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总分:100.0 考试时间:156分钟)学校_ 班级_ 准考证号_ 姓名_ 得分_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3小题每题2.0分 小计6.0分; 第4小题为4.0分; 共计10.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简陋(lu)迸出(bng)B木屐(zh9)冰雹(b2o)C沮丧(j() 沼泽(z3o)D讪笑(sh4n) 泥泞(nng)2、挑出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句。A主持人宣布:“这次辨论达到了辨伪去妄的目的。”B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败下风。C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D首位太空游客在国际空间站上俯瞰寰球,看到了中国的河流和山脉。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4、选词填空(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A气势B气概C气魄(2)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_。A赞歌B赞扬C赞美(3)把中原大地_南北两面。A劈成B分成C切成(4)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_;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_!A开始表演B出现上演C发源上演D发源扮演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从第5小题到第7小题每题4.0分 小计12.0分; 第8小题为8.0分; 共计20.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吞sh_ l6i_弱xi1o_蚀无y0ng_ 告qng_ zhu4i_下疲惫不k1n_ 毛骨s%ng_然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根据拼音写汉字逼xi2()阻y()景zh()zhu$()流滚滚c$ng()山叠岭q0()q&()险路一xi8()万里4、为下列每组句子中的加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括号内。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 从第9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2.0分 小计10.0分; 共计10.0分。 1、选出正确的两项。A桃花源记,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成语“世外桃源”来源于此。B清朝张潮写的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形象而逼真地摹写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写法上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司马迁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唐初四杰”。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符合句意的两项A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不惮:不怕)B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纠葛:乱七八糟)C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归省了。(归省:回家看望父母。)3、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两组是 A皎洁(ji3o)撺掇(cu1n) 怠慢(d4i) B桕树(ji)) 不惮(ch2n) 凫水(f*) C归省(x!ng)潺潺(ch2n)前篙(g1o) D喝采(h5) 舟楫(j0) 行辈(h2ng)4、形似字注音、组词有误的两组是 5、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句子是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保垒上猎猎作响。B而现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冀冀,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C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四、阅读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14小题为8.0分; 第15小题为12.0分; 共计20.0分。 1、 阅读并回答问题。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1)简要说出黄河颂创作的时代背景。_(2)说说黄河颂的写作特点。_(3)你还能默写出一首歌颂黄河的诗吗?_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惟愿孩儿愚且鲁 江岚学校放暑假了,孩子们的成绩单寄到家。邻居太太的公子与小女同班,我们分别打开各自的信封来看。渐渐地,她的眉头越拧越紧,最后是一声长叹:“你说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呢。”其实,她手中那一份,比我这一份好看多了。当初怀孕的时候,只要能够母子平安,别无所求。等孩子健健康康落地,立刻觉得遗憾:哎呀,怎么没有长得更漂亮一点?如今,孩子无病无灾,10岁了,又想要她语文、英语、数学,门门功课成绩一流,钢琴、绘画、舞蹈,样样才艺出色;还有,在家要懂事听话,在外要礼貌大方;从小便才名早享,长大后,出人头地,扬名四方可怜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之心迫切,以至于得陇望蜀,求全责备。我对她说,你我并无未竟之志需要他们继往开来,何必对他们要求如此苛刻。她白我一眼,说:“话不能这么说,他们的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啊。”现在的物质生活,社会环境,的确比我们当年强得多。然而,我们对下一代至高的期望,难道不是他们终身的平安幸福吗?如果以为这是功成名就必定能够带来的结果,真是天大的误会。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金字塔越往上,面积越小,能容下的人越少。无论客观条件多么得天独厚,天赋多高,运气多好,想爬上去,还要自身拼上十分力,一路上舍弃这样,舍弃那样,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比如那留下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他六岁善辞章,十四岁被高宗皇帝召见,随后,受封朝散郎,任职于沛王府。然而,千辛万苦爬上去,还要继续披荆斩j0,才站得稳。自古高处不胜寒,站在上面必须承受来自四面八方、众目ku0ku0的压力,生活不可能和普通人一样逍遥自在。王勃年未及冠而入仕,毕竟还是一个少年,恃才傲物,完全不懂得宦海的风波险恶。不久,他因见人斗鸡游戏,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戏为檄英王鸡文,以此得罪高宗,被废职,逐出王府。其后郁郁不得志,到乘船出海遇险而亡之时,年仅26岁。才高而运蹇,早慧而寿夭的,并非只有一个王勃。单单一本唐才子传,诸如此类的故事,屡见不鲜。多少才子被聪明误一生,哎呀呀,看得人心惊胆战。难怪东坡先生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再看一眼小女的成绩单。还好,这孩子并非天生的才高八斗呢,没有丹凤朝阳的倾向,将来只要谋个衣食不缺,正好在金字塔下面,如她平凡普通的父母一般,享受安常守分的庸俗生活,平平淡淡过一生,啊,上上大吉。(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披棘斩j0()众目ku0ku0()()(2)结合语境,理解第3段加粗词“得陇望蜀”的含义。_(3)文章开头提到邻居太太对孩子成绩的态度,这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_(4)关于子女的成才问题,“我”跟邻居太太的想法一样吗?“我”有何希望?为什么?_(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文中两位家长在子女成才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_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16小题为2.0分; 第17小题为8.0分; 共计10.0分。 1、(2006温州课改区)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并造句(1)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斩钉截铁:_造句:_异口同声:_造句:_(2)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养精蓄锐:_造句:_(3)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们不能到达顶峰。砭骨:_造句:_崔巍:_造句:_六、写作题: 本大题共2小题, 从第18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15.0分 小计30.0分; 共计30.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上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转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家贫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