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段测语文试题编制人:高一二部 审核人:孟令江 时间:2016年5月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二卷表格内。2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糙(zo) 笞刑(ch) 针砭(bin) 淇水汤汤(tng)B肇事(zho) 恫吓(dng) 抽搐(x) 钿头(din)C惊愕() 拙劣(zhu) 铿锵(kng) 猿猱(no)D谙熟(n) 玉砌(qi) 伺候(c) 崔嵬(w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编篡 磐石 寥若辰星 缄口不语B贤惠 融合 战死疆场 指手画脚C萦绕 暮蔼 江山社稷 艰苦卓绝D今宵 缥缈 测隐之心 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只有正确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才能 它的发展变化。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 动物的体温。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民情。A推测调节体恤B推断 调节体察C.推断调解体察 D推测 调解体恤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B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功能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C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D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史学家对于内蒙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舞台。B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张感,又要加大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做到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C朴槿惠表示,在韩中两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黑暗时期,上海见证了韩中两国仁人志士互帮互助、抗击外侮、追求独立的历史。D我国的职业教育尚不成熟,注重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当致力于职业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氛围的营造。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由孔子编订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继承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和元稹都是唐代诗坛“古文运动”的倡导者。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D.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了很多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二、课内文言文知识(6分)7.下列加点实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將子无怒(请) 朕皇考曰伯庸(我)B. 填然鼓之(击鼓) 河内凶(凶恶) 危乎高哉(高) 明月不谙离别苦(熟悉)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通“敛”,收敛) 王无罪岁(归罪) 可以横绝峨眉巅(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忍受)D.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家庭) 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女也不爽(差错)8.下列各项句式判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虎兕出于柙 直步百步耳,是亦走也树之以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兵也 恐年岁之不吾与A. / / B. / / C. / / D. / /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斧斤以时入山林B. 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项伯乃夜持之沛公军C.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D. 春省耕而补不足 危而不扶,颠而不持10.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B.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C.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D.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二)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寡人之于国也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违背)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穿 )C.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发现)D.非我也,兵也 (兵器)12.下面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阐述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强调要“治民之产”和“申之以孝悌之义”。从正面阐释了孟子的治国之道。B.选文正面立论的同时,批判了统治者的错误方法,对梁惠王进行了旁敲侧击,得出了“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使文章显得完整。C.选文恰到好处的陈述了孟子“民本、仁政”的政治主张,陈述的时候,由于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使得文章显得生动,观点易于接受。D.孟子认为梁惠王想要“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百姓进行教化。II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8分) 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 本词的上阕哪句话用的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作分析。(4分)(2)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杨柳雨霖铃中的“今肖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艺术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4分)15.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一分)(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 , , 。(5)柳永雨霖铃一词下片中“ , 。”写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6)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7)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8)不患寡而患不均, 。(9) ,鱼鳖不可胜食也.(10)此情可待成追忆, 。五语言运用(12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今天,我们尤其需要从经典中发现创造经典的力量。曾几何时,经典的价值受到质疑。经典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论调都曾甚嚣尘上, 。 。 , , , ,经典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样式、一种桎梏,甚至成为了历史的美化、权力的附庸。经典真正的价值所在却往往被忽视了。 在没有弄懂经典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常常是经典在解构中被曲解 只留下戏说经典的庸俗、新编经典的单薄 在现代艺术浪潮中,一些艺术家总是试图在颠覆经典中寻求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样式 从而获得时代的艺术新解 甚至扭曲了一部分人对经典的认知 这主要源于现代社会的浮躁心态、消费心理 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 17.诗歌赏析(4分)(1)请判断下列两句诗主要运用的手法是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下列诗句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8运用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把下面一首诗中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表达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4分)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六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太湖碎锦范烟桥 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有删改)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 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 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 第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 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20.文章第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2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4分) 22.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 七(60分) 23. 作文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不能套作,不得抄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段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A.“粗糙”应读 co 淇水汤汤shng;B.“抽搐”应读 ch;D. “玉砌”应读q )2.B (A.编篡编纂 寥若辰星寥若晨星 C.暮蔼暮霭 D.测隐之心恻隐之心)3.B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断:推测,断定。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体恤: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察:体验和观察。)4.D (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A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B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C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所给语境不符)5.C (A、主客颠倒,应为“内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B、成分残缺,“加大”后缺少宾语,在“落实”后加上“的力度”;D、搭配不当,“营造”不可与“教育文化”搭配,应在“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后加“的建设”。)6.D A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编订而成的。B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C诗经是现实主义。7. C A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B凶:收成不好D家:有家族封邑的大夫8. A (为状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判断句。9. B (A介词,凭借/介词,按照;C结构助词,的/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连词,并且/连词,却;B都译为“于是,就”)10. A11.C 发:发粮赈济12. D 对百姓进行教化只是措施之一,主要措施是合理的发展生产或治民之产13.答案(1)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乐、忧意动,王,宾语前置句式,共3分)(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申、孝悌、状语后置句各一分,共3分)14.(1)“云深无雁影”句用得好,反衬手法,用暮云沉沉及雁声阵阵来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意思接近即可给分)(2)同:都借酒消愁,都言酒后愁更深。异:本词实写眼前之愁,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借想象勾勒一副凄美的图画,表达了离别的伤感。15.(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6)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8)不患贫而患不安(9)数罟不入洿池(10)只是当时已惘然16.(4分)17.(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比兴 (2) 意境:雄浑壮阔 意境:凄凉冷清18.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轻盈地飘落,而毛绒绒、绿酥酥的小草却刷刷的探出了头,一个个瞪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崭新的世界。群莺自由自在地翱翔,美丽的蝴蝶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有情人,成双成对的嬉戏着,一切生命都在尽享大自然的温柔和丽。(修辞2分,语意2分)19.CD(C“四围山石被削取”错误,文中是说“石公山像斧削过”。D“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20.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21.“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22.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云气”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七、作文23.【思路提示】本题命题意图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负责任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审题时,要牢牢把握“耕种”一词,“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作文示例】耕种自己的土地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有人说,人生是一局棋;而我说,人生是一次播种,一种耕耘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去耕种,才能使自己的土地硕果累累,禾黍丰茂?“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见证了成功人生的轨迹。1700多年前,王羲之用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在自己的书法园地上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他的书法作品,被人们称为“飘若浮云,惊若游龙”,他的兰亭序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我们或许会惊叹他的惊世才情,我们或许会对他的天赋顶礼膜拜,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他的勤奋和执着,无疑是大错特错了。倘若不是日琢夜磨,倘若不是体察万物,倘若不是倾洒汗水,辛勤播种,王羲之的书法又怎能入木三分,他怎能成为万世敬仰的书圣?“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阐释了追求完美的真谛,杜甫不是苦吟诗人,可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园地里踽踽独行,追寻着尽善尽美的理想。虽然他曾自嘲“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的,舞文弄墨终究不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是他仍愿意“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仕途不通时,文学成了杜甫笔耕不辍的沃土,他不断地积淀、升华、创新,终于在盛唐的诗坛上耸立起一座后人不可企及的高峰,让人仰之弥高!“诗圣”不足以表明其诗名之盛,“诗史”足以证明其诗作之永恒!“一支粉笔写冬夏,三尺讲台贯春秋”表明了了奉献的崇高意义也许有的土地太过广袤,有的土地太过富饶,即使只有三尺讲台,只要它属于自己,也要将它耕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组织部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配电运维工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村级安全员应急题集
- 2025年国画培训师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答案
- 2025年农村供水岗位招聘模拟题集
- 2025年村级碳汇管理中药招聘模拟卷
- 2025年供销总社招考笔试备考资料
- 护理概念图教学课件
- 2025年应急管理部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艾滋病梅毒丙肝培训课件
- 导医课件培训
- 灭火毯培训课件
- 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作业许可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交通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白酒酿造、生产工艺、品鉴评师等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课趣味互动《太乙惩罚》课件
- 建筑木工包工协议书
- 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的试题及答案
- 《抗高血压药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