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西半球上的国家——美国(第1课时).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西半球上的国家——美国(第1课时).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西半球上的国家——美国(第1课时).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西半球上的国家——美国(第1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西半球上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二)能力目标1、运用美国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分析地形、气候等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2、运用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识记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分布。3、运用图文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2、通过学习美国移民国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二)难点1、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等相关图片、课件等。(二)学生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四、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一、移民国家(15分钟)1导人新课。创设情景:出示星条旗,请大家观察,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呢?学生回答后,简介星条旗的含义,导入课题美国 。(1分钟)2.出示美国在世界的位置图,学生在图中找出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并说出美国周边的邻国和海洋。(学生对照地图,在课本上标出相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学生活动,同桌互相检查。)(3分钟) 3.请学生归纳美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后,投影展示。)(3分钟)4.请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华盛顿:美国人。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乔丹:非洲人。)(1分钟)5阅读教材81页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1分钟)(白种人占79.96,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亚洲黄种人占4.43 ;美国本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占1.15)6阅读教材81页2题中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此处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自由发言: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2分钟)7情景教学。虽然华人华侨、黑人、印第安人等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们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华人。(1分钟) (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问: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8过渡:这么多华人生活在美国,说明美国的自然环境与中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呢?二、农业地区专业化(20分钟)1展示美国的气候图。引导:美国和中国一样,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三面环海,对气候影响非常大。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是哪种?(1分钟)(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高山气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带大陆气候。)再观察美国的降水分布图,分析美国降水有什么特点?(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展示美国地形剖面图,观察美国地势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转入:你们知道美国东部和西部分别是什么山脉吗?(1分钟)3.出示美国地形图,同学们,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学生上台指出)问: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美国的地形分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即:西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山。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3分钟)4引导。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经济;平原面积广阔,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76/77页课文,读完之后,同桌讨论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5分钟)5.教师归纳美国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即发展农业生产的有理条件。(PPT展示)6过渡。正是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他们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强国,但是,我们看看下面的材料,(展示材料: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学生回答之后,出示凯利斯农场的材料及图片,显示其机械化特点。(2分钟)7.转入:美国农业生产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还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专业化特点,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农业新技术。8展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8分钟)问: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主要形成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玉米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棉花带: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纬度低,夏季气候湿热。亚热带作物带: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等亚热带作物的生长。小麦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高山冰雪溶水。9.过渡:正是因为每个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很多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展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位次”图表。)例如(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因此,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的农业强国。(1分钟)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国,你记住了哪些美国的知识点呢?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程所学的知识点。(5分钟)五、课堂检测(投影展示)选择题请学生抢答。(5分钟)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星条旗导入课题美国,从美国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生活在美国?等等问题展开学习。体现了自主预习问题学习合作讨论归纳小结当堂测评等新授课模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上台展示。从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到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环境的学习,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最后到认识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并分析某农业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课前导入要自然。可以让学生1读星条旗的介绍。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可以补充一些例子说明美国人口构成特点:外来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