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脚踏实地,眼放四海,心翔云端从名生经验看高三语文备考临沭一中 陈冠宝【写在前面】名生培养是近年来我市各学校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战略计划。而让语文老师尴尬的是,理科班的尖子生,多数都面临语文偏科的现象,一个学校如果出不了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语文学科往往就成了罪魁祸首,众矢之的,语文老师也就因此免不了背一背黑锅。无处叫屈的同时,转而一想,这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语文这一学科在名生培养方面确实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兴,则名校成。因此,拿到市教研室给的这个题目,我就结合我校近年来名生培养方面语文老师作出的种种尝试来谈谈高三语文备考,以期抛砖引玉。今年高考过后,曾与实验班的一些学生就高考中的语文得失进行过交流,有些同学反映,一轮复习时,对教材扎实有效的复习对于高考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说,平时写作中作文结构的僵化是这次高考语文失误的关键;也有同学说,平时大量的阅读使自己的眼界大为开阔,从而在写作中做到有话可说。基于这些学生的经验以及他们老师平时的做法,我想从教材、学生、阅读和写作这四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对高三语文备考的看法。【关于教材】到了高三,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语文教材的复习,都会有一种“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纠结之下,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教材都抱着“读一读”“背一背”的态度,把教材里的诗歌和文言文再重新背诵一遍,至多再把现代文里的名篇重温一遍,这样至少保证了高考名句默写时不会失分。但试想一下,如果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去复习课文,仅仅是为了名句默写的那6分,是不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有点得不偿失?其实,能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着其独到的地方,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甚或是人格的熏陶方面,都会对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弥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轮复习备考中,能否充分利用教材,对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一、基础知识立体式拓展刚才我提到,理科班的尖子生的语文往往是弱科。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夯实基础的要求。如何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我的原则是:起点要低,要求要高。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以课本为依托,进行立体式拓展,形成知识架构。因为作为尖子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往往还是优于一般学生的。以文言虚词的复习为例,我把高考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分解到五册教材中的15篇文言文中,要求学生每复习一课,结合本课的例句,梳理出这个虚词的全部用法,彻底弄懂弄清这一虚词。比如复习游褒禅山记这一课时,针对这篇课文中的“其”出现频率比较高,就让学生把“其”的所有用法都梳理出来,并配以自己熟悉的例句。这样复习下来,学生对于文言虚词这一知识点就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架构,在考试中就很容易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二、课文阅读审美性阅读对于课文的阅读,不再停留在记忆性的读读背背上,而是站得更高,对教材进行审美性阅读。具体做法是,复习每一课或每一单元时,找出一个审美鉴赏点,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重读课文,并写出鉴赏性的文字,并在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训练。例如,在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时,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审美鉴赏点:如何写好景物描写片段?学生在充分阅读三篇课文的精彩段落之后,总结出了如下的写景技巧:1、明确写景的角度;2、注意写景的层次性;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4、调动各种感官;5、统一感情基调;6、表达人生感悟(哲理)。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写景技巧,进行景物描写训练。这样,学生在复习课文的同时,在阅读上,学会了鉴赏景物描写的角度,在写作上,学会了描写景物的技巧。【关于学生】我校今年毕业的高三15班语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一个文科实验班,全班参加高考的52人,120分以上的30人,其中125至129分的15人,130分以上的有4人。语文老师陈久具在谈到该班的学生情况时说,刚进入高三时,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并不突出,学生之间参差不齐的现象很严重。针对这种现状,陈老师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一、制定计划有目的1、长计划,短安排。学生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一个相对较长的目标,又要根据老师的复习进度制定短期计划。比如,长期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期末考试目标,短期目标可能就会具体到让学生在一周内背诵一篇经典的作文范文,甚或是在某个时间单元内掌握一个文言虚词。2、挤时间,讲效率。高三复习阶段,早自习的利用率往往不高,学生普遍不愿诵读,早晨很难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有的学生甚至干脆在晨读课上做起了数理化练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每一个语文晨读都进行适当的切割划分,比如:前15分钟诵读课本经典,中间15分钟背诵文言文实虚词,后15分钟精读美文。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另外,课前五分钟的字词积累与演讲也在高三阶段一直坚持下去。二、课下整理勤动手语文的学习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更零碎,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得勤于动手。我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积累本和读书笔记这两本,把自己平时复习阅读中遇到的重要内容随时随地整理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在晨读课上进行复习巩固。三、考后反馈善总结每一次考试,都让学生建立一张丢分统计表,按考点统计出失分情况及失分原因,让学生自己明白哪些是因为审题失分,哪些是因为记忆失分,哪些是因为能力欠缺失分,哪些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关于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高考成败的关键。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往往从高一就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到了高三,我认为阅读应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即阅读能力及答题技巧的提高和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一、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分文体和分考点两条线进行。分文体训练从大处可分为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大块。现代文阅读又可根据文本体裁的不同,分社科文阅读,散文阅读,小说阅读,传记阅读,新闻材料阅读等几个专题。在训练中,要结合不同文体特点总结答题技巧和思路。分考点训练是在分文体训练的基础上,主要根据考点设置来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现代文阅读这个方面我不用多说,因为大家都做得比较好,比较成熟。我想简单说一下在古诗文阅读中我们的一些做法。根据我们对学情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反映,在诗歌鉴赏中,做题的最大障碍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很多学生是因为没有读懂诗歌的大意而导致了答题的失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分题材鉴赏+分考点突破”双线并举的方式,力求学生根据诗歌的题材能够大致读懂诗歌,从而针对考点进行准确答题。下面我把诗歌鉴赏复习的提纲展示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诗鉴赏例谈 无限风光一望中登临诗鉴赏例谈人生莫作妇人身闺怨诗鉴赏例谈 天涯岂是无归意羁旅行役诗词鉴赏例谈 掬水月在手山水田园诗鉴赏例谈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别诗鉴赏例谈水光潋滟晴方好写景诗鉴赏例谈人世几回伤往事咏史怀古诗鉴赏例谈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例谈横看成岭侧成峰哲理诗鉴赏例谈通过分题材鉴赏,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的诗歌常用意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感情,从而能够读懂诗歌。在此基础上,再从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几个角度进行高考考点的突破。二、以读促写阅读对写作的促进阅读不应仅仅停留在对阅读方法的总结上,我觉得阅读的另一个层面是,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写作。在阅读对写作的促进方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学生印发阅读材料:高考满分作文,名家经典作品,新闻时事素材及评论。高考满分作文主要从应试的角度让学生知道高考作文要写什么,怎么写。名家经典作品主要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弥补学生的不足,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此,我们把所选的文章从内容上进行分类,分出几个专题来让学生阅读。比如:(1)“逆境人生”(2)“高山仰止”(3)“人生感悟”(4)“理性思辨”(5)“修身进德”(6)“亲近自然”新闻时事素材及评论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关于写作】一、作文训练序列化为了避免以往作文训练“散打”的局面,我们制定了两个作文训练序列,一个是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序列,一个是间周的片断作文序列。大作文序列主要专注于高考的发展等级要求,具体条目如下:(一)注重思想,学习写得深刻1、以小见大,见微知著2、比较鉴别,辨析异同3、由表及里,探求本质4、由此及彼,联想想像5、假设分析,探究因果(二)注重内容,学习写得丰富1、形象丰满2、材料丰富(三)注重语言,学习写得有文采1、词语丰富显文采2、句式灵活显文采3、文化底蕴显文采4、修辞手法显文采(四)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1、见解新颖2、材料新鲜3、构思新巧4、有个性特征片断作文训练序列主要是分文体专项突破,化整为零,对作文进行点上的突破。具体训练点如下:1、披沙拣金记叙文的选材组材2、尺水兴波记叙文的叙事技巧3、彩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4、浓妆淡抹总相宜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5、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6、一草一木意蕴丰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7、千言万语总关情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8、立片言以居要论点的提出与分解9、博观而约取论据的选择与使用1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议论文标准段的写作1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议论文的语言12、谋篇先布局,行文有思路议论文的结构训练另外,对学生作文题目的拟定,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也进行了专项训练。二、打破八股创新意近年来学生作文的模式化愈演愈烈。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分解两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下选一两个人物事例,一篇800字的作文很快就拼凑出来了。这样的作文很难见到学生自己的影子,言必古人,哪里还有什么学生自己的思想?针对此类现状,我们寻找了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1、突破模式,培养灵气。初学写议论文,讲求一定的模式是必要的,但入模更要出模,因为文无定法,过多地局限于所学模式,就会成为新的八股。为此,我让学生在写作时不要去考虑模式问题,“我手写我心”,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才是最重要的。英子涵是我辅导过的一名高三学生,语文一直是他最担心的学科,高一高二时语文成绩始终徘徊在110分左右,看了他的作文,就感觉有明显的八股文风,作文一般就是四五段,提出观点,分出三个分论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样的段落结构,使得单个段落显得过长。我告诉他,在阅卷时,老师很难有耐心去看你的长篇大论,最好是打破已有模式,先在结构段落上作突破,不妨多分几个段落,把你的思维过程通过段落的转换来呈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作文的呆滞之气大减,最终在高考中考取了122分。2、阅读名家,培养大气。由于生活经历所限,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摆脱不了学生腔。生活经历是无法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阅读弥补生活经历的不足。为此,我精选一些名家作品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并根据内容分出几个专题,从不同角度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素养。这一点在上面的阅读中提到,就不再赘术。3、关注时事,培养锐气。两点一线的生活,紧张的复习迎考,使学生很难有时间抬头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言必古人就成了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呈现出这一年龄不该有的暮气。为此,我们及时编印当前发生的一些时事,并让学生对此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我们还从报纸和网络上精选一些时事评论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尤其是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作文中的锐气。4、学会修辞,培养才气议论文的写作,学生很少有意识地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即使用了,也多是一些俗滥的比喻或排比,很难为文章增色,有的甚至还弄巧成拙,华而不实。根据统计,学生用得最多,感觉最容易的就是比喻。因此,我就从比喻入手,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比喻。我先以钱钟书围城里的比喻句为例,让学生先来体味这些比喻的妙处。比如:“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就像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总给人不期然的痛。”让学生充分讨论这一比喻的独到之处。然后又以我的一篇下水作文为例:若把苦难作云梯下水作文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家乡的母亲养的母鸡有时过于肥胖,下蛋就会变少,这时母亲就会把它在水里溺几次,说来也怪,要不几天,这只母鸡果然又开始下蛋了;一位老农拿着一把柴刀,使劲地砍路边的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叫你不生枣。”不可思议的是,枣树被砍后真的来年枝头结满了枣子。原来生活中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惩罚”。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生命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过于平坦的河床,很难激起美丽的浪花。而苦难就是隐于河床的礁石,是它不时让生命的河流泛起美丽的浪花。如此看来,苦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虽然我们都极力排斥它,但它又确实是我们前进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苦难是扎进肉里的刺,时时给我们生命以痛,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使我们免于堕入生活的平庸和琐细,免于陷入生活的温柔与安逸。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没有人愿意享受苦难。可是一旦生活中缺少了苦难,则往往会使我们流于平庸和琐细,消减了我们的斗志。吴越争霸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在吴国过了三年囚徒般的屈辱生活,这次苦难成了扎进勾践生命里的一根利刺。勾践以卧薪尝胆的极端形式,时时按按扎进肉中的这一根刺,以提醒自己卑事夫差的屈辱,从而不断激发内心的斗志,厉兵秣马,再图复国,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没有了这根利刺,重新回国的勾践,很难说不会醉倒在温柔乡里,就像几百年后那个“乐不思蜀”的刘禅。如果生命是一口钟,那么苦难就是那敲钟的槌,只有经历过一次次的撞击,生命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苏轼,这位北宋诗坛上旷达洒脱的奇才,这位中国文学史上光耀千古的名星,却因莫须有的罪名陷入“乌台诗案”,受到宵小文人的无端攒射,一下子坠入了人生的低谷。在经历了无数次磨难后,苏轼曾自嘲地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评价:“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经历了苦难的一次次撞击,苏轼终于得以涅槃,在北宋词坛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苏词如黄钟大吕,横空出世。生命是一次漫长的跋涉,是一次无尽的攀登,而苦难就是那攀登的云梯,只有把苦难一次次踩在脚下,我们才可能触摸到天空。相对于有限的生命而言,二十七年的牢狱之灾,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漫长得让人绝望。而南非总统曼德拉却不仅没有因此而绝望,反而在狱中升华了自己,就像他自己说得那样:“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如果不是把苦难当作云梯,一次次把苦难踩在脚下,怎么可能赢得世人的尊重而被尊为“南非国父”,并一次次获得举世瞩目的殊荣?诚然,“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曼德拉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一次次把苦难踩在脚下,终于带领南非人民触摸到了自由和平的天空。没有人喜欢苦难,但我们也无法逃避苦难。苦难有时就像流沙,你越是急于逃避,可能就越是陷身其中。所以,当苦难来临之时,就让我们把它当作登天的云梯,在我们一次次把它踩在脚下之后,我们终究会触摸到天空。通过这些例子,学生逐渐明白,比喻句易写而难工,最能见作者的文字功底。要想写好比喻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选喻体。喻体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病的临床护理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学设计
- 致死性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中式红木家具购销合同模板
- 沈阳初一月考试卷及答案
- 商河一中会考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 2025河南公路郑新线C合同段
- 2025年中国外用药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空调器自适应调节原理考核试卷
- 台球助教培训流程
- 沪科版202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考查范围:第16~18章)
- 楼板结构开洞施工方案
- 锂电行业异物管控
- 生态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安置房收楼合同协议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吉林省高职高专单招考试数学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详解)
- 龙门吊安装、拆卸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