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马嵬(其二)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看来分外悲伤。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商隐的锦瑟,今天接着来学习他的诗作马嵬,看看他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全诗。2、教师指导: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诗意。 2.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三、解读马嵬(其二) 1. 分析诗句 点名学生分析,教师引导。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笑:嘲笑。虎旅:唐玄宗的禁卫军。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如何:为什么。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徒然听说海外还有神仙世界九州地,来生未可预知,今生今世夫妻关系就此罢休。 仙山寻妃 用典【提问】首联中用典,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之变 对比、反衬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梆声,不再有宫中卫士击筹报晓。 空闻、无复意在嘲讽唐玄宗的荒唐误国。【提问】颔联两句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虎旅传宵柝”写的是逃难生活的不安适。“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暗示唐玄宗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但“无复”点出了这一希望已幻灭,“无复”与“空闻”相对,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今天六军约定驻马不前进,当年七夕还嗤笑织女牛郎不相会。 七夕之盟 对比【提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明确】“此日”指马嵬之变这一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同驻马”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牵牛”对照“六军同驻马”,两相映衬,就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和讽刺: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尾联以对比和反讽作结,寄托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提问】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比引人沉思,发人深省。 【提问】本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用倒叙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变一事。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提问】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颇为后人称道,请同学们分析诗歌的巧对。 【明确】对偶最整齐的是中间两联。“空闻”对“无复”,“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此日”对“当时”,“六军同驻马”对“七夕笑牵牛”。最妙的是其中的“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这是两组借对,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子。“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借对往往富于幽默风趣。2、主旨思想 (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小结):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警告当朝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不可荒淫误国。 3、当堂背诵。四、对比鉴赏:对比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和李商隐马嵬(其二),总结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引导分析: 所临之地:昭君村 所忆之人:王昭君 所咏之事:昭君出塞 关联诗人:命运相似 所抒之情:同病相怜,叹人伤己。 所用技法:对比反衬、融情于景、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陈迹为题材,借怀念古人、凭吊古迹、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引发出对自己身世或时局世事的感慨。或怀人伤己,或借古讽今,或理性反思,以寄托哀思、感慨兴衰、讽喻时政等。 1、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语言风格:含蓄蕴藉、苍凉深沉。3、鉴赏咏史怀古诗基本方法 、准确把握诗意。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和意象迅速把握诗歌大意。 弄清史实、典故。平时书上出现的典故和历史事件要熟知。 对接诗人、时代。要知人论世,为判定主旨做准备。 确定诗歌主旨。确定诗歌是伤己、感怀还是讽今。品味所用技法。 浓缩为:结合诗意,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体悟感情调动储备,分析技巧 .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2、完成练习册提高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毕节金沙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考察政审情况及拟聘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卫生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影像(医师)技师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岗位招聘16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人力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邵武分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金控集团权属省五建公司招聘7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晋江市新丝路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招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厦门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
- 作文主题:生活感悟(课件)-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热点作文
- 拖欠工资催款函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 R语言入门(经典)
-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1-2单元)(月考)-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杨儒贵版高等电磁理论课后习题解答
-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定稿)
- 《老人与海 英文原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常见汽车保养维修工具设备及运行材料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