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 高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春意挂上了树梢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以“春意”为核心,引导学生读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两类人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及以点带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学定教,以问带疑,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读懂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作者选定这些人物和场景来表现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从学生预习时对萧红的了解情况引入,消除学生对教师、文本的陌生感,创设情境。再以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公映,这位远离人们七十年的作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热议这一话题,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2.教师范读全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朗读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结合预习和听读感受提炼概括文意。问: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描写了三月哈尔滨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东北地区中下层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现状。)二、问题梳理概述预习时学生所提问题,投影展示学生问题较为集中的几类:1.题为“春意”,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温暖的题目,为什么读来却有苦涩凄凉的情感?2.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为什么反复写到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理解汪林这一人物形象及写她的作用?3.作者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两次出现的作用。三、合作探究1.文题及开头给人暖意,写了怎样的“暖”?学生关于文题的问题:文题为“春意”,但文章读来苦涩,入眼却又感觉暖意。如何表现的? (1)三月的哈尔滨有怎样的暖意? 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蹿着芽;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学生品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轻纱”,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吹拂的轻柔惬意;“蹿”,用词精妙,富于动感,形象地写出了新绿的生长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写出了春风吹拂时人身心沉醉惬意之感。(2)人们感觉到暖意了没有?有所体现:脱去冬装;逛街;晒太阳;“陷进去”:令人沉醉,如梦如谜,有生命力春在歌唱2.题为“春意”,为什么却写了不少人的活动?又为什么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1)怎么写人的活动的?(从白天到黑夜切换场景写哈尔滨人的活动。)(2)具体写了什么活动?(两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描绘处于“冬”“春”季节、两重世界的人们哀哭的弱势群体、欢快的外国人,这样概括是否恰当?幸福者(汪林们、外国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乐;不幸者,被遗忘遗弃在寒冬里,四季哀哭。(3)题为“春意”,为何写人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看写法: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来具体表现春意,突出对比,鲜明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A.写人对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遗忘在寒冬里。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间却冰火两重天。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春意为什么只是“挂上树梢”?(对比:春意飘浮在树梢,底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间没有真正的春意。)3.对汪林这一形象,学生较感兴趣,恰可作为一个拓展课堂深度的契机,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1)三遇汪林: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混在鬈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汪林是个衣食无忧、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小姐;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2)为什么要写汪林这个人物?注意上面几个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词语。汪林代表了这样一类人: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对于亡国之痛,他们麻木不仁;对于身边的哀哭疾苦,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隐含批判讽刺(或否定)。4.中国人与外国人。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把握时代背景。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畸形繁荣的城市,是一个病态的满目疮痍的社会。它快乐,疯狂,充满异邦的音乐,满街都是鬈发的外国人;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风雪里,墙根转角都发现着不幸者。繁华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数富人们和外国人的天堂,却是底层不幸者的地狱。(同样运用对比)5.为什么题目温暖而诗意,读来却颇多苦涩凄凉?朗读,比较异同:(1)“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同中之异。自然界有冬春变化,春意已至,人间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个停顿,也就多了一份苦涩与沉重,作家笔端流露出一种悲悯与反思。(2)抓住最能体现出春意的“树芽”“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写冷”的手法。6.关注散文背后的那个“我”。讨论:“我”可视为线索人物,全文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注意“我”的见闻感受发生的变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间的残忍、苦涩、沉重、悲凉。由第8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师生讨论,明确:愤激之辞,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平。温故知新:鲁迅祝福中类似的内容。知人论世:关于“我”萧红背叛家庭抛弃富贵,怀着理想之梦来到哈尔滨;历经苦难与萧军结合,租住在商市街25号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写当时贫穷、饥饿、动荡的时局和他们的生活。哈尔滨以满目疮痍的冷酷现实粉碎了春之梦,萧红在商市街里曾说,“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这块土地的”7.结尾的艺术变化结尾内容,朗读,比较表达异同:(1)去掉“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2)去掉“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3)变化“快乐”和“哀哭”的顺序。师生讨论,总结:题目以“春意”起,结尾以“哀哭”终。题暖文冷,当春意挂满了树梢,那些沉沦在寒冬里挣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让作者深受触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现实社会的苦涩和沉重、冷酷和悲凉。作者用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来表达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表达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先扬后抑,反向立意,题目与主旨矛盾,匠心独运地收到一种反讽效果。四、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兰河传; (2)鉴赏写作: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对比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例:唐诗燕歌行“战士”与“汉将”;红楼梦“焚稿”与“良缘”;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屋里”与“屋外”)【教后反思】一堂语文课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课后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一、促进提升学生的发问能力。学生在接触一个陌生文本时所产生的阅读体悟可能是令教师惊异的。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阅读潜能,又要能够挖掘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学生的发问能力,提升学生的发问水平,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的能力。二、“以学定教”,不等同于“以学代教”。带着思考去阅读,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广度各不相同,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不能未经思考和整理原样呈现,散乱无章。教师要注意对价值含量高的问题积极引导,枝节的问题、含金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简化、淡化处理,也可存疑作课后讨论,延伸思考。 三、对课堂“意外”的点化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安情报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临汾市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光伏电站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泸定辅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武城辅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所属事业单位春季人才引进考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4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幼儿园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试题及答案(采煤部分)
- 中国象棋技巧教学课件
- 油田冬季八防安全经验分享
- 电缆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数学文化在立体几何中的渗透教学
- 环保设备介绍
- 纤支镜灌洗的术前术后护理讲课件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2025年新高考语文真题全国Ⅰ卷、Ⅱ卷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篇)
- 劳务进度计划
- GB/T 4498.1-2025橡胶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