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本节分析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及两者的区别。教材先安排了一个 想一想,议一议 ,从学生熟悉的蝴蝶切入,更容易感兴趣。接着安排了一个 观察与思考 活动,让学生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进一步比较它们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观察不同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结构列表进行比较,既求异更要求同。归纳出两中变态发育的不同点。教材中大量图片的使用,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个 技能训练 ,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并会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最后安排了一个 课外实践 饲养家蚕并观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学情分析 昆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学生对昆虫也很感兴趣,但绝大多数同学缺乏和昆虫的近距离接触,也就是虽熟悉却不了解,尤其对课本上给出的家蚕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知材料,蚕茧实物、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便于学生理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态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及特点。3知道昆虫发育中有蜕皮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2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毛毛虫的启示,渗透德育教育。2通过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昆虫的变态发育。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难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比较法。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制作PPT,蚕茧,蚕蛹实物,蝗虫实物,家蚕发育的视频,学案等。教学设计 (设计者:迟霞 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教 学 过 程 设 计导入新课【师】出示蝴蝶图片。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它们是从小蝴蝶长大的吗?【生】七嘴八舌地说。【师】生命真奇妙!这些美丽的蝴蝶竟然是从 毛毛虫 变过来的。一条 毛毛虫 是怎样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的?还有哪些生物也有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丽的蝴蝶图片,从同学们熟悉的蝴蝶入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生命的奇妙变化。【师】 PPT展示图片。我们来看一看一只 毛毛虫 是如何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生】蝴蝶的发育要经过4个时期。 【师】家蚕的发育过程也像蝴蝶一样吗?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家蚕的发育 视频。播放视频。板书: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生】观看视频。【师】通过视频,同学们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初步的了解。请结合教材第10页的 观察与思考 图片,将家蚕的发育过程进行排序。【生】家蚕的发育过程顺序是:。【师】概括起来,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生】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师】请同学们观察家蚕的幼虫、蚕茧、蚕蛹、蚕蛾实物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填写下表: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有许多体节 食桑叶,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生】填写表格。【师】像家蚕这样,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家蚕从幼虫变成蛹,是死了吗?【生】不是。【师】唐代李商隐的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不准确的地方吗?【生】有。【师】你能通过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生】 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看来李商隐当时没有学好生物学知识才犯下这个错误。像家蚕这样,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似?【生】蝴蝶、蜜蜂、蚊子、苍蝇等。设计意图:对于家蚕,学生并不常见,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它的发育过程。通过观察家蚕不同阶段的实物或标本,再进行讨论、思考、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除了家蚕、蝴蝶、蜜蜂、苍蝇、蚊子,其它昆虫的发育过程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以蝗虫为例来了解。板书:二、其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第2至3自然段,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1。【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师】像蝗虫这样,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同学们都见过蝉,但是你们见过金蝉脱壳的过程吗?看到这幅图片,我们不禁会提出几个问题:(1)为什么蝉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几次蜕皮?(2)蝉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与它的身体结构有关吗?你们认为哪个问题更好呢?为什么?【生】第二个问题更好。因为第二个问题更具体、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师】对,我们应当学会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问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请同学们判断,蝉的发育方式?【生】不完全变态发育。【师】除了蝉,说说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生】蟋蟀、蝼蛄、螳螂、蚱蜢等。设计意图:在学习了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师】这节课,我们以家蚕为例学习了完全变态发育,以蝗虫为例学习了不完全变态发育,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学案归纳总结2: 相同点 不同点不完全变态发育 _生殖_发育 没有 期,经过 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差别 完全变态发育 有 期,经过 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 。【生】热烈讨论,完成学案归纳总结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昆虫,有的对人类有益,如家蚕。在大力养殖过程中,要提高吐丝两量,应延长它的幼虫期。而蝗虫对人类有害,它的成虫危害农作物最严重,幼虫没有翅,活动范围小,应在幼虫期灭蝗。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危害农作物最严重。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对昆虫的发育类型有全面的认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辨析,并认识到昆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师】对照屏幕总结本节内容。【生】知识抢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了什么是变态发育。并且理解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能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全班交流总结这节所学内容。随堂检测赤眼蜂的身体很小,还不到1毫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它昆虫,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农林害虫的天敌 ,在生物防治上由重要作用。猜猜这是为什么?答案:赤眼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赤眼蜂把卵产在害虫体内,卵发育成幼蜂会吸收害虫的营养物质,最终导致害虫死亡。作业布置完成课本12页的练习和学案中的课后训练。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2发育: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3完全变态发育:卵(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二、其它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卵(受精卵) 若虫 成虫教 学 反 思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蝴蝶图片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实际的昆虫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观看家蚕的发育视频,通过听、看、比较、讨论和交流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归纳昆虫的生殖的过程和特点。本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获得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做直接的感性认知,效果较好。昆虫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不陌生,学生整体的参与度、热情较高,知识体系的建构较快,很好的落实本节课知识。由于学生对本节知识兴趣性高,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混乱,难以组织教学。这是以后需要努力调整的方向。教学设计(二) (设计者:许崇菊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 学 过 程 设 计导入新课【师】春天到来的时候,有一只好奇的毛毛虫急切地想到河对岸去游玩,它在不停地思考:我怎样才能到达小河的对岸呢?现在,请热心的你们帮助毛毛虫解决烦恼。【生】搭船。【生】搭漂浮的树枝。【生】变成蝴蝶飞过去。 【师】你认为哪方法安全可靠?【生】变成蝴蝶飞过去。【师】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毛毛虫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一节课我们来探究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板书) 。设计意图:以脑筋急转弯的方式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进一步设疑,轻松导入新课,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知道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探究新知一、家蚕的贡献与生殖发育(一)家蚕的贡献【师】阅读并观察课本第9页图片,并讨论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1:1人类利用家蚕主要生产什么?2家蚕在历史上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3除生产蚕丝外,家蚕还有哪些用处?【生】阅读、观察、讨论并完成探究学习1。【师、生】交流评价。(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师】早在三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饲养家蚕,代代相传的中国人对家蚕有哪些了解呢?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第10页图片,讨论分析并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2:1家蚕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2家蚕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内还是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这种受精方式叫什么?3利用图中数字对家蚕的发育过程进行排序。4概括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时期?【生】组内讨论分析并完成问题。【师、生】交流评价。板书: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 卵生(三)归纳总结变态发育概念【师】深入观察图形对比家蚕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讨论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3: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幼虫 蛹 成虫 【生】组内讨论分析并完成探究学习3。【师、生】交流完善表格内容。【师】对比家蚕幼虫和成虫,结合课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完成学案中归纳总结1:什么是变态发育?【生】进行归纳总结。【师、生】交流展示成果。板书:变态发育(四)例举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师】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就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昆虫,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想一想,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它们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有哪些共同点?完成讨论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4:1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一样的昆虫还有哪些?2这些昆虫主要用什么方式进行生殖?3发育过程都会经历哪几个时期?4什么叫完全变态?【生】组内讨论分析并完成问题。【师、生】交流评价。板书:完全变态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设计意图:通过对家蚕的贡献的了解,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树立 学为所用 的观点。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总结知识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适时的评价引导,可使学生正确了解区别各个概念。二、蝗虫的危害与生殖发育(一)蝗虫的危害【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蝗灾资料。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你认为这场蝗灾程度如何? 2014年8月25日上午,寨峪村村民李合贵去黄河滩的玉米地查看时发现,从河道芦苇丛中翻到他家玉米地大量 蚂蚱 (蝗虫)。 飞起的蚂蚱直打我的脸,漫天都是黑黑的,像张大网。 蝗虫在这些裸露河道里产卵后孵化,爬到密集的矮芦苇里长成成虫,再从河道内飞到河滩内吃庄稼。它们把芦苇的叶子都吃光了。 荥阳农委一工作人员说。 蝗虫吃过的玉米,有的只剩秆了,这可正在灌浆期,绝对减产。 村民李合贵说。 【生】分析回答。【师】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在短时间内灭蝗以挽救农业损失?【生】喷洒农药。(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师】在什么时候喷洒农药灭蝗效果明显呢?如果你了解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那么,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一样吗?阅读课本第11页,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5:1蝗虫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2蝗虫的受精方式叫什么?3概括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4为什么蝗虫的幼虫称为若虫,又称为跳蝻?5家蚕的幼虫和蝗虫的若虫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6在蝗虫发育的什么时期喷洒农药灭蝗效果明显?为什么?【师、生】全班交流并评价,知识共享。(三)例举与蝗虫生殖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想一想,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蝗虫一样?它们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有哪些共同点?完成讨论完成学案中探究学习6:1与蝗虫生殖发育过程一样的昆虫还有哪些?2这些昆虫主要用什么方式进行生殖?3发育过程都会经历哪几个时期?4什么叫不完全变态?【生】组内讨论分析并完成问题。【师、生】交流评价。板书:不完全变态 受精卵 若虫 成虫(四)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请同学们深入思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有哪些异同点?深入思考,完成学案中归纳总结2:发育方式 发育起点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常见昆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师生】全班交流并评价,知识共享。【师】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有无蛹期。【师】尽管蝗虫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差别不大,但若虫仅有翅芽,并不十分相似,因此,生物学家把这两种发育过程同归为变态发育范畴。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上一部分知识基础上的。通过对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学习,学生完全有能力自我探究,完成对蝗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加强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对将来学生实现终身学习非常重要。三、对比家蚕与蝗虫生殖和发育【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完成学案中归纳总结3:生物 相同点 不同点家蚕 蝗虫 【师、生】全班交流并评价,知识共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进行班内交流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四、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师】阅读课本第11页 技能训练 ,关于昆虫,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看哪些问题更有探究价值,锻炼对提出问题的评价能力。【师生】交流,鼓励学生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究其原因,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创新意识培养的价值。学会甄别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减少浪费,使探究更有效。课堂小结【师】比一比这节课中谁的收获多。【生】自我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利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把课题小结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又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造机会及时纠正不容易发现的错误。随堂检测1细说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2你听说过赤眼蜂吗?可能你对它并不了解。它的身体很小,还不足1毫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他昆虫,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许多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作用。请你猜一猜,它可能在哪个阶段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3你捡到过蝉蜕吗?蝉蜕是蝉的什么结构?蝉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请试着描述蝉发育的过程。答案:1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准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蚕蛾。因此,此诗句可改为 春蚕化蛹丝方尽 ,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2赤眼蜂将受精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受精卵内,赤眼蜂的幼虫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3蝉蜕是蝉在发育过程中脱去的外骨骼,这是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蝉)三个阶段。作业布置完成课本12页的练习和学案中的课后训练。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家蚕、菜粉蝶家蝇等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蝗虫、蟋蟀、螳螂等 受精卵 幼虫 成虫教 学 反 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并能用表格的方式描述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概念。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线,尽力将学习权还给学生,通过视频播放、图片观察、问题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家蚕和蝗虫相同的生殖发育方式和不同的发育过程的比较,加强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对将来学生实现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备课资料 1细说家蚕家蚕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有1对胸足;腹部10个环节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1个尾角;第1胸节和第1至第8腹节体侧各有1对气门。刚孵化的幼虫,遍体着生黑褐色刚毛,体躯细小似蚂蚁,称蚁蚕。蚁蚕借摄食桑叶而迅速长大,体色逐渐转成青白。其体壁的表皮要发生多次脱换,这种现象称蜕皮,是蚕体内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与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蜕皮前,幼虫停止食桑,吐丝于蚕座上,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蚕体,静止不动,称眠。眠是分龄的界限,每眠一次增加1龄。体重和体积随龄期增进而显著增大。蜕皮次数的特性称眠性,受遗传控制,但生活条件的影响也能使眠性发生变化。桑蚕的眠性有三眠、四眠、五眠等。生产上常用的蚕品种是四眠5龄蚕。幼虫生长到5龄第23日,可按特征鉴别雌雄:雌蚕在第8和第9腹节腹面各有1对乳白色圆点,称石渡氏腺;雄蚕在第9腹节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乳白色囊状体,称赫氏腺。5龄生长至极度时,体重约比蚁蚕增加1万倍。此后逐渐减少食桑量以至停食。至前半身呈透明时,称熟蚕,即开始吐丝结茧。结茧过程约需23日。幼虫期的长短因蚕品种和饲育条件而异,一般春蚕在2425下约为2426日,夏秋蚕在2628下约为2123日。蚕蛹,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如右图)。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蛹期体内剧烈地进行着幼虫组织器官的破坏,成虫组织器官的发生、形成,以及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蚕茧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蚕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鲜蚕蛹含粗蛋白占51%)、脂肪酸(粗脂肪占29%)、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角甾醇等)。蚕蛹的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食品,而且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蚕蛹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很高。蚕蛹中的这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大约是猪肉的2倍、鸡蛋的4倍、牛奶的10倍,且营养均衡、比例适当,是一种优质的昆虫蛋白质。蚕蛾(桑蚕成虫),羽化后的成虫,吐出碱性肠液,以湿润和松解头端茧层,并用胸足拨开茧丝,从茧内钻出。翅初柔软褶叠,随蛾体干燥而展开。全身被覆白色鳞片,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和1对具触觉和嗅觉的双栉状触角,口器已退化。胸部前、中、后3个胸节腹面各有1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腹部雌蛾7节,雄蛾8节。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虫的第9、10腹节变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节变成。交配时雌蛾伸出产卵器,由诱惑腺释放出性信息激素(桑蚕醇和桑蚕醛)引诱雄蛾,交配1.52小时即可产受精卵。一头雌蛾约产卵400700粒,其中绝大多数在羽化当日产下,至第3日结束。成虫不摄食,交配产卵后约经10日左右自然死亡。2桑蚕丝与真丝桑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 天然丝 。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桑蚕丝是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 丝鸣 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较好的耐热性,不耐盐水浸蚀,不宜用含氯漂白剂或洗涤剂处理。真丝。常见的真丝面料品种按照工艺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个大类,各有各的特点,因其加工工艺互不相同,其价格也会相差很多。 通常情况下,双绉面料经高温定型,面料组织稳定,抗皱性较好,印染饱和度较高,色泽鲜艳;重绉的优点在于面料垂性较好,抗皱性会更强一些;乔其的优点在于飘逸轻薄;桑波缎属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缎面纹理清晰,古色古香;素绉缎缎面亮丽高贵,手感滑爽,面料的缩水率相对较大,下水后光泽有所下降;弹力素绉缎系新面料,成分中除了桑蚕丝,还加有5%至10%的氨纶,属交织面料,其特点是弹性好,缩水率相对较小;而经编针织面料手感柔和,属于针织类新特面料,科技含量高,属高档精品,价格当然会高出很多。3为什么大旱时会出现蝗灾蝗虫是一种迁飞性极强、食性极杂、爆发危害的害虫。一旦大面积发生、起飞,遮天蔽日,其薄薄的翅膀高频率震动着空气,其声如狂风呼号和飞机的轰鸣,势如雷霆万钧,落地后,庄稼、杂草甚至连树皮都被吃光。据史籍记载,我国从周末春秋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600多年中,重大的蝗灾就发生过800多次,平均23年就有一次地区性的蝗灾发生,间隔57年就有一次大范围的蝗灾发生,危害严重。如1927年山东省发生的大蝗灾,造成700万灾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1929年的蝗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受灾农作物240万公顷,造成损失达1000万银元以上;1944年发生的大蝗灾,约330万公顷庄稼被吃毁等等。因此,蝗灾与水、旱灾害成为我国历史上威胁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最严重的三大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及蝗区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改造蝗区,控制蝗灾,到上世纪70年代使蝗灾得到了基本上的控制,虽然部分蝗区蝗灾仍时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001年全国病虫鼠害发生面积达3538多万公顷次,与2000年基本持平。受气温偏高、少雨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仍以虫害重于病害,其中尤以蝗虫发生较严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统计,2001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191.6万公顷(未包括海南省发生的面积),比19851998年的平均发生量(100万公顷)高91.7%,属于特大爆发年,是近30年来罕见的。2002年蝗灾更为严重,发生面积比上年同期扩大了10%,发生重灾的地方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达40005000只。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制约。1997年以来蝗虫的连续爆发,特别是2001年和今年的特大爆发,除与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治蝗技术、措施相对落后等有关外,气象条件的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对我国农业最具危害性的东亚飞蝗,具有异地迁飞、群集和产卵选择适宜环境的特性,它主要分布于42 N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一带地区。这些地区季风气候明显,降水时段集中且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交替频繁发生,使这里的沿湖、滨海、河泛及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荒地,芦苇、杂草丛生,是飞蝗繁殖猖獗的适宜和发生基地。降水是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重要因素。1997年以来,黄淮海平原一带基本上属于少雨年份。由于少雨干旱,黄河下游、淮河与海河主要支流多次出现断流,洪泽湖、微山湖、白洋淀等水位严重下降,造成大面积河、湖滩地裸露,增加了蝗虫的适生地。同时,干旱也有利于蝗卵的孵化,促使蝗蝻的发育加快,种群量上升。历史资料统计结果也表明,蝗灾与干旱同年发生的机率最大。气温偏高,也有利于飞蝗的大发生。在全球气候趋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黄淮海地区一带气温也明显偏高。持续的暖冬天气,对蝗卵的安全越冬十分有利;春季干暖气候也利于蝗卵的孵化,蝗蝻发育速度加快。据调查,近几年蝗卵冬季死亡率一般在13%15%之间,低于常年几个百分点,发育时间也有所提前,导致蝗虫发生世代增加、北移,发生危害期延长。4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采集、制作及保存昆虫标本是从事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技术。由于自然界的各种昆虫生活方式和环境各异,其活动能力和行为千差万别,有的昆虫形态也常模拟环境,因而必需有丰富的生物学和有关的采集知识,才能采得完好的所需标本。采集和制作大量标本后,还必须有科学的保管方法,使标本经久不坏。采集昆虫的方法主要有网捕法、震落法、诱捕法、观察和搜索法等。网捕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采集方法。在捕捉空中善飞的昆虫时,应动作敏捷、轻快,迎头一兜,并立即将网口转折过来,将网底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圈上来,这样入网的昆虫就不易跑掉,此时握住网底上方,揭开毒瓶盖,将毒瓶送入网底,使所采到昆虫进入毒瓶中。如捕到的是大型蝶蛾类,可在网外用手捏压其胸部,使其不能活动,然后放入毒瓶。特大的种类可用注射器在胸部注入少许酒精,使其迅速死亡。如捕到的是中、小型昆虫,数量很多,只要将网袋抖动,使昆虫集中到底部,送入毒瓶即可。要捕捉叶簇间、灌木丛或杂草丛中的昆虫,采用边走边扫的方法,扫几网后,将集中在网底的昆虫连同部分碎枝叶一起倒入毒瓶,待昆虫毒死后,再倒在白纸上挑选。也可打开网底,将昆虫装入容器中或毒瓶中。 震落法。震落是采集昆虫的好方法,不少昆虫有假死性的特点,突然猛震其寄主植物,使其落入网中或白布单等工具内。或在早、晚,昆虫不甚活动时,趁其不备,猛击寄主植物也可取得上述效果。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有些有 拟态 的昆虫,由于震击寄主植物,受惊起飞暴露了目标,再设法捕捉。诱捕法。利用昆虫有趋光、趋化、趋异等特点,可以采到许多种类的昆虫。灯光诱捕是常用的诱捕法,如蛾类、金龟子、蝼蛄等昆虫均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昆虫盛发的季节,选择无风、闷热、无月光的夜晚,并在适宜的地点用黑光灯诱捕,效果最好,有时一夜可诱到数万只标本。食物诱捕也是采集昆虫的好方法,可利用昆虫对某些发酵及有酒味物质的趋性设计诱捕方法,如将马粪、杂草,糖渣、酒糟在田间(苗圃)堆成小堆,可诱集到多种地老虎幼虫、蝼蛄、金针虫。用红糖3份、醋4份、酒1份,水2份的配方;或用红薯发酵、粉浆沉淀物发酵后,做成诱剂,可诱到大量蛾类和双翅目等多种昆虫,用糖6份、白酒1份、醋3份、水10份及少量鱼肉等盛于玻璃器皿中可诱集落叶松球果种蝇。异性诱捕昆虫,一般是用人工合成的雌性信息素(如蚕蛾、毒蛾、螟蛾、卷蛾等),置于厚纸或塑料膜制成的诱器内,可诱集到同种的异性,此法缺点是采到种类较少,因性信息素专性很强(图1、图2) 图1 性信息素诱虫器 图2 罐式诱捕器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果树或阔叶树的干部或枝条上可采到舞毒蛾,天幕毛虫的卵块;农田或苗圃地的土中可采到金龟子、地老虎幼虫、蝼蛄、金针虫和其它昆虫的幼虫或蛹;巢蛾类及天幕毛虫在树冠中做丝巢,可采到其幼虫或蛹;卷叶象甲藏在紧密的卷叶筒中。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刺吸式口器常造成叶片变黄失色或斑点,由此常可采到蚜虫、叶螨、叶蝉;有些昆虫使植物的叶柄、幼茎或枝干上形成各种虫瘿,有些昆虫生活在松树梢果内,造成梢果畸形,并有虫粪排出,据此被害状可找到松梢果螟类和象甲类昆虫。干制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针插标本。一般是将昆虫针直刺虫体胸部背面的中央。为保证分类上的重要特征不受损伤,不同类的昆虫针插都有一定的部位,鳞翅目、膜翅目、毛翅目等可从中胸背面正中央插入;鞘翅目可从右鞘翅基部插进,使针正好穿过右侧中足和后足之间;同翅目和双翅目大型种类、长翅目、脉翅目从中胸背中央偏右插入;半翅目可由中胸小盾片中央插入;直翅目插在前胸背板后端偏右,这样不致破坏前胸背板及腹板上的分类特征,图3。 图3 各种昆虫的针插位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的昆虫针插后,一般不必展翅,但需整姿,方法是将针穿过整姿台小孔,用镊子将触角和足的自然姿势摆好,再用昆虫针交叉支起,放在纱橱中干燥。制作小蠹虫,跳甲等小型昆虫,可将00号针的尖端插入虫体腹面,再将针的另一端用镊子剌入昆虫针上的三角台纸、或者直接在昆虫针上的三角台纸的尖端粘上透明胶,将虫体的右侧面粘在上面,三角台纸尖端应朝左方,见图4。为防止大型标本腹部腐烂,可在展翅前,剖开腹部取出内脏,塞入适量的脱脂棉即可。 图4 小型昆虫针插法展翅。最好是在虫体刚毒死后进行,这时胸部肌肉松软,不但展翅容易,而且经展翅后的标本也不易走样。如虫体己干燥僵硬,必须充分还软后,才能展翅。用昆虫针刺穿的虫体,插进展翅板的槽沟里,使腹部在两板之间,翅正好铺在两块板上,然后调节活动木板,使中间空隙与虫体大小相适应,将活动木板固定。两手同时用小号昆虫针在翅的基部挑住较粗的翅脉调整翅的张开度。蝶蛾类将两前翅的后缘拉成直线为标准;蝇类和蜂类以两前翅的顶角与头左右成一直线为准;而脉翅类和蜻蜓要以后翅两前缘成一直线为准。移到标准位置,再用细针固定前翅后,再固定后翅,以玻璃纸或光滑纸条覆在翅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小蛾类展翅时,用小毛笔轻轻拨动翅的腹面,待完全展开,不用玻璃纸压,只须将针尖朝向后翅后缘处,并向后斜插,斜插度以压住两翅为好。针插后放入纱橱,约一周后,干燥定型即可取下,图5。 图5 展翅方法破损成虫修补 珍贵标本破损后,要尽量设法修补。成虫标本最易损坏折断,部位是触角和足,先用小镊子夹起,或用小毛笔托住,将虫胶涂在断裂的一端,按原来部位和形状对接,体躯较大昆虫,未干固之前易垂下,可用虫针插上小纸片托扶在下面,虫胶或阿拉伯胶加少许白糖,可增加粘着力。浸渍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般保存完全变态昆虫的卵、幼虫、蛹,和不全变态的若虫及无翅亚纲昆虫都采用液浸法,并装入玻璃管或各种大小广口瓶中。标本采来后先用开水烫死,饱食的幼虫应饥饿12天,待消化排净粪便再作处理,绿色昆虫不宜烫杀,易变色,待体壁伸展后浸泡。保存液具有杀死、固定和防腐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使昆虫保持原来的形状和色泽,保存液常需用几种化学药剂混合起来,混合时注意:要使标本容易收缩的药液和使标本易膨胀的药液配合,如醋酸有使组织膨胀的特性,可抵消酒精、铬酸等产生的收缩。要使标本易软化的药液和使标本易硬化的药液配合,如甘油有滋润性,可以抵消酒精、福尔马林的硬化特性。要使渗透性快的药液和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医上门服务的政策支持与执行策略
-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框架与路径
-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含解析
-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广告策划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开封职业学院《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医药学院《普通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成本会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轨道交通设施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园艺植物分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物理)
- 2025年中考英语考纲词汇(包括词性词义词转短语)
- 2025年上海长宁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食物中毒》课件
- 无劳动关系证明
- 国有股权转让法律意见书
- 印章保管交接表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正规版
-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大纲
- 车辆买卖协议(简单通用版)
- 钢筋调直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