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热门题型.doc_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热门题型.doc_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热门题型.doc_第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热门题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热门题型怀古咏史诗复习学案 一、了解历史典故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赤壁之战这段历史,在课本和读本中屡见不鲜。1991年考的文天祥的念奴娇涉及的也是“三国”的历史,还涉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等。2007年湖北卷诗歌题两首诗歌一为华清宫一为过华清宫,若不了解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荒淫误国的典故,此题目也难以完成,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二、寻找今古对接点了解了历史典故,大家还要抓住典故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当然这首先要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诗人的生平概况,做到知人明世;其次则要进行最具有学术价值的思考: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有什么对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人才的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用的陈子昂,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再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为什么要在诗句中追念王昭君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的身世有相似处,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一直不受重用的命运又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似。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抓住此对接点,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所以,在怀古诗中,无视典故的鉴赏只能是隔靴搔痒,而找不到对接点的鉴赏等同于盲人摸象。三、把握作者的四种情感第一类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吴宫中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座荒凉的古墓了。盛衰之对比突出历史的幻灭感。【当堂演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念奴娇登石头城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栌,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这首诗歌结尾“伤心”二字因何而来?答: 参考答案:诗人登上石头城,想到从前这里的繁华显赫,这里曾发生的风云史事,看到今天的荒凉冷清,不禁生出昔盛今衰的“伤心”。第二类是借古讽今,寄托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之悲哀。如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南宋叶梦得的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上片作者引入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典故,抒发对东晋谢安的赞叹,对南宋卞京残破的叹息。下片中的“怆遗情”、“桓筝”句又提到谢安晚年的另一典故。因为位高望众,加上小人拨弄是非,谢安与孝武帝发生了一些摩擦。在一次宴饮中,同僚桓伊奏古筝替谢安表达忠信之情,致使孝武帝很惭愧。诗人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离开中枢府,与谢安一样“怆遗情”、“东山老”,其壮志难酬的感伤虽有历史遮盖,还是从字里行间表露出来。【当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书愤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事见苏武牧羊)。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1)试分析作者用苏武和张巡两个典故的作用。答: (2)文中“只凭天地鉴孤忠”一句,有人分析说由此可见作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天地来鉴别自己的一片忠心;也有人说是他对朝廷的怨恨,朝廷不重用自己,使自己一生空过了。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 参考答案:(1)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表现了诗人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而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2)本诗没有涉及“对朝廷失去了信心”的意思,只是谈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学生如果有别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第三类是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戒。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当堂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桃花曲 顾 况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1)试分析诗中“魏帝”、“隋家天子”两个典故的作用。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答: 参考答案:(1)借古代亡国的教训,讽今朝君王安于享乐。(2)作者借象征的手法暗示如果不接受历史教训,唐王朝的繁盛终将像桃花随水流走那样亦将付之东流。第四类是反思历史,抒发一己之感慨。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过往,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杜牧的赤壁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如王安石的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表现王安石政治上崇尚法治的主张。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借歌咏王昭君和亲之事,隐约表达了封建臣子明知“君恩”不可恃、但又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复杂感情。【当堂演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滩 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1)新颖的立意是两首诗歌的共同之处,请你谈谈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答: (2)两首诗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分析说明。答: 参考答案:(1)两首诗歌对西施的观点相同:国家的兴亡成败是有各种复杂因素的,不能将亡国的罪责加在一个女子身上。(2)罗诗以议论为主,开头摆明自己的观点,后两句运用反向证明的手法,推出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崔诗,也是议论开篇,但是后两句借春水之急来为西施鸣不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经典鉴赏 浪淘沙欧阳修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对杨贵妃喜食鲜荔枝,玄宗命人从岭南、西蜀驰驿进献一事抒发感慨,歌咏唐天宝年间玄宗荒淫、贵妃专宠的史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开头三句从五岭荔枝成熟写起。首句点明产地、产时,次句点明荔枝成熟,第三句描绘荔枝的外形内质,次第井然。荔枝成熟时,果皮呈紫绛色,多皱,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这里用“绛纱囊里水晶丸”来比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引发人们对它的色、形、味的联想而有满口生津之感。接下来两句,承首句“五岭”,专从产地之遥远托讽致慨。“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似故意模拟玄宗惋惜遗憾的心理与口吻,又似作者意味深长的讽刺,笔意非常灵动巧妙。从玄宗方面说,是惋惜荔枝生长远离长安的岭南,不能顷刻间得到,以供杨贵妃之需;从作者方面说,则又隐然含有天不从人愿,偏与玄宗、杨妃作对的揶揄嘲讽,而言外又自含对玄宗专宠杨贵妃、为她罗致一切珍奇的行为的批判。下片“往事忆开元”句一笔兜转,点醒上片。说“开元”而不说“天宝”,纯粹出于音律上的考虑。“妃子偏怜”及以下“驿使”本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里的“偏”与上片的“天教”正形成意味深长的对照。结尾三句“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魂散马嵬关”,指玄宗奔蜀途中,随行护卫将士要求杀死杨贵妃,玄宗不得已命高力士将其缢死于马嵬驿事。“红尘”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驿使,指驰送荔枝的驿站官差。这三句既巧妙地补叙了当年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交代了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结局,而且收归现境,抒发了当前所见所感:热闹的新丰道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驰送荔枝的驿使却再也见不到了。词人对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并不直接说出,只用“有”、“无”的开合相应与“满眼骊山”的景象隐隐透露,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能力冲浪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1)简析“穷通”二字在词中的作用。答: (2)整首词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答: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咏史赤壁 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答: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注司空曙,中唐诗人。仕途坎坷,长期迁谪。庾开府:庾信,曾官开封仪同三司,故称。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曾深受梁武帝器重。梁亡后,被迫仕于北朝,常常想念故国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有伤心赋、哀江南赋。(1)三、四句中诗人引入庾信的典故,用意何在?答: (2)简析“暗”字在诗歌中的作用。答:参考答案:1.(1)统领全文。上篇主要写伊吕两人的前半生,所谓“穷”。下片写二人的后半生,所谓“通”。(2)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2.(1)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2)杜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兴感之由。胡诗起笔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