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宗邓氏各族字辈对照我族原始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思清。 初修字辈一: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 干巨培成厚,流光俊自深,振新跻胜蹟,济美著芳型。 初修字辈二: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 朝忠安邦定国,思清一脉转伦。 于公元二零一六年统一重修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 思清培一成志,才能启宏昌,善书传久远,仁义振常纲。湖南观山桥族字辈:学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中安邦定国, 作善光先德,存诚启厚昌,诗书传久远,仁义振常纲。湖南马蹄井族字辈:学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中安邦定国, 作善光先德,存诚启厚昌,诗书传久远,仁义振常纲。川东绵阳三台族字辈:初修时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四代有名, 朝中安邦定国,思亲一脉转伦。 二修后字辈为: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中安邦, 礼义先仁让,成家世克昌,恩隆兰桂盛,德厚本源长。 本人已向三台族呼吁,务必将字辈向我族或观山桥族靠拢。陕西桃园族字辈:继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 朝忠安邦定国,思亲一脉转伦。乐山族字辈:吉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思亲。重修后不详。本族宜宾邓氏 男丁一百五十余人女丁一百四十余人分居于明威双谊邱场李场李端三元各自为业。【一】邓姓起源有三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 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 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 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 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 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 世子孙遂称邓氏【二】邓姓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起源。 第一种,是说邓姓出自子姓,是夏禹的后代。夏禹的曾孙仲康,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在邓林, 建立邓国,后来在商朝的时候被灭,邓国的遗民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邓。 第二种,是说邓姓出自曼姓,是商朝皇族的后代。商王武丁封自己的叔父于邓,建立邓国, 并且赐他姓曼,因此也被称作邓曼国。邓曼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有些国人就用国名作为自 己的姓氏,改姓为邓。 第三种,是说邓姓出自李姓,是南唐王室的后代。南唐后主李煜封自己的第八个儿子为邓王, 南唐灭国后,邓王为避难,就改姓为邓了 南陽世澤 西蜀芳踪 目 录 字辈派联1 序言2 家训2 族谱源流序2 族谱总序3 族谱旧序4 族谱简序5 重修族谱序5 口传之说8 西蜀邓氏源流图9 上川前湖南简序19 第一世23 第二世24 第三世25 第四世27 第五世30 第六世32 第七世37 第八世45 第九世55 第十世71 第十一世91 第十二世105 字辈派联 学 文 道 显 万 廷 祖 兴 世 代 有 名 朝 中 安 邦 定 国 思 清 培一 成 志(培和一属于一辈,各自选择) 才 能 启 宏 昌 善 书 传 久 远 仁 义 振 常 纲 序 言 西蜀四川宜宾邓氏 家训(四川绵阳三台县本宗之笔录) .0兄独能所近乎,必也,去其旧染,教之以孝弟忠信之行,戒其恶习,告之以礼义廉耻之事,将见前之慕浮华者,今必 实行,前之为比匪者,今则为君子,非为之禁,其义不甚大矣哉窃愿吾家子孙,积善相承,训迪不倦,谚云: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尔小子其亦,敬听斯言,共享成平之世矣,可,十息争讼,夫争讼之起,皆由人心不古处,不过一气之不平耳每见有俗子庸夫,不安本分,以身试法,负者自觉无颜,胜者人偕側目,终亦何益只有。哉,吾家后嗣,但求安分守己,顺时听勿天,勿诡谲、勿刁唆、勿徇私情,勿起阴谋,谈言可以解纷,施德不必望报,人有不及,当以情如心,非意相干,当以理遣,此既有包容之度,人必生愧耻之心,一朝弃甲成仙,不用偏裨传两晋。. 族谱源流序(王羲之) 周官小史,定系世辨昭穆之制。上而君公,下及士大夫之家,不相越。至我国朝挚虞以来,始有谱牒之作。闲考魏书所载谱系编,有四海大姓纪、郡姓、县姓等纪,大都以门第相尚。故魏书九品官人之法,多出于世族大家。而世族之所通显者,莫如南阳邓氏为最著。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季父曼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南阳为郡,以国为姓,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徽、庆、桓、昆、忠、晖和、日浩、煦和、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公字吾离,经一十九代。周桓王时,离侯惧楚,与 蔡、郑二国交会,以是尊周室而朝服于周。再传尚、粹 及渊,计二十二代。周襄王时,邓国被灭,失守茅土。传至侃公,周景王时复任徐州刺史。监公为晋阳县令。安国公任南城宰。铭公州牧刺史。文仲公河东令。缙光公安陵刺史。成公汉沧州牧。敏公中书大夫。通公佐汉有功,文帝赐之铜山。广汉公宣帝中丞。明公平帝御史。厥后四十七世祖禹公东汉功臣,永平三年加封云台首将。夫人严、谢、任氏,共生子十三训、谦、让、说、赞、诒、议、诗、论、谋、识、谟、诰。公孙父子显宦朝臣,家声赫奕。训公封校尉。騭公汉将军封蔡侯。卓公讳聪与万世公(按即训公四子闾之子)相继,后先辉映,词赋著名。闻舜公汉将军。艾公安西将军。忠公晋都亭侯。遐公字安远,东晋隆 和元年任竟陵太守,始 离新野立湖湘地家焉。汉晋之间,历代功臣,屡朝将相,炳炳麟麟,益见乎世勋矣。与余遐公嗣君镇国将军羌公同力王事。路出湖湘其家编修谱牒,将军与其族人具册请为之序。因披阅其世族源流,详览其前后绘图,洵足为探本清源,有条不紊,朗然伦序,一脉贯通,盛亢相仍,庆流未艾。诚哉,家之有谱,犹夫国之有史也。余虽不敏,不得不为之辞。因略弁数言于其间,用锓诸梓,以俾邓氏云礽以垂久远纪云。晋康宁二年甲戌岁菊月穀旦,右将军会稽内史兼理节机务事通家同寅弟王羲之顿首拜撰 族谱总序文天祥能以谱传,不能以像传,合谱与像并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传于后世,而又有非常之知遇,使后人倾慕。于是子若孙,亦著其谱,留其像,令千古百世后阅谱,而兴仁孝之念,瞻像而动如在之诚,甚盛事也。若南阳邓元侯,史称内行淳备。子十三,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宜其在当时,则图像云台,藏于太室,为东京元功。其子若孙,珍守图像,编辑谱牒,并传千百世而不朽。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吾决邓氏子孙,蛰蛰绳绳,接踵忠孝,其昌炽方兴,未有艾矣。 族谱旧序曾祖以及己身入川以来亦数十年矣,倘不订谱,则历世久远,尊卑莫明,疏戚莫辨,仁不为己之失传,祖德宗功,不亦因之难,长幼失节,能不悲乎。是谱也。阙所疑,而祥所信,再云文武屈起,爵秩之荣显,婚姻之造就,屋舍、坟墓等次之座向,坟合祥坟墓等次载,昭如梦泡幻影,则为后嗣之传,其有补于家常论事。祥咏麟趾瑞呈麟趾、猗欤,休养生息百有余年,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乔木依然拥旧庐,吾族圣训,无箧可传,有温柔藴籍之模范,写东汉之风徽哉,然而高风宛之濂,所以握笔神移,欲辞而不敢也,诗曰:子替引之濂于邓氏云。是以为序: 族谱简序 湖广起祖发派于西蜀四川子孙永远遗传。发派之序:始迁祖邓有义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一七0二年)徒迁四川,原系湖广宝庆府邵阳县大东路安上一都,地名观山桥起祖发派于西蜀四川,其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思清) 共为二十个字。(思清)二字作为重修字辈备用。 重修族谱序(公元二零一六年三月邓清友)盖闻,人本乎祖,物本乎天,非天地而万物不生,无宗祖而脉派何启,若不追踪于前人,恐失宗支于后裔。我看天下之邓氏非常广阔,字辈混乱,而有谱者少,寻根者多,富贵者代代相传,瞬间丢失,贫穷者不曾其有,霎时间又重生。而吾支邓姓,不怕贫穷但必须有志,有志者必成。我族等辈,不攀富、不嫌穷,以品德育人、以和平健康相传。两年来,走遍西蜀全境,寻求族谱资料,老天有眼,终于收集到邱场邓巨明家先年老族谱一部,属道光十八年初修之谱,但见页面腐朽,内容失真,所幸另有继后之手抄本,记有上川之简序,但无以前之谱序,网上搜索,有历史名人文天祥、王羲之等之作南阳邓氏源流序及邓氏谱序摘下编上,又查询到祖籍地湖南观山桥之影,由于路途遥远,无有盘缠之费用,只得放弃。重修族谱结合先年家父之口传,综合整理,需然不能恢复原貌,但也算是宗脉所在之作。献丑矣。入川后一直未修谱,公元一九七四年三月初五日,第八世明威小屋基邓国源家中失火,族谱烧毁。公元二0一六年三月,第十世双谊邓清友再次从邱场乡高楼房邓巨明家收集到老族谱资料,族谱中发现此族谱与被烧毁的族谱有一误差,其误差就是入川后于清道光十八年戊戌岁(公元一八三八年)三月初一日初修族谱,松溪寺万化抄,入川第五世邓安顺、邓安庆胜録遗抄,作为入川第一次修谱。其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中安邦定国思清,干巨培成厚,流光俊自深,振新跻胜蹟,济美著芳型】。吾见字辈派联不可用。之外,又查到宜宾县李场及越溪有本宗邓姓,根据所述资料,也在先年重修过,族谱也曾烧毁,其字辈(记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中安邦定国,思清一脉转荣)。即日起,聚集本族宗亲们协商统一修谱。此次修谱参照祖籍地湖南观山桥本宗邓氏字辈修编,作为入川后第二次修谱。修谱参与成员:邓巨明、邓清贵、邓清友、邓培富、邓培洪、邓清明、李端邓清权,李场邓思建、邓清松等。此次修谱传播区域:邱场镇、明威乡、双谊镇、李端镇、长宁县三元乡、李场镇、越溪。修谱后字辈为:学文道显万廷,祖兴世代有名,朝忠安邦定国,思清培成志,才能启宏昌,善书传久远,仁义振常纲。 本宗邓氏有一个口传之说入川第一世祖邓有义,共有弟兄三人,老大邓有仁、老二邓有朋、老三邓有义。老二邓有朋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离开家人进入四川试探情况,其母亲再三属付老二,到了四川一定得写信回家告诉实情,如果四川真的那么好,到时准备全家人入川。如果情况恶劣,就赶紧原路返回,当时就在家谱中十八个字辈加了两个字(思清)共为二十个字辈,万一回来不了的话,作为后辈人寻亲依据。后来一直下落不明。邓有义的妻子吴氏(二贞)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在湖广去世,享年二十九岁,其小儿子一岁,大儿子六岁。邓有义的母亲李氏,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一六九五年)去世,临死之时托付老大,要帮助老三带好两个孩子,一定要到四川把老二找到。可是,事情没有那么顺利,大哥邓有仁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一七零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就这样,全家人只剩邓有义三爷子,此时大儿子二十二岁,小儿子十七岁。三爷子商量,准备带上盘缠一同前往四川寻找老二。三爷子以打猎为主,徒步进入四川,后来落籍原四川省下南道叙州府宜宾县青岗坪地名枷担湾。 西蜀邓氏源流图.邓环邓得遇邓思齐邓鹤林邓大瑜 上川前湖南简谱始 迁 祖 学良公,明洪武九年(1376)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长圳迁居湖南湘乡武障巡检司。第 二 世祖 文敬公 字必恭明建文三年辛巳岁十月初四日午时生天顺三年己卯岁九月初一 日申时去世葬于邵东观山桥旁茅蕃屋后牛形山巽山乾向为墓第二世祖妣 彭氏明永乐三年乙酉岁正月初八日子时生成化十六年庚子岁冬月初二日酉时去世 葬于观山桥高木塘凤形山寅山申向为墓 文敬又迁湖南湘乡虞塘,后落籍邵东观山桥,文敬子六道远道昌道兴道旺道纪 道斌。道远子三显珊显口显临,道兴子显然,道旺子四显荣显椿显松显桱,(显 荣裔分迁中乡、显椿裔分迁衡阳犀牛湾),道纪子二显光显耀,道斌子显昂。 显珊子二万昇万遂,(万昇裔分迁研槽)显临子万国,显荣子万浩,显椿子三 万贵万辅万璯,(万辅裔分迁陕西桃园),显松子万珦,显桱子五万珂万環万 琮万銮万瑞,(万珂四世宁迁往湘乡马蹄井),显光子万钟,显耀子万銖,显 昂子万璲后裔依居观山桥黑田铺等处。第九世祖公 邓世梅 字梅塘 葬于高木塘山内寅山申向万古佳城第九世祖妣 夏氏 回贞 在寒田冲牛客祖塘山内万古佳城第十世祖公 邓代夔 字楚寰大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岁(公元一六一三年)八月初十日丑 时受生。享年七十一岁。亡于康熙 二十三年甲子岁(公元一六八四年)十月 日 去世,坟葬高木塘山内寅山申向佳诚。第十世祖妣 李 氏 查贞生于万历四十年壬子岁(公元一六一二年)腊月十七日受生,享年八 十四岁。亡于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岁(公元一八九五年)正月二十八日 寅时去 世,坟葬高木塘山内寅山申向佳诚第十世叔祖 邓代登字明寰二郎(湖南另有记载)坟葬麻子园山内第十世叔祖 邓代述字国胜五郎(湖南另有记载)坟葬高木塘山内寅山申向佳城 第十世叔祖 余礼明 此人抚出外姓失考第十一世伯祖 邓有仁生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癸未岁正月初一日巳时原系湖广宝 庆府邵阳县安上一都枫树庙王大塘边祖居人氏,享年六 十岁,亡于康熙四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零件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5课 我的儿歌集-插入艺术字 2说课稿 河大版
- 桥面铺装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 2025合法借贷合同示范文本
- 跨境电商箱包配饰直播运营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 法务经理笔试题及答案
- DB65T 3621-2014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诊断规范DB65T 3621-2014 白斑狗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诊断规范
- 单元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沪教版上海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
- 跨境电商箱包配饰品牌营销团队培训与能力提升报告
- 2025餐饮联盟经营合同范本
- 三人茶楼合伙合同范本
- T/CCS 026-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换电安全技术要求
- 住宿外出免责协议书
- 《法国美食文化课件》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2.新药的发现研究
- 销售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 2025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合同
- 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