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大海的歌、帽子和鸟窝、吹泡泡是精读课文,沙滩上的童话是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理解句子,体验快乐”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用排比的句子、优美的语言,概括地描绘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画面,并提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充满童趣的美好生活。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写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习观察方法,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感受美好生活,品味优美词句。单元目标:1.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3. 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4. 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重点:1.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2.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教学安排:12课时1.大海的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1.启发想象,了解大海的特点。2.感情朗读,体会大海的神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大海的美丽、热烈与宁静。2.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教学重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2.了解大海的特点,练习仿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大海的特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2.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记生字。A.反馈:波纹 映照 熟睡 仰头 翻滚 奔腾 琴师 奏出 渔帆 热闹形式:a认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b 抽读,开火车认读。 B认读多音字 觉(睡觉)(发觉) 背(背带)(背诵) 奔(奔腾)(投奔) C.理解词语的意思。 波纹:水面受轻微的外力而形成的水纹。 仰头:抬头向上。 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D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翻、滚、腾、睡”笔画较多,要看清楚,写紧凑。“翻”,左右结构,间架结构要写匀称。 “仰”的中间部分不要多写一竖。 “琴”字下方没有点。四、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分部分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海的哪些特点。蓝色的大海与天相接,无边无际;起风的大海掀起巨大的波浪;大海风平浪静,像安静地睡着了。3.齐读课文。五、作业设计:1.书写文中生字,熟读课文。2.看拼音,写词语。fn gn bn tng tn qn to tin b lng ( ) ( ) ( ) ( )3.比一比,组词。文( ) 朝( ) 凡( )纹( ) 潮( ) 帆(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体会主诗歌意境,了解大海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与向往之情。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第二部分,练习编写一段诗。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主诗歌意境,了解大海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波纹 仰头 翻滚 奔腾 穿梭 绽开 滔天波浪2.检查诗歌朗读情况。(齐读,抽读)二、学习诗歌,了解大海的特点。1.自由读文中第一部分内容。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3.自由发言,引导理解。第一小节:了解大海的蓝。第二小节:了解大海的大。第三小节:了解大海的美。(1)结合课文配的插图,感受大海的美丽。(2)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大海,像一面大玉镜。感受大海的蓝如玉,平如镜。 (3)引导想象:那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并练习口头描述句中的景象。4.教师小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5.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内容。想一想:这是怎样的海风?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感受海风的猛热绽开万朵浪花、奏出万种乐曲、送走万片渔帆、掀起滔天波浪。6.找出文中动词:绽开 奏出 送走 掀起。体会用词的准确。认识文中使用的拟人修辞手法。7.教师小结:这猛烈的海风如同一位魔法师,用他神奇的魔力使大海变得疯狂而热烈。(指导感情朗读。)海上的风是( )、是( )、是( )、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8.拓展练习:你认为这海上的风还会是什么?能不能自己也说一段。学生自由发言。并写下来。例子:海上的风是舞蹈家,她一来,就舞动万顷波涛。 海上的风是诗人,他一来,就吟出万千诗篇.。9.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说说你体会到了大海的什么特点?重点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三、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板书设计:1 大海的歌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完成词语花篮,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一( )玉镜 一( )乐曲 一( )海风一( )浪花 一( )渔帆 一( )波纹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云,就是( )的波流;那鸟就是( )穿梭的( )。 (2)风儿不( ),浪儿不( ) 5.“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的作用? 反思与后记: 2. 帽子和鸟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认识7个生字。会写13生字。过程与方法: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与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翔翔和小伙伴们对小动物的一片爱心,感受他们的活泼可爱。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13生字。引导学生理解翔翔和小伙伴们为什么决定把帽子送给小鸟。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和词语。2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重点: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认识生字和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了什么事? 3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了一件什么事?(翔翔和小朋友们把帽子送给小鸟做窝的事)四、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帽子 朝向 山坡 耍闹 鸟蛋 慌张缠住 约定 竹竿 吊着 无可奈何(重点指导读好翘舌音和鼻音)(齐读,分角色读,赛读,个别读)2. 认读多音字挑(挑战)(挑水)3.理解词语意思。吊:悬挂。 慌张:不沉着,动作忙乱。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可想。 嚷:喊叫。缠住:缠绕。孵:鸟类用体温使卵内胚胎发育成幼体。 2指导书写 (1)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指导书写“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不是“曰”不是“日”;两个横画不能碰两边。右下是“目”,也不是“日(2)学生练写,师生评议,修改。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上动词)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翔翔 帽子,于是他就和小伙伴们去 帽子,然后 帽子,再 帽子,最后 帽子给小鸟做鸟窝。2.指名反馈,评议。(丢 找 追 挑 送)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文中生字词。3.比一比,再组词。坡( ) 慌( ) 耍( )破( ) 谎( ) 要( )波( ) 荒( ) 腰(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二、质疑问难,感悟体会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2.分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感悟一: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1)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2)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感悟二:(1)结合第三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2)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3)练习读三自然段。感悟三: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2)指名朗读、评议。 感悟四: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1)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2)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4.朗读句子,结合课文体会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5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6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7.全班齐读课文。四、布置作业: (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板书设计: 2、帽子和鸟窝 松鼠拖走帽子 无可奈何 帽子挂在树上 挑帽子 鸟衔草做窝 不要帽子作业设计:一用带点的词造句。帽子像一只篮子似的吊着。 直到报时鸟叫“不早了,不早了”,他们才想起已经是下午了。 二、数量词填空。一( )草地 一( )蜜蜂 一( )松树一( )男孩 一( )松鼠 一( )竹竿三猜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衣,秋天去了春天回。房子造在屋檐下,带着剪刀天上飞。( )反思与后记: 3吹泡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掌握“游戏、容易、木碗、飘游、扇子、浮光”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3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启发想象,感受吹泡泡的乐趣。2.引导发现,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对吹泡泡的喜爱。2.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3. 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掌握“游戏、容易、木碗、飘游、扇子、浮光”等词语。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 指导学生规范正确地书写生字。3. 初读课文,理解大致内容。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 指导学生规范正确地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提示课题。1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2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冰心奶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1900年出生,1999年逝世。冰心奶奶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教育工作,她长期为孩子们写作,是我国最早创作儿童文学、对儿童影响很大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3认识生字。画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廊 易 裂 碗 若 脆 扯 润 渡 夕例如:a 氵+孚=浮 又+戈=戏 b 飘:风吹票子满天飞。4认读生字卡片。游戏 容易 木碗 一根 漂游 扇子 浮光 若是 四散纷飞 夕阳 飞越 骄傲 廊子破裂 脆弱 扯 圆润 渡过 重点指导读好平翘舌音。(小老师教读,齐读,男女生,抽读)5.认读多音字。和(和弄)(和好)(附和)(和面)(开和)扇(扇子)(扇动) 散 (散文) (散开)6.理解词语的意思。若:如果。 浮光:表面的光。 清澈:清而透明。骄傲啊:自豪。 脆弱:容易折断,咬裂,破碎。7.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若”,不要写成“苦”。“夕”,点不要出头。三、朗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看谁读得流利。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吹泡泡这个游戏的过程。)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pio f rn hu jio o fi yu sh gn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跟( ) 飘( ) 骄( )很( ) 漂( ) 桥(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具体的。重点: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具体的。教学过程:一, 出示插图,导入新课。1. 观察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观察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2. 谈话导入。(1) 你玩过吹泡泡吗?能说说你是怎样吹泡泡的吗?当时心情怎么样?(2) 吹泡泡这篇课文是冰心奶奶写的,课文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也很具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是怎么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的。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段。 (开篇点题,强调了吹肥皂泡是作者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2.学习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吹泡泡的时间,地点,原因。时间:阴雨时节。地点:廊子。阴雨时节吹泡泡的原因:A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B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3. 学习第三自然段。(1) 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共有几句,每句写了什么. (三句话,第一句写制作泡泡液(放,加,弄),第二句写怎样吹(蘸上,吹,提),第三句写怎么扇泡泡。)(2) 请学生分句读这段话,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3) 请你用上“先然后再”说说吹泡泡的过程.(4)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4. 教师小结.作业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 )( ) 的肥皂泡 ( ) 地吹泡泡 ( ) ( )二.写反义词.骄傲-( ) 脆弱-( ) 潮湿-( )分散-( ) 容易-( ) 美丽-( )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2说说作者小时侯是怎样玩吹泡泡的。二、学习4、5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4、5段,思考:冰心奶奶小时侯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2课文里有好些句子,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1)扇得好,大球裂成两三个小球,四散纷飞。(2)吹太大,扇太急,球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3)五彩的薄球散裂了,变成肥皂水洒入我们的眼睛。(体会肥皂泡的神奇、可爱。)(1)大家悬着心,仰着头,屏住了呼吸。(2)大家赶忙低下头揉眼睛,揉出了眼泪。(体会大家玩泡泡时的紧张、专注、刺激、有趣)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4.朗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些泡泡的样子,(1)理解四个“那么”体会泡泡的神奇、美丽。 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造句.(2)这些泡泡会飞到哪里去呢?认识句中的省略号,练习仿说:这些美丽的泡泡还会飞到哪里去呢?(3)看着泡泡远飞,冰心的心情如何?(充满快乐、骄傲、希望)4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三、感情读全文,体会作者吹泡泡的快乐。作业设计:实践活动,拓展延伸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板书设计: 慢慢地 圆润 自由3、吹泡泡 轻轻地 透明 美丽 小心地 五彩 玲珑 (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反思与后记: 4.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们在海滩上编织的童话。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学习小朋友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过程与方法:启发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我们在海滩上编织童话的快乐。2.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天真。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2.理解词语的意思。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入课题1.师板书:童话 (并简介童话)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你们看过哪些童话?2.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二、学习生字。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3.小组交流。4.检查自学效果。A认读生字卡片。扔 有趣 城堡 筑起 魔王 攻打 驾驶 火药B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朗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1.分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仍( ) 趴( ) 狠( ) 攻( )扔( ) 扒( ) 很( ) 功( )二选字填空。 城 诚 ( )市 ( )实 ( )堡 ( )墙 童 同 ( )话 ( )学 共( ) 儿(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2.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城堡里发生的事。3.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城堡里发生的事。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看图说话,揭示课文题目。1. 出示沙滩图,练习说话。(1) 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想在那儿干什么?(2) 过渡:这片沙滩确实太好玩了,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学后来这儿了,他们在这里玩什么呢? 2. 出示孩子们垒城堡图,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看图,读第三自然段。(2) 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3) 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孩子们垒了一座怎样的城堡?(4) 想象说话。 在沙滩上,孩子们垒起了一座( )的城堡,城堡外面( ),城堡里面( )。 (5)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编织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板书课文题目:沙滩上的童话) (6)过渡:你们想知道童话故事里的内容吗?请听课文录音。2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2.回答问题。(救公主) 3.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去救公主? 4.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1)自由读,分角色读。 (2)读出气愤,焦急的语气。 5.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去救公主呢? 老师引读: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们也成了.我们又一起商量.一个伙伴说.有人反驳.我说.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挖呀挖呀,终于.我把手.就. 6.救出了公主,他们的心情怎样?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兴奋的语气.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欧,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7.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内练习朗读。(2)分组朗读,进行评价。三总结课文,想象说话。1.齐读课文。2.想象说话。从下面的两题中自选一题,自由发挥。(1)城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怎样把公主救出来的?(2)如果主人公是你,你会在金色的沙滩上垒什么?那里又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3.讲故事,评议。板书设计:4. 沙滩上的童话 垒城堡救公主(挖地道,装火药) 欢呼胜利 (童年生活,无比快乐)作业设计:一、连一连,读一读。快乐的 魔王 编织 城堡有趣的 公主 建造 魔窟凶狠的 天地 攻打 飞机美丽的 活动 驾驶 童话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妈妈怎么能当公主呢2.这里是我们快乐的天地3.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三.妈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沙滩上呢?为什么在我发现之前,她只微笑望着我们却没有说话呢? 反思与后记: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示、衣”字的演变,体会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 2. 词语搭配,认识事物的形状与颜色,体会表达的准确与生动。3. 仿照例句,练习用“那么那么”的句式写句子。4. 读背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晚春景色的美好。5. 阅读短文,了解贴鸡毛的游戏,感受童年的快乐。6. 玩活动,并练习介绍,进行写话。过程与方法: 1引导观察、发现掌握知识要点。 2.以练为主,积累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进行字词句练习以及阅读写作的兴趣。2.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1.积累词语,读背古诗。难点:1.认真阅读短文,激发阅读兴趣。2.进行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完成词语积累。重点:完成词语积累。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1、汉字真有趣。认真观察,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意思。2、写出带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比比谁写的多。3、比较衣字旁和示字旁的不同。二、读词语,说词语。1、出示第一组词语。尾巴长长的 泡泡圆圆的 牛角尖尖的(1)指名认读,齐读。(2)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词语都是由“物体+形状”组成的。表示形状的词语都是一个叠词。(3)学生再读词语感受词语搭配的标准、生动。(4)拓展:你也能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吗?(柳枝细细的 眉毛弯弯的 柱子粗粗的)2、出示第二组词语。雪白的浪花 金色的沙滩 蔚蓝的大海(1) 学生自读发现。 这些词语都是由“颜色+物体”组成的。 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现了这些物体的样子。(2) 练习仿说词语,体会表达的准确、生动。(碧绿的草地 火红的太阳 金黄的稻田) 3、教师总结:在平时说话、写话过程中,要学会运用一些表示形状与颜色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标准写具体。三、读句子,写句子。1、出示题中例句,指名朗读。2、集体评议,“那么”一词表示的突出、强调事物的特点的作用。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练习写句子。(1)小妹妹是那么 ,那么 。 启发想象平时小妹妹的表现。 独立补充 指名反馈(2)独立写句。 是那么 ,那么 5、教师小结: 当我们要突出事物的一些特点时,就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