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doc_第1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doc_第2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doc_第3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doc_第4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区别一、古体诗:【含义】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一般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特点】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分类】四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 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体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古代本有五言诗起于李陵与苏武诗的说法,但后人多加以否认;又有说五言起于古诗十九首(诗词网微信已经发送过 这十九首古诗),也未获广泛赞同。大抵五言诗均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 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就是使用五言。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六言体 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其后诗人也偶尔写过六言四句的短诗,如王维的田园乐。此外,该体此后仍然绵绵不绝,如陈忠远吟诗后戏题一绝,但六言诗属古风类诗文,现在已不多见到了。 到了楚辞,六言句不仅较为常见,而且有连续四句以上的情况出现,如果去掉“兮”字,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六言诗的雏形。可以说,离骚的上七下六句式及楚辞中大量出现的整齐的六言句,为六言诗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诗文俱享名于当时。在诗歌创作上,他在借鉴诗经、楚辞和两汉乐府六言散句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完整的六言诗。孔融之后,曹丕、曹植兄弟皆有六言诗传世。曹丕有六言诗三首,其中黎阳作诗和令诗是规范的六言诗;寡妇诗形 式为六言,但因每句第四字为“兮”字,因而可视为六言别体。七言体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七言体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它起于民间歌谣。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桓灵时童谣都是七言或杂言的民间作品。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杂言体 杂言诗,因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而得名,其句中字数不定,最短仅有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凡是以情致或气势胜的诗人,对于杂言诗都有极大的偏爱。 中国古代诗歌整齐划一的格律诗发展到中唐达到巅峰状态,因为其形式上的诗美空间已经被唐代的大诗人挖掘而所剩有限,因此唐末五代中国的格律诗向杂言诗发展,形成一个对整齐划一而导致形式有些僵化的格律诗的反拨,而最终定型为“词”这一杂言诗体制形式。而词,最终发展到了“一代之文学”的高度,取得伟大成就。二、近体诗: 【含义】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类别】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特点】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