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教学过程】一、题解1、 翻译题目(知道行不通还要去做)2、 出处(孔子评价别人还是别人说孔子的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选读中的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大家说说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这句话既然出自论语,肯定与孔子有关。那位同学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评价别人的话还是别人说孔子的话呢?(学生回答)回答是否正确,答案即将揭晓。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20页。我们来看“子路宿于石门”这一节。二、“子路宿于石门”章节学习1、 学生个别朗读。2、 翻译、理解句子(两个提宾句)3、 “知其不可而为之”褒贬猜测Xxx,请你把这段话朗读一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简短的话。首先是子路宿于石门,子路在石门过夜,这是一个什么句型呢?(学生答)早上进城,守门人问他:“奚自”从哪里来。和前面的句子一样,这也是宾语前置句。奚是哪里的意思,自翻译成“从”我们翻译成“从哪里来”就是“自奚”。所以也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子路回答,从孔氏那里来。接下来注意,“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句话什么意思?(学生答)谁说的?(学生答)现在证实了刚才xxx的回答是right or wrong?好的,xxx,你也来猜一猜,守门人的这句话是讽刺孔子还是夸奖孔子呢?(学生猜)。答案暂不揭晓,让我们便学习课文边找答案。请大家看第一段“陈成子弑简公”。三、“陈成子弑简公”章节学习1、全班齐声朗读2、分析主要内容:起因。陈成子弑简公弑君谋权,以下犯上,有违天理人伦过程。孔子沐浴而朝古今异义、原因结果。无功而返,“不敢不告”原因、第一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请大家把这一段话齐声朗读一次。这段话说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陈成子杀死了他的国君齐简公,拥立了齐平公,自己因此担任了齐国的相国。孔子对此事忍无可忍,于是沐浴而朝。这个沐浴什么意思呢?斋戒,包括现在的沐浴、节食、禁欲。大家可以参考注释二。古人在进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表示庄重或虔诚。而孔子沐浴而朝,当然想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我们看孔子是如何报告此事的。首先,他告与哀公,报告给国君,鲁哀公,说:“陈恒弑其君,请讨之”。陈恒杀死了了他的国君,请求出兵讨伐他。讨是讨伐的意思。哀公怎么回答?那孔子就向三位大臣报告这件事了。我们来看他的描写:“之三子告,不可”之是到的意思,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谁报告呀。不可就是不同意出兵,谁不同意呀。所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应该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孔子四处奔波报告此事,请求出兵讨伐陈恒。结果却是无功而返。遭到拒绝后,孔子说了同一句话“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大家想想,孔子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补充:陈成子杀死简公时,孔子已经不当官,退休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孔子为什么要违背这个戒律向鲁哀公和大臣报告这个事情呢) 【答案】陈成子杀死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相国。这是大臣为了个人私利而弑君谋权、以下犯上。这在孔子看来,这是“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 而当时是春秋乱世,周王室没落,诸侯称雄。为了维护道义,鲁国作为一个诸侯国就可以出兵讨伐。 现在请大家说说,对这个结果,孔子在禀报前心理是否有底呢?其实作为一个早就洞悉“季孙之忧”且清醒知道“陪臣执国命”的政治家,孔子对于这个结果应该早就心知肚明了。他之所以再三禀告此事,只是因为孔子曾有一个大夫身份,他是在尽一个大夫应尽的职责。孔子推崇“义”、“礼”。大家知道三纲五常吗?其中有一条是“君为臣纲”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这么做只是因为他的做法,是合乎“义”,合乎“礼”的。合乎“礼”的便要不计后果地去做,哪怕明明知道是徒劳无功;不合乎“礼”的便断然不去做,即便有再大的利益。这就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对孔子这种这种行为,当时的人能接受吗?他们是如何看待孔子的行为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一些隐士对孔子的评价。请大家看“楚狂接舆”这一章节。(一)楚狂接舆(第二节学习)1、 楚狂简介:楚国的狂人,实为佯狂避世的隐者。春秋时期,周王室没落,诸侯称霸,战火纷飞,战乱不断。许多有德有才的人对政治彻底失望,选择远离政治,逃避社会,过隐居生活。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列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2、 隐士对积极入仕的孔子的评价: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特殊句型(宾语前置)先扬后抑讽刺孔子身处乱世,不知道明哲保身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补充其对当时社会时政的评价,劝阻孔子。3、 孔子:不得与之言4、 接舆歌而过孔子,趋而避之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再作停留;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呢。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二)长沮、桀溺(第三节学习)子路问津1、一问长沮被嘲弄孔子不是知识渊博的大圣人吗,这渡口在哪里,如此小的问题,他怎么能不知道呢?2、二问桀溺遭拉拢明知故问比喻、宾语前置、通假、重点字词3、三告老师谁与共“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表现了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这也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三)丈人(第四节学习) 自读丈人,思考讨论1、丈人是用什么口吻回答子路的询问?为什么?(丈人知道子路身份吗?) (是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吻回答子路。本来一个隐士是很有修养的人,那么他如此不礼貌回答一个路人,表明对来者身份知道,并对他们师生整天不干实事,到处“游手好闲”表示极为厌恶,因此就只能用如此的口吻。) 2、 丈人与前面几个隐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就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3 、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其要点是什么? (第一,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第二,表白自己只顾大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四) 荷蒉者 重点字词、特殊句型五、思考探究一 概括本课中几位隐士的特征。 接舆: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主动讽谏孔子,却不屑与他对话,既表现了对孔子心志的理解,又表现了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长沮、桀溺: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冷嘲热讽;桀溺自负武断,悲观厌世丈人:清高孤傲,性格较为复杂。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盛情招待;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不忘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 思考探究二 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同: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认为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异: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方面,孔子与隐士看法是根本对立的。隐士们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都采取“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避人”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在行动上能“知其不可而行之”。六、最后一节学习孔子对自己人生命运及理想抱负的慨叹。再次回到守门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褒是贬。文中几则小故事写了五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不同方式的奚落嘲弄、排斥不屑,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仁义之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而这些或物质或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是知道的。然而,他放弃了明哲保身,放弃了逍遥自在生活,放弃了世外高人的头衔,坚持着救世济民的人生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思想尽管在孔子一生中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报告
- 2025年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核心制度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美容师(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个体发展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 2025年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题库- 大学武术专业的技艺与功法
- 2025年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农村传染病防治病原学试题型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性别与社会平等权益
- 疏浚清淤工程合同协议书
- 电子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篮球培训课件
- 护林员巡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 喷涂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驻外内聘考试题库
- 中铁四局工作汇报与战略规划
- 幼儿园教师防恐防暴安全知识培训
- 中国禁毒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