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阅读(一)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采蛋,我想我还应该再赶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百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只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前。她倒总能找来些希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麽知道会不会?”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到没太害怕,心想死了到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当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我摇着车离开哪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推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着东家的茶,吃着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又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盘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喝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能开花。再过一年,我们般了家,悲痛弄的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16分)1、语段选自课文,作者是。(2分)2、依次填入语段中填空线内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2分)A.年青犹其待弄B.年轻尤其待弄C.年青犹其侍弄D.年轻尤其侍弄3、第段划线句中的“希望”指的是;第段划线句中的“希望”一词则指。(4分)4、第段划浪线部分分别是医院医生和作者对治疗“我”的腿的看法和态度,文中写出了这些内容是为了。(2分)5、第段划线的“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的真正含义是。(2分)A.小院儿在大院儿的尽里头,手摇进出还真不太方便。B.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别的小两口。C.“我”怕进小院触景生情,勾起对母亲的沉重回忆。D.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再去小院儿已无多大的意义。6、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分)7、以下对语段的各种评论最恰当的是。(2分)A.语段用重彩浓墨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描写,因此留给读者的印象挥之不去。B.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早早离世,作者为疏解内心的悲伤写作此文。C.语段以平淡的文字追忆了作者双腿残废后母子间的一些往事,抒发了对亡母的缅怀、感激之情。D.语段以时间为线索忆及生活中的许多细碎琐屑的小事,所以读来格外真切、感人。(二)向古典致敬应当看到传统古典精神中所包含的人的完整、庄严是一种永恒的、不朽的东西。在二十世纪人类心灵历经破碎、彷徨之后,在愈走愈远的现代艺术对人的感觉的开发已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一种向本回归、向古典、向传统的回归趋势势不可挡。艺术史永远都是行走于两个极点之间。即:开发、收缩,再开发、再收缩。对中国近代艺术而言,传统在“五四”运动后已被逐渐瓦解。其实,真正的中国传统精神是在宋以前。我们一代人对于真正的中国古典传统并不曾真实的领略和掌握过,因此我们距传统不是太近,而是太远。我们所反的所谓传统只是混乱状态中的文化。应该说,中国古典传统精神是儒雅高贵的,是一种地道的贵族文化,这是说的意思并不是诽薄市俗文化不好,对艺术而言,一切只是不同而已!但不管怎么说,这贵族文化却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贵族文化指它典型属于文人士大夫的作品,是这些精神贵族们自己心灵的产物。它细腻、高贵、温柔、敦厚、含蓄,乍一看并没有市俗文化的赏心悦目,但却优雅、超脱、音乐味无穷。它是中国文化人精神境界超越表象的时空,追求象外之象的崇高、明达、澹泊的胸襟的展示。另外它永远体现着一种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对物质的鄙视,对权贵的轻蔑,但对独立个性、对大自然却充满了无限热爱和景幕。相对西方文化而言,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正是他真正能与西方文化鼎足比肩而立的。但一个不幸的事实是:这种文化特点在中国古代(宋以前)的文字、绘画中却显得太少、太弱。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否强烈、突出地体现着本民族的精神特点,并透过这一特点深刻体现着某种人类共同深邃的东西。从而为世界文化提供着某种有价值的积淀和启迪。倘能如此,它才更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文化品格。对一个当代画家而言,向古典回归并不一定意味着“出世”,要如古人般循迹山林去远离现实生活,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禅学也讲“灭掉心头火自凉”。今天的艺术家更应在于远眺俯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能认清本民族传统中属于人类整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充分地理解它并坚持以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人的严肃目光去关照它,从而有效地继承、发展它,继而在真正的古典与真正的现代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14分)注:作者王西京,西安中国画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顾问,曾任西安报社美术编辑和记者。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第段的空线内。(2分)我们所反的所谓传统只是(A.古代B.宋代C.近代)混乱状态中的文化。2、参考第、段的论述,作者认为艺术要向古典、向传统回归的原因是;作者认为应该向“古典致敬”是因为。(4分)3、第段末划线的“文化品格”包含着两个因素,其一是;其二是。(4分)4、参阅以下摘引的某学者关于贵族文化和大众(市俗)文化的评论,用150字谈谈逆对文中说的“中国古典传统精神是一种地道的贵族文化”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贵族精神相对于平民精神,它是在贵族社会形成的一种人文传统,积累了高雅的趣味,造成了超越的、自由的、高雅的贵族精神。在现代性确立后,贵族精神并没有随着贵族阶级消亡,而是成为现代文化的源泉之一,并转化为现代性的反思、超越层面。这样,现代文化就包括基于平民精神的大众文化,也包括基于贵族精神的精英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大众文化蓬勃兴起,迅速发展,以不可阻挡之势占据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满足了人们的感性需求,也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大众文化的强力支配。消费主义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畸形膨胀,物质的富裕掩盖了精神的贫乏,感官的享乐取代了思想的追求,低俗的时尚排挤了高雅的趣味。这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不知道精英文化为何物,不知道除了消费之外还有什么价值,不知道人生意义是什么,人沦落为消费动物。(三)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14分)1、本文作者是代的大文学家。(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2分)(1)驼业种树(2)非有能早而蕃之也3、比较虚词用法,在填空线内填入字母。(4分)(1)下列句子中的“之”和“故乡人号之驼”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和“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A.江宁之龙蟠B.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C.有问之,对曰:“橐驼”(2)下列句中的“以”和“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和“以子之道,移之官理”中“以”用法相同的是。A.以其境过清B.辟病梅之馆以贮之C.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4、翻译:“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2分)5、用原文的句子填空。(4分)文末作者借问者之口说“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文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是“”;作者据此指出官府的做法是“”,以至百姓难以“蕃吾生而安吾性”,对当时的吏治进行了抨击。(四)威王(1)之宝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2)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3)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4)照车前後各十二乘(5)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6)者,使守南城(7),则楚人不敢为寇(8)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9)。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10)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11)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12)十二乘哉!”梁惠王惭,不怿(13)而去。注解(1)威王: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2)会田:一起打猎。(3)梁王:即魏王,后文梁惠王也即魏王。(4)珠:这里指夜明珠。(5)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能照亮十二辆车前前后后的范围。乘:指四匹马拉的车。(6)檀子:与后文的“朌子、”“黔夫”、“种首”均为齐臣。(7)南城:与后文的“泗上”、“高唐”、“徐州”等均为地名。(8)寇:劫掠,侵犯。(9)朝:朝拜。(10)祭:祭祀以求平安。(11)备:防备。(12)特:只。(13)怿:欢喜,快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3分)(1)使守高唐(2)徙而从者七千余家、2、“而”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四种重要用法:A.表示“而”字前后两个动作的顺承关系;B.表示“而”字前后两者的并列关系C.表示“而”字后的内容对前面内容的转折关系D.表示“而”字前面的成分对后面词语的修饰关系辨析以下几个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在句后的填空线内填入字母。(2分)(1)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2)梁惠王惭,不怿而去3.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2)楚人不敢为寇东取。4.句子“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5.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魏王之宝”和“威王之宝”各指什么,然后用一句话对此进行评论。(5分)魏王之宝:威王之宝:评论:写作以“成长随想”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参考答案一、阅读60分(一)16分1、合欢树史铁生2、D3、各2分母亲对治好“我”的腿的希望,母亲对我用写作把自己救出困境的希望(只写“母亲对我写小说成功的希望”得1分)4、衬托母亲对治好“我”的腿的希望(信心),以突出其爱的强烈5、C6、母亲种合欢树,把它看作好兆头7、C(二)14分1、C2、各2分愈走愈远的现代艺术对人的感觉的开发显得苍白无力古典传统精神(贵族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质3、各2分体现着本民族的精神特点体现着某种人类共同的深邃思想4、能谈到贵族文化(精神)的价值作用或其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议论有据,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者得4分;各项稍差者3分;字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理赔业务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
- 会议策划公司客户服务合同范本
- 电力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方案
- 幼儿园岗位职责安全管理方案
- 南北文学流派文化差异分析
-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与解读方法
- 建筑行业协会领导讲话稿范文
- 制造业生产总监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
- 中学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与解析
- 安全通风系统操作规程与管理
- 3.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2024)七上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税务局国考行测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附答案)
- 二手车买卖协议范本下载5篇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
- 商品标识及质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节能减排在铁路运输业中的实施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力资源法律顾问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5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