。”这条新闻的相关背景是A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B八路军组织百团大战C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 D国共进行战略决战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是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3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作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C企业生产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32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说:“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何者是最恰当的理解?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33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34.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B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本位主义创意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工业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35.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 实推 论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A1个 B2个 C3个 D4个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Morse)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 摘编自蔡晓荣对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咸丰八年(1858)修订新税则后几项重要进口商品的税率变动统计表货名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6545721254斜纹布匹7895053599印花布裟布匹106849853棉纱担6944862997羽缎丈9466313330另一方面,出口平均税率水准历年都较进口平均税率水准为高。如光绪十一年(1885),竟高出1倍以上。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 材料三 中国入世降税大事记2002年,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05年,降税涉及900多种商品,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4%降低至99%;2006年,我国降低了小轿车等42个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最终完成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降税义务,我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税率分别由入世前的70%至80%和18%至65%降至25%和10%;2010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粤海关征收高额关税的主要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关税调整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中国调整关税的新内涵和积极意义。(9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如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旱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系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选做题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摘编自徐惟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壬戌学制”的进步性。(不得摘抄原文)(6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 汉弥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及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9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2分)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14次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429.BDACCA30-35.CBDDBC40(1)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西方国家积极开展海外(殖民)贸易。(6分)(2)趋势:进口税率大大降低,出口税率提高。(2分)影响: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原料,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8分)(3)新内涵: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或履行入世关税减让义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分)积极意义: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及社会体制改革,建立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环境;有利于消除对我国的贸易歧视。(6分,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1观点一:中国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建立了完美的社会形志和高水平文化。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