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手卷 卷宗 卷逃 卷次 B解差 解元 押解 解送 C 粱山泊 停泊 泊车 泊地 D露头角 露马脚 露面 露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手衷,或畏蒽不前,其 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B.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图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富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糟英汇聚福州。C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D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视而不见了。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颜斶说齐王贵士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前为慕势,不如使王前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簴。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德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日: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是其贱之本与?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送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 (文载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颜斶(ch):齐国隐士。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垄:指坟墓。簴(j):古代悬挂乐器的架子中间的木柱。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辩知并进,莫不来语 知;有智慧的人 B无功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握:紧随不离C无德而望其福者约 约:简约,少 D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 穀:善良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今夫士之高者 乃今闻细人之行 B.由是观之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C.徒步而处农宙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 D.必以贱为本 是以尧有九佐7下列各项中可以体现“为政以德,推贤进士,则能立功受福”的一组是( )(3分)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 求万物无不各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无功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宣王召见颜斶时的一声“斶前”,显示出齐宣王的倨慢失札、富贵骄人;颜斶针锋相对的一声“王前”,则体现出颜斶的贵士轻君,不畏权势。B颜斶认为,居功自傲不能成名,光说不做难以成事,这是针对那些喜好虚名而没有实际才德的人说的。尧舜禹汤懂得下人而贵士,不耻下问,才能被后人世代称为搿明君”。C.在颜斶看来,王因权势而贵,故而不是真贵;士之贵在德才,方是真贵。士若“慕势”就会身蒙玷辱:王若“趋士”,则能长享尊荣。D在颜斶的批评教育下,齐宣芏先是“不悦”,“默然”,后无可奈何磋叹,最终由于认识到富贵骄人的危害,齐宣王“愿请受为弟子”。9断句和翻译(lO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兰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乏非得失策与(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4分)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3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江 总 岑 参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它们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2)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户庭无尘染, 。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二、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论智慧 罗素 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正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完全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 智慧不仅为公共生活所需,也同样为私人生活所需。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解放出来,都需要智慧。在过去,许多人毕其一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亳无疑问,如果他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他们就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福祉,但事实上,他们是不明智的。退而说不那么伟大的事情,想想两个人,A先生B先生,他们相互憎恨并通过相互憎恨而相互摧毁。假设你到A先生那里说:“你为什么不喜欢B先生?”他一定会向你数落一大堆B先生的邪恶,部分真实、部分虚假。现在,假设你到B先生那里,他会向你数落一大堆A先生的邪恶,内容完全一样,真实争虚假的混合程度也完全-样。假设你现在回到A先生那里说:“你会很吃惊,要知道,B先生说你的话跟你说B先生的话是样的,”然后,你到B先生那里发表同样言论。毫无疑问,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相互仇恨度增加,因为他们每人都为对方的偏颇感到震惊,但或许,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说服力,你会成功说服他们:对方只不过是有人类邪恶的通病,他们的敌意对双方都有损害。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你就向他人灌输了点滴的智慧。 我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逃离此时地的籓篱,越远越好。我们无法遏制感觉的自我性。视力、声音和触觉都捆绑在我们自已的身体上,不可能不被私人化。但不断接近客观是有可能的,办法是:方面,了解在时空上多少有些遥远的事物;另一方面,让这些事物在我们的感情中占据应有的分量。就是这种对客现的接近,构成智慧的增加。 这种意义上的智慧可以被传授吗?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在做礼拜的时候被告知要“爱邻如爱已。”就算邻里是撒马利亚人你的敌人。可能有人会反对说,人们有权憎恨那些有危害性的人物。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你憎恨他们,你极有可能变得和他们样具备危害性;并且你根本没有可能诱导他们放弃白己那种邪恶的方式。惜恨邪恶本身就是种对邪恶的依附。解决办法是理解而不是憎恨。我不是在倡导不抵抗。人是在说,抵抗,如果它能有效制止邪恶蔓延,就当与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最小程度的武力(不破坏我们希望保留的美好事物的生存)相结合。 我曾说过在某种程度上,智慧可以被传授。我想这类教育,应当比一直习惯的道德教育具备更大的智力成分。知识和技能的每一次增长,都使智慧变得更为必要,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增长,都会扩大我们实现目的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明智,就会扩大我们制造邪恶的能力。当今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智慧;并且,如果知识持续增长,未来世界比当今世界甚至更需要智慧。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超过。B.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圈和复杂程度,人们比过去更难获得智慧。C.在过去,许多人毕其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在选择追求目标上缺乏智慧。D.要有效制止邪恶蔓延,抵抗应当与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最小程度的武力相结合。E.因为知识持续增长,当今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智慧,而未来世界比当今世界更需要智慧。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智慧的一项是( )(3分) A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 B有足够的耐心,说服偏执者从个人偏见中走出来。 C接近客观,了解在时空上有些遥远的事物。 D理解有危害性的人物,诱导他们放弃邪恶的方式。 14.作者说“智慧的本质就是逃离此时地的藩篱”,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作者在论“智慧”时,多次提到“知识”为什么?(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考生任选一组作答。(1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我问:”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概:“多好的举措.”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表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我一时失语。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荼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白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可.这.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仿佛被割掉了舌的我,终于又能说出话来。而且,说得激动。“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人家她听不进去啊。”子诚的话,却说得异常平静。 不待我再说什么,问什么,子诚的-句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 他说:“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我,极愕。 “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荼。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岁数大,脏器都老化了,所以不觉得多么疼了.他们的说法有道理么?. “我.不太清楚.” 我的确不太清楚。 我心愀然,进而,怆然。 那夭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五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 以后几日的镑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向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才还清了那笔钱.”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教师,想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时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请名. 这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令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16.小说中多次写到茶村老妪“竭力挺直腰板”,有什么作用扎(4分) 17.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5分)18. 作者谈到他的写作体会时说,这篇文章不单是写给农民看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在风暴中抠住的两颗石子读顾准文集 柴静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眸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l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妁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被撤职一月之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他依靠这个大步珧出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篱笆。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像顾准的成就,是因为知识大限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顾准后来试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旦生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未知之地。 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到他第二次被划为右派为止,将近10年,他没有日记留世。他着手翻译经济著作,译稿约40万字,1968年8月监督时开始搁笔。红卫兵让写罪行交代时,他在自己的大字报上只写了两个字“读史”,贴在墙上。红卫兵让他解释。他说最近什么也没做,只读了些史书。事后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冷眼旁观这一切,只当是在“读史”,看中国向何处去。 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起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猾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19.请选择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2)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20.文章表现了顾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5分)21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这句话可以给当下学者、官员怎样的启发?(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l2分。2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6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文中信息,为全文补写结论。要求:从两个方面归纳,每句不超过30字。(6分) 美国有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在下面三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捐款援助。 一是非洲中部遭受严重旱涝,许多人正面临死亡的威胁。 二是大学中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无力负担学费,已处于无法继续学习豹困境。 三是购置一部复印机,放在系办公室供学生使用。 学生们以不记名方式选择,结果有85%的学生选择捐钱要复印机;有12%的学生选择捐钱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学生选择捐钱援助非洲难民。(1)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 。(2)另一方面说明: 。六、本大题l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闻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也需要我们理智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也带给人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的机会。 请你以“面对差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010语文摸底考参考答案1.B (A卷逃jun,其余读jun;B全部读ji;C粱山泊p,其余读b;D露头角/露骨读l,其余读lo)2A (A畏惧退缩,不敢前进。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C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D.“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3C(A“看见”“幽季”搭配不当。B“海内外”和“国内”概念混淆。D“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句式杂糅。)4.A(中心句是“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景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是为了衬托这一点,“阳光”是窗外之景,“这”指“窗外”之景。)5C(“约”在文中应解为“穷困”)。(3分)6B(B项都是代词,解为“这”。A项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无义;后者是助词,解为“的”。C项前者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表修饰关系,连词,无义;后者表转折关系,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解为“把”;后者是介词,解为“因为”)(3分)7.D(是宣王侍臣的话语,强调君王大权在手,自有士人投奔效力,百姓臣服,不符合“重德举士能立功受福”的标准。强调的是无功受禄会遭受侮辱,招致祸患。)(3分)8.D(“认识到了富贵骄人的危害”错误。齐宣王虽最后辞色转为谦恭,但仍图谋用荣华富贵来笼络颜斶,足见其富贵骄人习气不改“愿请受为弟子”是为了扬功名予后世)(3分)9(1)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3分,每对三处得1分)(2)孤、寡,是人群中贫困低贱的下层,王侯用它们来自称,难道不是居于人下而以士为贵吗?(4分。判断句式1分,“下”1分,全句大意2分) 颜斶我希望得以回乡,晚一点进食来当作吃肉(一样可口);缓行慢步来当作坐车;没有罪过当作尊贵;清静正直有操守来自得其乐。(3分。“愿”1分。“自虞”1分,“虞”,通“娱”,欢乐。全句大意1分)。10.(1)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1分)都写到了重阳佳节的思乡之情。(2分)(2)第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妇隐田园的情怀。(2分)第二首表现了诗人对故园遭受战乱的痛苦之情,表现了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2分)1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2)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3)悟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4)谈笑育鸿濡 往来无白丁12.CD(A偷换概念。原文说智慧“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是与知识比较而言,选项说成了与过去时代的智慧的比较。B范围扩大。“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中“这种能力”不等同于“智慧”。E.或然说成了已然。文章说“如果知识持续增长,未来世界比当今世界甚至更需要智慧”,只是假设,选项为“因为.更需要”则成了事实。)13A.(“婴儿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体现的是知识,而非智。)14.藩篱即障碍,本句意思是:智慧的本质是解除约束自我的因素,根据文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智慧就是要遏制感觉的自我性,不断接近客观。因为智慧的首位是比例感,所以应该将问题所有重要都要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而不是只感受某一因素的局限。智慧是明智地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走出来。15多次提到知识,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而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知识的每一次增长都会扩大实现目的的能力,如果目的不明智,就会扩大制造邪恶的能力。知识飞速增长的当今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智慧。16、写出徐阿婆面临生活重负,表现出的顽强的承受力。突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一中学普通班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民族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裘公学校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联网核查管理办法处罚
- 肇庆工业地产管理办法
- 船舶事故统计管理办法
- 芜湖草莓育苗管理办法
- 苏州装修噪音管理办法
- T-JSYLA 00007-2022 江苏省智慧公园建设指南
-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 热控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医院水、电、气故障报修、排查、处理流程1
-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 数控加工中心培训课件
- 开关电源测试表格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成品-原料)记录
- 中国—东盟自贸区
- 安全帽试验作业指导书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