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2、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20070330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7、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1)佛教(2)道教(3)墨家(4)儒教A B C D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9、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B C D10、“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 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顾炎武 B李贽 C黄宗羲 D王夫之12、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1.3.5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13、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B.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14、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建立民主共和 B推翻清朝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15、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A. B. C. D.16、陈独秀将白己一生的活动归纳为康党(维新派)乱党(革命党)共产党,胡适认为他是个“终身反对派”。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A陈独秀的活动与其所处时代是一致的 B陈独秀的活动与思想是时代产物 C陈独秀的活动与思想深刻影响了其所处时代D陈独秀一生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17、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抗争 B 探索 C 屈辱 D 复兴18、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19.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 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2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2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2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社会长期动荡不安2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4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25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26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271876年的世博会在美国费城举办。清朝官员李圭参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据其主张判断李圭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8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29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30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31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32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提出33、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是 A牛顿 B达尔文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3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有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前35.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产生相关的因素有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 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 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 B、 C、 D、36、“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37、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3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39、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C、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40、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体现了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权在民社会契约 三权分立 人是万物的尺度A、 B、 C、 D、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41、(25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只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分)(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内容加以说明。(12分)(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5分) 4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在阿卡德米学院里,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柏拉图认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请回答:(1) 据上述材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8分)(2) 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7分)答案:15DCADD 610ADDAB 1115BCBCB 1620DBCCC2125CDACC 2630CBCAC 3135BDAAA 3640AACDC41、(1)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6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2)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4分)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