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乡土古建筑神韵.doc_第1页
崇明乡土古建筑神韵.doc_第2页
崇明乡土古建筑神韵.doc_第3页
崇明乡土古建筑神韵.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明古建筑神韵引言崇明自唐朝武德年间露出水面,聚沙成洲,迄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岛上人才辈出,文物古迹较为丰富。建筑被称作为凝固的诗,当诗歌渐趋沉默的时候,它却依旧在风雨中浅吟低唱,在历尽沧桑后,崇明的古建筑能够遗存到今天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了。崇明的古建筑属乡土建筑。乡土建筑就是农村的建筑,它包括住宅、寺庙、祠堂、学堂、书院、商店、戏楼、桥、陵墓、牌坊、亭子等类型的建筑。崇明古建筑的特点1、 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其主要功能是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能防震。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崇明学宫、施翘河的天后宫、寿安寺的建筑就充分体现这一古建筑的特点。2、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崇明学宫的布局就能体现这特点。3、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崇明学宫、牌坊和寿安寺各个大殿的屋顶就是这特点。4、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还带有彩绘的装饰。崇明的寿安寺、天后宫、寒山寺和学宫都明显的反应其特点。当然古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跟周围环境的协调,我们崇明的古建筑中只有金鳌山中的古塔建筑与周围环境配置的比较协调。 门枕石 寿安寺佛殿内崇明主要古建筑介绍(一) 崇明学宫崇明学宫在崇明县城城桥镇东门路8号,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之书堂,后随崇明县城五迁而六建。至明天启二年(1622年),迁至东南城濠外,即今址,已历经了近400年的风雨沧桑。后经历历代多次增建、修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群体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杏坛、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乡贤祠、戟门、崇圣祠、尊经阁等古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4年,崇明学宫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崇明学宫系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体,原保留有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戟门、崇圣祠、尊经阁和东西官厅等。1997年,市政府拨款修复大成殿、东西两庑等学宫主体建筑,使学宫建筑布局更臻合理、完整,恢复了昔日的宏伟气势。整个学宫占地1542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 登云桥 棂星门 牌坊 大成殿(二) 崇明寒山寺寒山寺已有近374年历史。明朝天启四年,杨军门夫人朱氏自苏州驾小船来到崇明。朱氏在岛上削发为尼,法名颠修,建寺名寒山寺,供寒山拾得二像。原寒山寺北至护城河(现崇明中学马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护城河沿界(农业大楼),东至旧大校场(现向明农机厂),共有鸳鸯宅寺房32间。 崇明寒山寺与苏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传它们的钟声有瀛洲东门寒山寺,夜半钟声迎客船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争相媲美的诗句。(三) 金鳌山位于侯家镇鳌山村,与寿安寺比邻而居。既有古刹之神韵,又有园林之秀丽,堪为崇明休闲之胜地。走近山门,就见明清特色的门楼上周谷城题“金鳌山”几个苍劲的大字,下面则是明清人物风情图,颇有古意。沿着寿安寺西墙根往里走,就来到了金鳌山最著名的景点镇海塔,据介绍,镇海塔始建于光绪19年(1893年)。由本县大户捐建,位于康熙七年(1668年)所筑的金鳌山之高峰,这里原有观音阁,后改为沧海阁,清乾隆时为“鳌山八景”之一的“鳌峰远眺”,此塔于1986年重建。塔内有九层,顺木梯拾级而上,发现每层供奉着六尊小菩萨。越往上空间越小,最后仅够一人容身。登至塔顶,极目远眺,远近万象尽收眼底。天气极晴好时,你甚至可以遥望见海滩,这大约就是“鳌峰远眺”的由来吧。金鳌山也颇具江南园林之韵,清远堂,观音阁、翰墨林、醉花轩、驾山亭、紫竹林、得月桥、水香榭、月圃诸景,虽已无原“鳌山八景”之胜。但水木清灵、曲径婉延。却是同样的精致。(四) 寿安寺宝岛四大古刹之一,位于金鳌山南端,始建于宋朝淳佑二年(公元1241年),是崇明岛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昔日“寿安寺”曾有“寺外青山山外山,亭中绿水水中亭”之美誉。后因战乱和倭寇侵扰,以及人灾动乱的洗劫,昔日盛况毁绝。现存的寿安寺是1983年重建的。门口有一幅妙联,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如来无量寿,净土万年安”。除主建筑雄伟恢弘的大雄宝殿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