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二专题八.doc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二专题八.doc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二专题八.doc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二专题八.doc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必修二专题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欧元的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史实,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国际意识。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其影响和作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意识和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意识。专题考向定位: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高考历史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1)应把握二战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条件、组织成分及其历史作用;(2)分析比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经济区域集团形成的原因、宗旨目标、发展程度的重大影响。(3)理解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及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历史必修第二册P176经济全球化的历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以世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历程阶段特征时间主要推动因素主要途径初具雏形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开展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逐步完善20世纪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订立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原因从历史上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扩大。从现实来看(主要推动因素)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纳。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催化了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经济区域集团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促成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连们非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布雷顿森林协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步骤和途径)主干知识整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导P85)“二战”即将胜利之初,防止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提上日程,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社会经济。“二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美国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这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2、建立: 1944年7月,美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3、内容: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勾。1945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因为投票权与认缴的股份金额成正比,所以发达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要影响。(结合书P167知识链接分析)提示: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不要误以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另一方面,对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不要因为它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就否定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起的作用。4、影响:积极作用:(1)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扩大了世界贸易,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消极作用:(1)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2)它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5、瓦解:20世纪70年代P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组织的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自由流通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发展。世界银行:年建立,现有成员国180多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它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它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体系的形成)1、背景:二战后,美国以外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的外汇管制。美国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2、建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3、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4、影响: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体制,它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发展:被世贸组织取代三、世贸组织1、背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2、建立:1986年9月,乌拉圭回合启动。1994年4月,“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5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国际贸易协调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3、宗旨: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4、影响:(书P177)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已经开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相互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过程:(1)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2)1971年,按照联合国有关决议将台湾代表被驱逐出去,为中国恢复其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合法地位奠定基础。(3)1986年,中国正式“复关”申请,开始全面参与乌拉圭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4)1995年11月由“复关”到“入世”谈判。(5)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在评价其影响作用时要要注意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应该是两方面的,机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利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进出口贸易和金融市场可能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也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它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作用。消极:()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主导权的垄断,维护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全球化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他们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等提出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制定适合国情的参与战略和对策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利益,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组织也应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发展更不平衡,南北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也使人类面临空前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活动猖獗等一系列危及人类发展的问题。u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2)防范风险、趋利避害;(3)争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全球: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达3001。 1997年下半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马来西亚一位前副总理惊叹:“索罗斯使40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毁于一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吸引外资方面,但同时也给发展中国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南北贫富差距和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材料二 新华社电: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滨城市城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在十三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对话会上,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利益交织,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应该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中国政府对全球化的态度如何?积极参与,发展平等、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达到共赢。材料三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世纪”是近几年海外传媒爱用的题目,在纳入全球化轨道的过程当中,洋人的忧虑甚至比国人还要多。 “你想要什么样的全球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全球化的中国玩法。 搜狐财经全球化之惑:中国全球化还是全球中国化 (3)进入到21世纪,面对着全球化的趋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提给中国的企业和中国政府。 中国企业应“引进来,走出去”,抓住有利的机遇,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中国政府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以积极姿态加入,趋利避害,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作出贡献。 材料四:迁善之助日本文化史记载,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出现穿戴追捧欧美式样,饭馆招牌上也写上英文,艺妓表演时也夹杂几句外文,以抢购消费外国商品为荣,鄙弃国产货等现象。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全球化面前我们是应该勇敢的迎接它的挑战,但我们在开放的同时,还应理性的思考,迎接它并不是全盘吸收它,优秀的我们吸取,但我们也应保持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趋利避害,中西结合。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阶段中国的应对策略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闭关自守,在国门被迫打开后,开始学西方(器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新思想萌发,民族工业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资本主义开始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深入学西方(制度、观念层次)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思想启蒙,社会生活巨变二战结束至七十年代一边倒及“左”倾错误,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丧失了一个可贵的发展机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化潮流,尤其是90年代以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往往能反映这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对方式和开放程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1年10月,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号召出国留学。到1873年,留学人数已达373人。同时大量引进西方人才,到1875年,在日西方人才达524人。同时期中国派出的留学生,因为更改发式服饰引起国内保守势力的责难,被迫中途全部召回。材料二:伊藤博文:“尽管中日两国都进行改革,但在接受西洋文化的态度上,却有很大不同。例如,明治政府在维新后不久便组团出使欧美,实地考察,满清官员却一直没这么做。” 伊藤博文看中日维新 请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选择西方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日本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积极学习并接受,中国则是消极被动态度,甚至是排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不同的原因。造成中日两国不同原因,一是两国历史传统不同:日本由输入和模仿他国文化的传统,而中国则是文化输出国,有优越感;二是两国发展程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已经引进西方军事科技,而中国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3)通过以上中日两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上的比较,你得出哪些认识。 认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对全球化适应程度和后果也是不同的。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弈忻在其统筹全局折中强调:“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奕忻虽曾力驳士大夫们把“师法夷人”说成是国耻,大呼“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但他要驳到的不只是几个守旧官僚,而是整个士大夫阶级。材料二:材料三: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我国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有关。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和今天中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态度有何不同,这种态度不同产生怎样影响。(2)分析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晚清时期,政府内有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但只是学习西方的“器物”,甚至绝大多数的官僚是排斥向西方学习的,这种态度导致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态度积极,这种态度使我们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造成不同态度原因在于:清政府腐朽愚昧,加之“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在应对全球化浪潮时,选择排斥;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后,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所以以自信和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认识:接受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度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四、区域集团化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区域经济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欧洲的联合(1)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成立)欧洲共同体(1967成立)欧洲联盟(1991签约、1993成立)统一货币(1999、1诞生、2002、1流通)发展趋势:经济实体政治经济实体(2)原因 二战给欧洲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为尽快发展经济,需要合作。战后欧洲国际地位大大下降,美苏两大强激烈相争,为生存,需要合作。 历史上长期的冲突、战乱给人民带来仇恨与无穷的灾难,合作求发展求和平稳定欧洲人普遍的愿望。共同的文化传统,相似的制度,地域的相邻等,利于合作。 法、德等国积极推进合作。(3)影响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对中国:经济上:利弊并存。政治上:中欧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2、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建立: 1985年,美国向加拿大提出建立北美贸易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