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伯牙绝弦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3.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词语游戏。(出示课件上的词语,抽生填空)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看来同学们平时注意了积累词语。我们学语文就要注意多积累词句,并将之运用于你的习作中。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弦”字的读音。二、整体读文。1.自由朗读课文,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问:在朗读时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2.(课件出示课文)师范读。3.自己再练读几遍,注意把难读的读熟悉。4.谁能读给大家听听,抽个别学生读。5.再次练读,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6.全班齐读。三、理解文意。1.这是我们学的第二篇文言文,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出示课件)2.放音乐,同桌讨论交流文意。个别交流后问:你从文中了解到什么?3.问:你知道文中写了哪两个人吗?(板书:伯牙 钟子期)四、体会知音。 1.课件出示第一句:齐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个别说,体会“善”和“鼓”的意思,齐读第一句。 2默看课文,从哪些句子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横线勾出。个别说。课件出示第二句,齐读句子。你从中看出了什么?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此时的钟子期心中浮现了怎样的高山?指导读,读出味道。“善哉”什么意思?再抽生读,读出它的巍峨峻拔。这个“善”与第一句的两个“善”意思一样吗?所以学古文,我们就要注意一字多义,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如此动听的音乐,钟子期想这样赞叹:(再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课件出示第三句:你从这句又读懂了什么?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指导反复朗读这句话。3.引导朗读2.3句: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也会这样赞叹:(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你会赞叹:(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学生想象回答)5.(出示课件)齐读课件上的词语,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你会怎么赞叹?两人合作说。师生配合说后问:当我说上一句,你说出下一句时,你心里会怎样?6.高山也罢,流水也罢,伯牙无论弹什么,钟子期都能明白,这真是:(出示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什么?(板书:知音)7.而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你设想一下,别人会怎样赞美他?这样的赞美是俞伯牙想得到的吗?他的心情怎样?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心里无数次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现在,伯牙遇到了他的知音,那就是(钟子期)。是呀,当他志在高山时,子期曰:(读2句),当他志在流水时,子期曰:(读3句)善鼓的伯牙无论弹什么,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这才是(齐读第4句)8.同学们,其实伯牙与子期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逢,伯牙没想到,子期这样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欣赏他的琴声!想想此时伯牙心情如何?伯牙于是把这种激动、喜悦、欣喜化作高山流水在林间流淌,此时的伯牙多想与子期一吐心绪,如果你就是当时的伯牙,你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动笔写写。抽生说自己写的话。是呀,子期,你听懂了我的琴声,更听懂了我的情怀,这才是我真正的知音啊!让我们再来读读14句。9.同学们,伯牙和子期多么也想像高山流水一样相伴相随,他们约定来年再在老地方再次相会。一年之后的中秋节,伯牙满怀信心乘着一叶扁舟而来,然而当他来到他们去年相会的地方时,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的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站在坟前的伯牙多想鼓一段琴给他的知音钟子期听啊!于是他拨动琴弦,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琴声,可是此时的子期再也听不到了。你能把此时伯牙的心情读出来吗?(出示最后一句)个别读。子期死了,伯牙又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中,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当他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像子期那样赞叹:(读2句)志在流水,再也无人赞叹:(读3句)他已经不堪忍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绝”什么意思?在这里伯牙断的只是弦吗?碎的只是琴吗?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五、深悟知音。1.那次断弦,使得高山流水终成绝响,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山水之间又多了一段知音人的千古佳话,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齐读全文。2.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俞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课件出示,师读。想到与子期在一起的美好日子,伯牙又怎能不怀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全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呢?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让我们再读课文。4.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