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导学案(教师).doc_第1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doc_第2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doc_第3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doc_第4页
离骚导学案(教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离骚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掌握第1段中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掌握诗歌中有关香草的比喻义。【学习重难点】1.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 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学习方法】借助注释和资料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反复诵读,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知识链接】1、 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39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1953年入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原姓芈(m),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国富兵强、威震诸侯。但屈原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美政”:圣君贤相和民本思想)。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后人将离骚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2、作品风格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想象丰富,词采十分瑰丽,大量运用神话传说。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用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3、 楚辞 见同步导学第41页。4、解题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有代表性的是: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即离骚,遭忧。 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司马迁认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离”通“罹”,遭受;“骚”者,忧也;“离骚”者,遭受忧愁也。离骚是诗人遭遇忧愁后的心灵倾诉,是其政治失意后写就的一首忧国之思、爱国之情的诗歌。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屈原的一首自传体长诗。共373句,2477字。【学习过程】一、熟读第一段1、品读第一段,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修姱(ku) 羁(j) 謇(jin) 谇(su) 揽茝(chi) 谣诼(zhu) 偭(min) 忳(tn) 侘傺(ch ch) 溘死(k) 鸷鸟(zh) 方圜(yun) 攘诟(gu) 2、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翻译文言字词,把握文章大意。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修杰而美好 名词作动词束缚 (2)謇朝谇而夕替 诤谏 被废弃,被贬斥 (3)怨灵修之浩荡兮 神仙,喻指怀王 荒唐,没有准则 (4)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 (5)固时俗之工巧兮 本来 善于取巧 (6)偭规矩而改错 违背 “错”通“措”,措施(7)宁溘死以流亡兮 突然 随水而流失 (8)竞周容以为度 苟合取容 法则,准则 (9)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合 (10)忍尤而攘诟 责骂 忍受侮辱 2、翻译下列句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三、整体感知,1、屈原“朝谇而夕替”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屈原是什么态度?(用原文诗句回答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1)原因: A屈原品行高洁:“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怀王昏庸,不解民情: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C小人诽谤、排挤:“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D世俗丑态:“固时俗之工巧,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 (2)态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情感: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2、屈原在文中常用“香草”“美人”来设喻,根据相关的诗句,写出诗人用这些比喻所表达的内容。(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佩带香草来比喻 内在的美好品德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在文中比喻 楚怀王 。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比喻许多小人 ,蛾眉比喻自己高尚德行。(4)“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喻指 自己 ,而鸟喻指周围的群小 。3、下列诗句能表现出诗人哪些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3)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知识小结】 忠怨之情是离骚的一条主线,可分为两大层次,前半部分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表现了诗人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后半部分写诗人遭到迫害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有夸张,并运用了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当堂检测】背诵第一段,同步导学词语解释。【课后反思】 【拓展延伸】(高考优秀作文)你好“傻”啊,屈原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离骚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 翻译第二段,掌握其中文言知识。2、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屈原高尚品德。【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2、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学习方法】结合翻译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美政理想和高尚品格。【知识链接】1、有关屈原的对联: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兴化三闾遗庙对联)2、屈原与渔父(f)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混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学习过程】一、熟读第二段1、品读第二段,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相道(xing) 延伫(zh) 兰皋(go) 芰荷(j) 岌岌(j)杂糅(r) 可惩(chng) 好修(ho) 2、 熟读第二段,理解作者情感。二、翻译重点词句,掌握文章大意。1、翻译下列划横线的字词。(1)悔相道之不察兮 观察、选择道路 看清楚 (2)延伫乎吾将反 久久站立 “返”,返回 (3)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步行 我 (4)驰椒丘且焉止息 于彼,在那里 停下来休息 (5)进不入以离尤兮 不被君王所用 “罹”,遭受 (6)唯昭质其犹未亏 光明纯洁的本质 亏损 (7)忽反顾以游目兮 回头看 放眼观看 (8)芳菲菲其弥章 服饰品之芳香浓烈 “彰”,明显 (9)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好 认为 (10)岂余心之可惩 难道 受创而改变 2、翻译下列句子(1)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 使我的车马返回原路啊,趁着这迷途还不算远。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了解我也就算了罢,只要我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把头上的高帽再戴高些啊,把长长的佩带再加长些。 三、整体感知1、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课文诗句填空。诗人以行路为喻,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看清形势,选错了道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现在迷途知返: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诗人洁身自好: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但却遭到指责,无奈中隐退: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在衣服配饰上修饰自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从而保持了高洁品质: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却没人了解: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诗人为自己坚持真理而自豪,并坚信自己至死不变: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与第一段相比较,第二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段是 “述怀明志”是“进”。第二段是“反省自身”也 是“进”,是以退为进,是让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3、探讨:离骚是一首自传体长诗,通过诗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外形潇洒、美好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主张法治,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 (3)“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忧国忧民,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四、探讨在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中,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却选择汨罗江作为他人生的归宿。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说明理由。观点: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观点: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国家破灭,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知识小结】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大量使用对偶句。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郁邑”“侘傺”是双声词,“岌岌”“菲菲”是叠音词。比兴手法。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以衣服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当堂检测】见导学案第九页【课后反思】 【拓展延伸】读 屈 原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烟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 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的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的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 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着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蒙浩瀚的疏星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的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虔读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借文章来抒写自己苍凉的人生!文章中那悲愤、抑郁的倾诉,不都寄寓了你深绾于心的血泪,情浓于心的忠贞吗?每回在嘈杂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汨罗江畔的呼声就萦绕于耳畔,回响于心际,让我不自觉地以此来观照自己。在这个被言情武打以及各种光怪陆离地书籍杂志充斥的社会,是你在时时提醒我,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