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doc_第1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doc_第2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doc_第3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湖心亭看雪复习课一、示标复习目标:1.巩固文言词语 2.深入体会文章细致入微、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技巧3.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重难点:对于景物的赏析及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学法指导:二、课前准备自主复习:1.巩固文中重要词语释义 2.再次复习课后相关问题 3.依据课文描绘的雪景,展开想象三、导学:情境体验:我们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你们知道苏杭风景之最是哪儿呢? (西湖)是的,我们不妨用白居易的一句诗作为回答:“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真是魅力十足,惹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认为西湖之美,不在春夏,在秋冬;不在花朝,在月夕;不在晴明,而在雨雪。他是谁?(张岱)(一起来欣赏特别之人的特别之文)课文导学:一、背诵课文。二、课文赏析板块一:特别之景(1)默写:“ ,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赏析:从用词角度:从写作顺序:从写景方法:从表达情怀:(3)展开想象,描绘画面。板块二:特别之人1.结合文章语句,谈谈张岱特别在哪些地方?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位人物?2.品味“痴”板块三:特别之情本文通过描绘西湖雪夜景色,舟中巧遇知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5)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慨叹(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这样说自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想这句话用在张岱身上,也是恰切的。我们今日对张岱其痴人其痴文的解读到位了吗,我不敢说。这位明朝的遗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清新淡雅幽邃深远的作品。我相信:钻之弥深,仰之弥坚,获知弥多。但是今日,我们只能浅薄地解读到此了。)(我们知道,文言文学习既要重文,又要重言。文,即文章内容的理解、文意把握等;言,则注重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甚至文言句式等的学习)三、自查文言字词落实四、反馈(中考实战演练)(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15题。(15分)1.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一童子烧酒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拏一小舟2.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 ) (2分)A.面山而居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而此地适与余近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是日,更定矣( ) (2)与余舟一芥(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是金陵人,客此(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3分)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2009年福建省永春中考试题五、巩固2007湖南永州 (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 a:湖心亭看雪张岱 b: 西湖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c: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2分)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3分) 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 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六、反思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得以丰富形象。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一是绘景的语言要朴素、简洁,不能过多地堆砌词汇,不能过多地渲染,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写要鲜明、准确,但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