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热流量.xls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全套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全套CAD图纸和说明书】.zip
冷库耗冷量计算
门德热流量.xls---(点击预览)
墙,地坪,屋顶的热流量.xls---(点击预览)
围护结构热流量汇总.xls---(点击预览)
冷库毕业设计冷库耗冷量的计算.doc---(点击预览)
desktop.ini
FOLDER.HTT
地坪示意图.dwg
墙体示意图.dwg
屋顶示意图.dwg
建筑尺寸.dwg
砖墩作法.dwg
门示意图.dwg
图纸说明以及施工说明
库房机房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
冷库毕业设计机房库房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doc---(点击预览)
desktop.ini
FOLDER.HTT
冷风机的尺寸图.dwg
新风系统.dwg
阻力计算原理图.dwg
静压箱的设计1.dwg
静压箱的设计2.dwg
风管.dwg
方案设计
管路系统选择计算
保温_secret.doc---(点击预览)
desktop.ini
FOLDER.HTT
氨泵的压头计算轴侧图.dwg
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冷库毕业设计自动控制方案.doc---(点击预览)
图片cad
A$C070F268D.DWG
A$C0A147160.DWG
A$C140317AD.DWG
desktop.ini
FOLDER.HTT
desktop.ini
FOLDER.HTT
设计说明书
辅助作业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60682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1-05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冷库 制冷 工艺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3冷库耗冷量的计算根据冷库设计规范P 28 页,6.1.1 条的规定,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应按照下式计算: s= 1+P 2+ 3+ 4+ 5式中: s 一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 W; 1 一一围护结构的热流量,W; 2 一一 货物热流量,W; 3 一一通风换气量,W; 4 一一电动机运转热流量。W; 5 一一操作热流量。W;P 一一货物热流量系数。冷却间,冷冻间,货物不经过冷却进入冷却物冷藏间的货物热流量系数 P 应该取 .1.3,其他冷间取 1.0。3.1 围护结构的热流量根据冷库设计规范6.1.6 条的规定,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1naAk式中: 1 一一围护结构的热流量,W;kw 一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W/(m 2.Oc) ;Aw 一一围护结构传热面积,m 2;a 一一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 n 一一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Oc; n 一一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Oc。3.1.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w 11墙,重体结构,按稳定传热计算。A 墙体示意图。刷焦油白浆二道 厚 :水泥沙浆 厚砖墙 厚水泥沙浆找平层 冷底子油一道 二毡三油隔气层 厚绝热层 水泥沙浆 喷大白浆二道C. 说明:a w, n 见冷库设计规范P 19 页表 4.4.6 条的规定。b 建筑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见冷库设计规范P 117 页表 11 条的规定。c 导热系数用(设计采用导热率) 。d 二毡三油,冷底子油这些防潮隔汽材料查条文说明表 12e 沥青膨胀珍珠岩砌快保温层按照 260 Kg/m 3 计算屋顶屋顶示意图 厚 钢 丝 网 水 泥 粉 刷厚 砖 墩 空 气 间 层厚 沥 青 膨 胀 珍 珠 岩 砌 块三 毡 四 油 隔 气 层一 : 水 泥 焦 渣 找 坡厚 钢 筋 混 凝 土二 毡 三 油 防 水 层厚 细 石 钢 筋 混 凝 土厚 水 泥 沙 浆 找 平 层厚 预 制 钢 筋 混 凝 土 架 空 层200 厚空气间层,190x190 砖墩中距 600 作法:C.说明:a.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查供热工程 12 表 1 一 4 x 为等效导热率 x架空层的平均导热率: 2121ffmb.3%的坡度 100400 水泥焦渣找坡层,按照平均 250 厚来计算水泥焦渣近似取白灰焦渣来代替。本建筑材料的热物性参数:1000 Kg/m3; =0.291 W/(m. Oc); C=0.75k J/ Kg. Oc; S=3.95 W/(m. Oc)资料来源:河北水产学校编的冷藏库设计附录c水泥粉刷按照水泥沙浆来处理。经查供热工程 12 表 1 一 4, x0.198 W/(m2.Oc) x= x=0.2/0.198=1.01 W/(m. Oc)=0.810.192+1.01(0.62-2121ffm0.192)/0.62=0.99 W/(m. Oc)地坪地坪的剖面示意图厚 钢 筋 混 凝 土厚 : 水 泥 沙 浆一 毡 二 油 防 水 层厚 : 水 泥 沙 浆厚 75#炉 渣 混 凝 土厚 过 筛 干 炉 渣二 毡 三 油 隔 气 层厚 : 水 泥 沙 浆厚 钢 筋 混 凝 土素 土 夯 实说明:a按照冷库设计规范4.4.6 条的规定的注,直接铺设在土壤上的地面 n 不计b炉渣按照 660 Kg/m 3 来取值库门M103 一 1824 型冷藏库门,见国标 J64(一) 门的剖面示意图 厚泡沫塑料厚钢板 厚钢板3.2.2 .防止围护结构结露的校核计算。按照冷库设计规范4.4.7 条的规定,围护结构德 RR minRmin=(tg-td)/(tg-tl) bRw式中,T g一一围护结构高温侧气温;按照冷库设计规范3.0.6 条的规定来取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Td一一围护结构低温侧气温;Tl 一一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按照冷库设计规范3.0.6 条的规定,室外相对湿度采用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b 一一热阻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 D4,b=1.1;其它,b=1.2;D 一一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按照冷库设计规范4.4.8 条的规定来计算;Rw 一一围护结构外表面德换热热阻,按照冷库设计规范 4.4.6 条的规定来计算。经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P 138 附录 2.1,Tg=30.1 oC, Td=0 oC,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3%.再查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得到 tl=26.5 oC.具体数据代入后,见表格所示。3.2.3. 围护结构面积 Aw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7 条的规定,a 屋面,地面和外墙的长和宽,应该自外墙外表面到外墙外表面或者外墙外表面到内墙中或者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b 楼板和内墙长,宽应该自外墙内表面至外墙内表面或者外墙内表面至内墙中或者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c 外墙的高度:地下室或者底层,应该自地坪的隔热层下表面到上层楼面计算;中间层应该自该层楼面至上层楼面来计算;顶层应该自该层楼面至顶部隔热层上表面计算。d 内墙的高度,地下室,底层或者中间层应该自该层楼面至上层楼面来计算;顶层应该自该层楼面至顶部隔热层下表面计算。各层的面积计算标准如下图:建 筑 平 面 图 建 筑 立 面 图4. a 一一围护结构二侧温差修正系数按照冷库设计规范附录 B01-1 得到:D4 的外墙,冷却物冷藏间 a=1.1;D4 相领油常温房间的外墙,冷却物冷藏间, a=1;D4 的无阁楼屋面,屋面油通风层,冷却物冷藏间,a=1.3;冷间地面下部无通风等加热设备时,a=0.2;5. 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w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8 条的规定,a. 计算外墙,屋面与顶棚时,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应该按照冷库设计规范3.0.6 条的,规定采用,即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b. 计算内墙与楼面时,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应该取其邻室的室温。当邻室为冷却间或者冻结间时,应该取该冷间空库保温温度。空库保温温度,冷却间按照 10oC,冻结间按照-10 oC 计算。c. 冷间地面隔热层下设有加热装置时,起外侧温度按照 12oC 计算;冷间地面下没有加热装置或者地面隔热层下为自然通风架空层时,其外侧的计算温度应该采用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6. 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nn=0 oC7.列表计算 Q1a. 相邻有常温房间的外墙;b. 相邻无常温房间的外墙;c. 门,D4,参见冷库设计规范附表 2.1。8. 列表计算汇总。3.3 2货物热流量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9 条的规定, 2= 2 a+ 2 b+ 2c+ 2d式中: 2 一一货物热流量,W; 2 a 一一食品热流量,W; 2 b 一一包装材料,运载工具热流量,W; 2 c 一一货物冷却时的呼吸热流量,W; 2 d 一一货物冷藏时的呼吸热流量,W;21216.3 mtCmBthzb 式中: 2 一一货物热流量,W;m 一一冷间的每日进货质量, Kg;h1 一一货物进入冷间初始温度的比焓,KJ/Kg;h2 一一货物进入冷间终止温度的比焓,KJ/Kg;t 一一货物加工时间, (h) ;对于冷藏间取 24 小时。Bb 一一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质量系数;房间 101 102 201 301名称 外墙 内墙 1 内墙 2 地坪 外墙 门 内墙 地坪 外墙 门 外墙 门 屋顶Kw 0.36 0.357 0.357 0.3157 0.357 0.449 0.357 0.3175 0.357 0.449 0.357 0.449 0.28A 158 11.4 25.7 266.75 140.265 4.32 56.931 283 392.5 4.32 392.5 4.32 550a 1.1 1 1 0.2 1.1 1.5 1 0.2 1.1 1.5 1.1 1.5 1.3w 30.1n 0Q 1870 122.5 303.7 507 1658 88 612 541 4640 88 4640 88 6030 1X 2803 2898 4727 10757 1 21185 Cb 一一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的比热容, KJ/Kg.oC; 1 一一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 oC; 2 一一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在冷间内终止降温时的温度, oC; 一一货物冷却初始温度时,单位质量的呼吸热流量,W/Kg; ”一一货物冷却终止温度时,单位质量的呼吸热流量,W/Kg;mz 一一冷却物冷藏间的冷藏质量,Kg;1/3.6 一一 1Kg/h 换算成 1/3.6W 的数值。注:(1)仅鲜水果,鲜蔬菜冷藏间计算 2 c , 2 d 。(2) 如果冷冻过程中需要加水时,应该把水的热流量加入上式。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10 条的规定,冷间每日进货质量 m 应该不大于该间计算吨位的 8%计算,但是对于整个冷库而言,并无最大规定。(3)101,102 冷间,考虑到进出货物的方便性,其每日进货量按照其吨位的 8%计算,然后,再平分给 201,301 房间。考虑到实际情况,可以将货物德入库量达到其吨位的 20%, 冷库设计规范这样规定的原因是,为了减少库内的温度波动。式中的 C 一一查冷藏库制冷设计手册P 160 页表 320,C 苹果 =0.92 Kcal/Kg.oC C 梨 =0.90 Kcal/Kg.oCC 杏 =0.88 Kcal/Kg.oC C 桔 =0.87 Kcal/Kg.oC 1 一一货物进入冷间温度,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13 条,可以用最热月空气调节用日平均温度, oC;t 一一货物德冷却时间,按照 冷库设计规范6.1.13 条,取 24小时。经查冷库设计规范6.1.11 条, 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质量系数对于鲜水果,B b=0.25。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12 条的规定, 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该按照下表取值:1.在本库包装的货物,货物包装材料或者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该按照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乘以生产旺月的温度修正系数,该系数按照表 6.1.12 取值: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系数 0.1 0.15 0.4 0.5 0.7 0.86 1.0 1.0 0.83 0.62 0.4 0.22.自外库调入的已包装的货物,其包装材料温度应该为货物进入冷间的温度。其运载工具的温度按照本条 1 款“运载工具温度”计算。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1.13 条的规定,鲜蛋,水果,蔬菜的进货温度,按照当地生产旺季的月平均温度计算。货物冷却终止温度时,单位质量的呼吸热流量 ”,可以在冷藏库制冷技术手册P 150 页表 3一 4 作图法求 ”。 主要果蔬的呼吸热温度(OC) 0 2 5 10 15 20苹果(伏)8.3-15.8 12.1-17.9 13.3-27.1 35.4-52.1 45.8-79.2 50-104.2苹果(秋)4.6-9.2 9.2-11.7 11.7-17.9 17.5-26.7 23.8-50 37.5-62.5杏 13.3-14.6 16.3-22.9 28.3-47.9 54.2-87.5 75-133.3 116.7-170.8桔 4.2-4.9 5.4-10.8 9.2-16.3 17.9-30 31.3-47.9 57.9-59.2梨(秋) 6.7-9.2 9.2-19.2 15-35.4 20-47.9 70.8-108.3 83.3-187.5梨(伏) 6.7-12.5 11.3-22.5 18.8-39.6 25-54.2 87.5-137.5 100-229.2桃 10.8-16.3 15-18.8 21.7-35 54.2-79.2 75-112.5 120.8-156.3运用曲线拟合法,近似求所需要的果蔬呼吸热,如下:苹果(伏) 30=93 千卡/吨。小时苹果(秋) 30=75 千卡/吨。小时梨(伏) 30=215 千卡/吨。小时梨(秋) 30=200 千卡/吨。小时根据所给资料,新鲜水果每日的进库量为 40 吨,计算每个冷间的日进货质量。M101=1118%=8.88 吨 M102=1188%=9.44 吨M201= M301 =(408.889.44)/2=10.84 吨h1 一 h2=C( 1 一 2)=(0.920.7+0.90.3) 30.14.2=115.5 KJ/Kg经查冷藏库制冷技术手册P 146 页表 3一 12:木板类:C=0.6 Kcal/Kg.oC 纸类:C=0.35 Kcal/Kg.oCC=0.60.3+0.350.7=0.425 Kcal/Kg.oC 1=.30.1 oC 2=0 oC 1 苹果 =(93+75)/2=84 Kcal/T.h 2 苹果 =(12.1+9.8)/2=9.5 Kcal/T.h 1 梨 =(200+215)/2=207.5 Kcal/T.h 2 梨 =8.775 Kcal/T.h代入:212126.3 mtCmBthzb 得到每个房间的货物热流量如下:各房间货物热流量房间号 101 102 201 301 2x 15 16 19.4 19.3 2 69.73.4 3 一一 通风换气热流量根据冷库设计规范P 34 页,6.1.14 条的规定, nwnrnwba hvh30246.313式中: a 一一冷间换气热流量,W; b 一一操作人员需要的新鲜空气热流量,W。对于高温库而言, nnwa vh246.313.式中: hw 一一冷间外空气的比焓,KJ/Kg;t=30.1 0C =67% hn 一一冷间内空气的比焓,KJ/Kg;t=0 0C =90%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3.0.6 条第二点的规定,最热月 14 时日平均温度以及通风温度求室外空气的比焓。n 一一换气次数,一般取 23 次/日;Vn 一一冷间内净体积, m3;(扣除柱子) n 一一冷库内空气密度,Kg/m 3;24 一一 1 天换算成为 24 小时的数值。经查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P 238 附图 11 得:Hw =80 KJ/Kg Hn=8 KJ/Kg n=2 Vn 见下表 n=.1.294 Kg/m3具体计算结果入下表:房间号 101 102 201 301Hw (KJ/Kg) 80Hn (KJ/Kg) 8Hw-Hn( KJ/Kg) 72n (次/日) 2Vn(m 3) 869.36 922.54 1812.4 1782.68 n(Kg/m 3) 1.294 3x (W) 1878 1993 3915 3851 3 (W) 11.637新风机型号 30K4-11/2.5 30K4-11/2.5 30K4-11/3.5新风机型号及性能型号 直径面积转速 风量 全压效率 台数功率30K4-11/2.5250 0.04 2790 214013 0.66 2 0.2530K4-11/3.5350 0.0492800 3720 22 0.66 2 0.43.5 4 一一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根据冷库设计规范P 34 页,6.1.15 条的规定,bPd104式中:P d 一一电动机额定功率,KW; 一一热能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应该取 1,电动机在冷间外时应该取 0.75;b 一一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于冷风机取 1,其它按照 8 小时的时间来计算。各房间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表房间号101 102 201 301设备冷风机叉车新风机冷风机叉车新风机冷风机叉车新风机冷风机叉车新风机Pd 6 2.75 0.2 6 2.75 0.2 12 5.5 0.4 12 5.5 0.4 1 1 0.75 1 1 0.75 1 1 0.75 1 1 0.75b 1 1/3 1/24 1 1/3 1/24 1 1/3 1/24 1 1/3 1/24Pdb6 0.92 0 6 0.92 0 12 1.83 0.01 12 1.83 0.014x6.92 6.92 13.84 13.84441.523.6 5 一一操作热流量根据冷库设计规范6.1.16 条的规定,操作热流量应该按照下式计算: rnwnkdcba MhVA 243246.3155 式中: 5a 一一照明热流量,; 5b 一一每扇门的开门热流量,; 5c 一一操作人员热流量,; d 一一每平方米地板面积照明热流量,冷间可以取 2.3 /m 2; d 一一地板面积,m 2;n k一一门数量;n k 一一每日开门换气次数,可以按照冷库设计规范图6.1.16 条取值。Vn 一一冷间内净体积, m3;(扣除柱子)h w 一一冷间外空气的比焓,KJ/Kg; hn 一一冷间内空气的比焓,KJ/Kg; 一一空气幕修正系数,可以取 0.5;不设气幕时应该取 1.0; n 一一冷库内空气密度,Kg/m 3;3/24 一一每日操作时间系数,每日按照 3 小时计算;n r 一一操作人员数量; r 一一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量,冷间设计温度大于等于零下 5 摄氏度时,易取 279 W,冷间设计温度小于零下 5 摄氏度时,易取 379 W。各房间操作转热流量计算表房间号 101 102 201 301 d 2.3 d 233.4 247.7 486.6 486.6 d d 536.82 569.71 1119.18 1119.18nk 1nk 2 1.9 1.5 1.5Vn 876.8 933.7 1831 1801hw 一 hn 72 0.5 n 1.294nr 5 10 r 297 x 1658 1702 2951 2927 9238按照库房编号,将各库房的耗冷量汇总:各冷间耗冷量汇总表房间号101 102 201 301 合计 1x 2.8 2.9 4.73 10.756 21.1 2x 15 16 19.4 19.3 69.7 3x 1.878 1.993 3.915 3.851 11.637 4x 6.920 6.920 13.84 13.84 41.52 x 1.658 1.702 2.951 2.927 9.238 s 32.84 34.325 50.53 56.66 174.2总计 174.2房间号围护结构 外墙 内墙1 内墙2 地坪 外墙 门 内墙 地坪Kw 0.357 0.357 0.357 0.3157 0.357 0.449 0.357 0.3175A 158.2 11.4 25.7 266.75 140.265 4.32 56.931 283a 1.1 1 1 0.2 1.1 1.5 1 0.2 w nQ 1869.967 122.501 303.6892 506.9621 1657.97 87.57655 611.7634 540.91211X110221185.1733630.102803.118994 2898.22222101外墙 门 外墙 门 屋顶0.357 0.449 0.357 0.449 0.28392.5 4.32 392.5 4.32 550.3421.1 1.5 1.1 1.5 1.34639.456 87.57655 4639.456 87.57655 6029.76720121185.1733630130.104727.032527 10756.79962序号 项目名称 厚度 重度 导热系数 换热系数 比热 蓄热系数 热阻 计算值 备注1 w 0 0 0 23 0 0 0.043478 -2 1:2水泥沙浆 0.02 2030 0.93 0 10.35 0.021505 -3 砖墙 0.37 1800 0.81 879 9.65 0.45679 -4 冷底子油一道 0 0 0 0 0 0 -5 1:2.5水泥沙浆找平层 0.02 2030 0.93 795 10.35 0.021505 -6 二毡三油隔汽层 0.009 0 0.22 0 0 0.040909 -7 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0.2 260 0.093 1382 1.42 2.150538 -8 热沥青瓜米石水泥沙浆 0.015 2030 0.93 795 10.35 0.016129 -9 n 0 0 0 18 0.055556 -10 总热阻R 2.8064 R=1/a+ /11 围护结构高温侧气温Tg 30.1 规范3.0.6条12 围护结构低温侧气温Td 0 -13 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 26.5 规范3.0.6条14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10.1 D=RiDi15 热阻修正系数b 1 按照D选择16 最小热阻Rmin 0.36 规范4.4.7条17 传热系数Kw 0.3563 -18 围护结构面积A -19 温差修正系数 -20 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21 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22 墙的热流量 -B。墙的建筑材料热物性参数,热流量计算表序号 项目名称 厚度 重度 导热系数 换热系数 比热 蓄热系数 热阻 计算值 备注1 w 0 0 0 23 0 0 0.043 2 30厚预制板 0.03 2400 1.55 0 837 14.94 0.019 3 200厚砖墩 0.2 181 0.99 0 88.2 0.9677 0.202 4 60厚200#钢筋网 0.06 2280 1.51 0 712 13.36 0.04 5 二毡三油隔汽层 0.009 0.22 0 0.041 6 25厚水泥沙浆找平层 0.025 2030 0.93 0 795 10.35 0.027 7 250厚1:6水泥焦渣 0.25 1000 0.291 0 0.75 3.95 0.859 8 180厚梁楼盖 0.18 2400 1.55 0 837 14.94 0.116 9 三毡四油隔汽层 0.012 0.22 0 0.055 10 200厚膨胀岩砌块 0.2 260 0.093 0 1382 1.42 2.151 R=1/a+ /11 20厚水泥粉刷 0.02 2030 0.93 0 795 10.35 0.022 规范3.0.6条12 n 18 0.056 13 总热阻R 3.62976 规范3.0.6条14 围护结构高温侧气温Tg 30.1 D=RiDi15 围护结构低温侧气温Td 0 按照D选择16 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 26.5 规范4.4.7条17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9.69853 18 热阻修正系数b 1 19 最小热阻Rmin 0.36 20 传热系数Kw 0.28 21 围护结构面积A 550.342 22 温差修正系数a 1.3 23 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30.1 24 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0 25 屋顶的热流量 1 60128 B。屋顶的热流量计算表序号 项目名称 厚度 重度 导热系数 换热系数 比热 蓄热系数 热阻 计算值 备注1 w 0 0 0 23 0 0 0 2 20厚混凝土 0.06 2400 1.55 0 837 14.94 0.04 3 20厚水泥沙浆 0.02 2030 0.93 0 795 10.35 0.02 4 一毡二油隔汽层 0.007 0 0.212 0 0 0 0.03 5 20厚水泥沙浆 0.02 1280 0.93 0 795 10.35 0.02 6 50厚炉渣混凝土 0.05 660 0.58 0 837 5.7 0.09 7 800厚炉渣细粒 0.8 2030 0.29 0 837 2.48 2.76 8 20厚水泥沙浆 0.02 0 0.93 0 795 10.35 0.02 9 二毡三油隔汽层 0.009 2400 0.22 0 0 0 0.04 10 120厚100#混凝土 0.12 0 1.55 0 837 14.94 0.08 R=1/a+ /11 素土夯实 0 0 0 0 0 10.35 0 规范3.0.6条12 n 18 0 0.06 13 总热阻R 3.1526 规范3.0.6条14 围护结构高温侧气温Tg 30.1 D=RiDi15 围护结构低温侧气温Td 0 按照D选择16 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 26.5 规范4.4.7条17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9.512918 热阻修正系数b 119 最小热阻Rmin 0.36 20 传热系数Kw 0.3172 21 围护结构面积A 550.34 22 两侧温差修正系数a 0.2 23 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30.1 24 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0 25 地坪热流量 1 1192.7 B。地坪热流量的计算表序号 项目名称 厚度 重度 导热系数 换热系数 比热 蓄热系数 热阻 计算值 备注1 w 0 0 0 23 0 0 0.043 2 1厚钢板 0.001 7800 58.15 461 120.95 2E-05 3 100厚泡沫塑料 0.1 18 0.047 1172 0.23 2.128 4 1厚钢板 0.001 7800 58.15 461 120.95 0 5 n 18 0.0566 总热阻R 2.2267 R=1/a+ /7 围护结构高温侧气温Tg 30.1 规范3.0.6条8 围护结构低温侧气温Td 0 9 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 26.5 规范3.0.6条10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 0.489 D=RiDi11 热阻修正系数b 1.2 按照D选择12 最小热阻Rmin 0.432 规范4.4.7条13 传热系数Kw 0.44914 围护结构面积A 4.3215 温差修正系数a 1.1 16 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 30.1 17 围护结构内侧计算温度 0 18 门的热流量 1 64.223 B.门的热流量计算表绘图1 .绘图依据严格按照采暖通风绘图规范进行绘图。同时参考国家制图标准规定。2.图纸要求a.数量 :1 号图纸 5 张,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平剖面图,2 张库房的平剖面图,大样图。b.深度:制冷系统原理图要有机房系统,库房系统,调节站系统,水系统,系统的坡度,变径符号等。还要絵出自动控制及保护系统,新风系统,图标,设备及配件表,图例等。3 对图纸的具体要求1.制冷系统原理图用计算机绘制。线条粗细分明,设备线用细实线其它管子用不同的粗细线。要考虑到线条的综合布局,其图例参考冷藏库设计 ,设备的画法要形象化,而且前后不可以有矛盾。2. 机房平剖面图画出主要的建筑轴线,水系统管线,自动化控制元件,新风系统在机房的部分,还要标注明个设备的定位尺寸,也要画出机房的轴流风机。同时标注各房间的房间号。建议:平面图用 1100 的比例,剖面图用 150 的比例。3. 库房平剖面图画出建筑的平剖面图,指北针,地坪标高,库房的送风设备及管道,送风口,保温蝶阀,通向各个冷风机的液体管等。4.大样图制冷系统自行设计的构件,要符合机械制图的要求。在 1 号图上至少画 3 个大样图。可以是轴流风机的安装,空气分离器的安装,调节站的大样等。包括大样的每一条角钢,螺帽等均要求画出。冷藏库制冷工艺安装总说明本说明书是设计文件之一,是制冷工艺对安装工程提出的要求。安装工程除按照施工图施工外,本说明书与施工图具有同样效力。1 氨压缩机1.1 各种氨压缩机的具体安装要求(包括试车及验收要求 ),应该符合现行的关于机械设备安装及验收的国家标准规范,而且应该符合相应产品样本的技术要求。1.2 氨压缩机的基础在捣灌前,必须以基础施工图与实物核对螺孔位置及螺栓长度,初次浇灌的基础高度,比设备的地盘安装标高要求低 20 到 40 毫米,而且要使其表面粗糙,以便使灌浆时可以牢固结合。2 氨压缩机辅助设备2.1 所有辅助设备,压力容器(如冷凝器,油氨分离器,贮液桶,放空气器等)安装前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如无合格证件或者经运输后发现损伤时,应该进行牢固性和气密性试验,试压条件按照一机部氨压力容器的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2.2 设备安装前必须清除铁锈污物,灰尘;容器内应该以 6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的压缩空气进行单体吹污,直到排净。2.3 设备的基础在捣灌前必须按照实物核对螺孔的预留地位。2.4 设备的安装,除了图纸注明的要求外,一般均要求平直,牢固,准确,接管线正确。氨油分离器等宜震动的地脚螺栓,应该采用双螺帽或者增加弹簧垫圈。2.5 低温容器安装时候应该增设垫木,尽量减少冷桥;垫木应该预先在沥青中煮过,以防腐。3 库房冷却设备(冷风机)3.1 冷风机安装前应该检查工厂产品合格证,如果没有产品合格证,应该进行 6/ 2 表压的气压试验,而且要进行吹污。3.2 冷风机水盘安装时,要注意水盘与排水口的焊接,绝对 不可以渗漏。3.3 排水管口施工时,应严格防止冲霜水和地面水沿下水道渗入地面绝热层。希望施工过程与土建单位密切配合。3.4 冷风机安装必须平直,不得歪斜。3.5 冷风机安装完毕,应该开动机器检查其是否有不正常的震动和风叶擦壳等现象。3.6 开动冲霜水阀,检查配水是否均匀布满,冷风机壳体及挡板有无漏水和漏风现象。并且作全面调整。4 测量仪表4.1 所有测量仪表及元件必须采用氨专用产品;安装前安有关产品样本或者技术文件校核其准确性。4.2 所有仪表均应该安装在照明良好,便于观察,不防碍操作检修的位置;安装在室外的仪表,应该增加保护罩,以防日晒雨淋。5 阀门安装5.1 氨系统用各种阀门(如截止阀,节流阀,止回阀,安全阀,浮球阀,电磁阀,电动阀等)均需用氨专用阀门。5.2 安装前除制作厂铅封的安全阀外,必须将阀门逐个拆卸,清除油污,铁锈。5.3 截止阀,止回阀,电磁阀,电动阀等有阀线的阀门,应该研磨密封线;有垫料的阀门,须检查垫料是否密封良好(必要时须加以更换) 。5.4 阀门清洗后,应该将阀门启闭 4 到 5 次,然后注入煤油,经过 2 小时煤油渗漏方为合格。5.5 浮球阀,电动阀,电磁阀及浮球式液面指示装置等,在安装前单个试验其灵敏度及其密封性。5.6 各种阀门安装必须注意气流的方向,不可以装反,并必须将阀门安装平直,阀门手柄严禁超下。5.7 安全阀安装前应该检查铅封情况和出场合格证,不得随便拆启。如果其规定压力与设计压力不符合,应该按照专业技术规定将阀进行调整。做出调压记录。经主管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行铅封。高压管道及容器上装设的安全阀,其中开启压力为 18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低压管道及容器上装设的安全阀,其中开启压力为 12.5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6 管道安装6.1 氨系统管道一律采用无缝钢管,安装前必须逐一检查管材质量,并且应该将管道里的沙子,铁屑,油污等物清除干净。6.2 氨系统在安装中不可以有上弯或者下弯现象,以免造成气囊或者液囊现象。6.3 凡从压缩机到冷凝器的高压排气管线,当其穿过或者接近燃烧材料构筑物时,不得使其周围净空小于 100 毫米,否则应该以非燃烧材料隔绝。但是为了防止震动,仍应该留 20 到 30 毫米孔隙。6.4 管线的安装应该严格符合要求,并保持下列的倾斜方向和坡度:管道名称 倾斜方向 倾斜度参数值()压缩机到分油器的水平管 向氨油分离器 0.30.5与室外冷凝器相连的排气管 向冷凝器 0.30.5压缩机吸气管的水平段 向氨液分离器或者低压桶 0.10.3冷凝器到贮液桶的水平管 向高压桶 0.10.5调节站到冷风机的水平管 向冷风机 0.10.3冷风机到调压站的水平管 向冷风机 0.10.36.5 法兰连接a。当管道与设备阀门采用法兰连接时,在法兰凹口内必须放厚度为 2 3 的中压石棉板垫圈。b。螺纹连接的密封处理,可以采用聚四氯已烯密封带或者氧化铝和纯甘油填料。6.6 焊接a。氨系统管道的连接一般采用气焊。管道厚度超过 2.5 毫米时,如果电焊质量过关,可以用电焊,选用焊条要与管才相适应。b。管道 3 通连接时,应该将支管沿氨流向弯成弧形。c。管道的焊缝修补不可以超过 2 次,否则需要割去换管重焊。7 系统的试压试漏7.1 系统试压。a. 氨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该以压缩空气进行试压,高压部分用 18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低中压部分用 12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试压开始 6 小时内,气体的压力降不大于 0.3 千克每平方厘米表压,以后 18 小时内压力不在下降为合格。要防止草率行事,严格遵守试压规定。b。氨泵,低压浮球阀及低压浮球式液面指示仪,由于有些制作厂煤油说明试压条件,可以暂不试压。玻璃管液面指示仪必须用 18 千克每平方厘米的高压玻璃管,系统试压须将玻璃管两端阀门关闭,待压力稳定后在逐步打开两端阀门。c。空气试压工作应用空气压缩机进行。压缩空气进入系统前最好经过贮气罐,以减少水汽进入系统。管道的捡漏可以用涂肥皂水方法进行捡漏。d. 如果发现系统有泄漏现象,必须将系统压力降止大气压力后才可以补焊,不可以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补焊。7.2 系统排污a。氨系统排污,应该以不超过 6 千克每平方厘米压缩空气吹污,直到排除气体不带水蒸气,油污,铁屑等杂物为止。 b. 氨系统试压排污完毕,应该将系统中有阀门的阀芯拆卸清洗。7.3 系统试真空a。氨系统排污后,才可以进行抽真空试验。b. 抽真空时,系统中所有阀门都开启(除通大气阀门外) 。c. 抽真空最好分数次进行,以便使系统内压力平衡。d. 当系统内真空度达到 650 毫米汞柱,真空泵关闭阀门,并且保持 12 小时不升高为合格。7.4 系统氨试漏a. 系统经过试压和抽真空合格后才可以用少量氨试漏。b. 氨试漏应该分段,分间进行,以 2 千克每平方厘米氨气试漏,不得向系统灌入大量氨液。c. 氨试漏可以用化学洗剂肥皂水捡漏。d. 捡漏完毕,发现有渗漏时,必须将系统氨抽净并与大气连通后才可以补漏,严禁在系统含氨情况下补焊。8 设备和管道绝热a. 氨系统管道和设备只有在上述试压试漏合格后,在灌注制冷剂以前进行包扎绝热层。b. 机房内在蒸发压力下工作的设备和管道以及其它低温设备及管道均须绝热。c. 冷库内装置在楼梯间,川堂和回笼间的制冷设备和管道,均包隔热层。 、d.氨泵,自动阀门浮球式液位指示仪以及低温氨液,氨气过滤器的法兰处一律不包括绝热层。e.机房内在冷凝压力下工作的设备和管道,一律不绝热。f. 融霜用热氨管不论在何处,均应该包 75 毫米厚的石棉瓦绝热,外裹玻璃布,而且涂热沥青 2 道。9 管道油漆机房,设备间,冷凝器内的管道按照下列规定涂色:排出管红色 中压管粉红色高压液管浅黄色 放油管浅棕色绝热管涂色:回气管淡兰色 供液管米黄色氨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一般可以涂浅灰色,或者银灰色。10 系统灌氨a. 系统灌氨必须在试压,试漏和绝热工作全部完工后,才准向系统灌氨。严禁在上述工作煤油昨晚之前向系统灌氨。b. 系统灌氨时必须严格遵守灌操作规程进行。c. 系统灌氨时应该分段,分间进行。整个系统不渗漏方可以正式灌氨。11 试运转和验收投产a.系统灌氨后,应该将氨压缩机逐台进行负荷试运转,每台最后一次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每台累计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48 小时。当系统负荷试运转正常后,才可提请验收。b. 制冷工艺全部安装竣工,系统负荷试运转正常后,按最新颁布的机械设备安装及验收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并办理正式验收手续。未经验收前,一律不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投产。c. 冷库试车降温必须缓慢的逐渐降温,使建筑物内的水分可以在降温过程中逐渐向外挥发,务必避免温度大幅度下降,防止结构出现裂缝。每昼夜下降不可以超过 5 度,降至库温为 4 度时,由 4 度到-4 度,每天下降不得超过 1.5 度,每班至少开车一次,到-4 度以下时,每天降温不超过 3 度。主要参考文献:1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012食品工业制冷技术 轻工业出版社3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5冷藏库制冷设计手册 农业出版社6冷藏库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建筑设备安装图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四机部十院编9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颜启森 编10船舶设计使用手册 船舶设计使用手册编写组11制冷技术问答 农业出版社12冷藏库工艺制作安装通用图 上海民用建筑出版社4.库房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4.1 冷风机冷却面积的校核按照冷库设计规范P 38 页 6.2.8 条的规定,冷却设备传热面积应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sskA式中:A s 一一,冷却设备传热面积,m 2; s 一一冷间冷却设备负荷,W ;ks 一一冷却设备的传热系数,W/m 2.oC;对于冷风机,根据冷藏库设计 ,表 8-4-16P259 页,对于下进上出的氨泵强制供液,k s 查表求得。如果冷风机为上进下出,表中的系数乘以 0.9。根据制冷技术问答 (上海水产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编)P 349 页,分析了“上进下出”以及“下进上出”的比较:在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中,来自泵的低压氨液从蒸发器的上部进入,吸收热量蒸发后,从蒸发器下部回气,就叫做氨液的“上进下出”流向。如果从蒸发器的下部进入,吸收热量蒸发后,从蒸发器顶部回气,就叫做氨液的“下进上出”流向。a.“下进上出”流向中的氨液,在管道中自始至终时受迫运动,对于低压循环桶的安装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满足氨泵对进氨液端液柱的要求就可以,“上进下出”流向的氨液,在进入蒸发器以后时靠液体的重力自然下流。所以,低压循环桶的安装高度,必须低于冷库的最底一组蒸发器,才可使蒸发器中的液体自流到低压循环桶。然后,经过氨泵对蒸发器进行在循环。这样,就对机房设备提出了要求,基建费用势必增加。b. “下进上出”流向,当库房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停止供液以后,蒸发器里的液体不可以自行流出,残留的氨液要继续蒸发吸热,使得库温继续下降,这样给准确的控制库温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使库房的温度招待会复杂化。“上进下出”流向,在停止供液以后,蒸发器里的残留液体可以自行流到低压循环桶,不存在残留液体继续吸热的问题。因此,可以比较准确的控制库温,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自动化设备也可以简化。c. “下进上出”流向在进行热氨冲霜时,必须先行排液,操作费时,麻烦;“上进下出”流向省略排液过程,一旦停止供液,即可以立刻开始融霜操作,省时省力。但是,必须设置较“下进上出”流向更大容积的低压贮液桶,以容纳氨泵停止运转后从蒸发器回流的全部制冷剂液体。 d. “上进下出”流向比“下进上出”流向更容易把蒸发器内的润滑油冲刷出来,减轻润滑油对蒸发管内表面的污染程度,降低了管壁传热阻。e. “下进上出”流向的氨液,始终时压力输送,就是在并联支路较多的情况下,也容易作到均匀配液。 “上进下出”流向则不然,特别是并联支路总断面面积大大超过供液管道的面积时,不太容易作到均匀配液,有时要在各支路上装上控制阀门进行调整。f.在蒸发管排数多,纵向高度大的情况, “下进上出”流向会使蒸发管组下部排管承受较大的静液压力,这样就造成蒸发压力的升高;而“上进下出”流向的蒸发排管,其各处所承受的压力大致相等。因此,蒸发压力上下一致。g “上进下出”流向的制冷剂充液量比“下进上出”流向要少的多。 “上进下出”流向的制冷剂充液量为蒸发排管容积的 25-30%。 “下进上出” 充液量为蒸发排管容积的 60%左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上进下出”流向较“下进上出”流向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均匀配液的困难,以及对低压循环桶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等因素,防碍了对它的推广使用。因此,在目前我国的冷库系统中,基本都是采用“下进上出”流向。根据冷藏库设计P 259 页表 8-4-16 推荐的通过冷风机中气流速度,V=35 m/s ,必须校核通过冷却设备的风速。 正 面 视 图 侧 面 视 图迎风面积:A 1B 1一般为翅片管,12X 排计算空气通道面积A 1B 1nA 投影通过冷风机风速:V=L/3600S, m/s。s 一一冷间温度与冷却设备蒸发面积的计算温度差, 0C。按照冷库设计规范6.2.11 条第二款的规定,空气冷却器的计算温度差,应该取对数平均温度差,可以取 710 0C。冷却物冷藏间也可以采用更大的温度差。注意:冷风机面积富裕率10。参考热浸锌冷风机样本,B1=0.906 m A1=1.747 m A 投影 0.0285m 2/mS=(A1B1 一 nA 投影 ) L=24000 m3/hsmV /7.685.074.1.906.3/240 风速不在到米范围之内,故重新选择冷风机。101 室及 102 室:选择 LFL 一 300 型冷风机。蒸发面积: 300.5 制冷量:42840Kcal/h 轴流风机型号:LFF 一 7;每台风量:13000m 3/h总风量:26000m 3/h;全压:450Pa;台数:2 台;配套电机: YLZ 一型;每台功率:3.0KW; 总功率:6.0KW;冲霜水量: 10t/h;重量:1.8主要尺寸:A 12920 A3200 B1250 B1925 H2180 H11403 38 57378710。201 室及 301 室:选择 LFL 一 500 型冷风机。蒸发面积: 501 制冷量:71400Kcal/h 轴流风机型号:LFF 一 7;每台风量:13000m 3/h总风量:39000m 3/h;全压:450Pa;台数:3 台;配套电机: YLZ 一型;每台功率:3.0KW; 总功率:9.0KW;冲霜水量: 18t/h;重量:1.8主要尺寸:A 13760 B1956 H2350 5776378710。该产品的特点:变片组合阻力小,冲霜次数少,专业大学专研究,冷却效率高,风机专用防爆好,大量节省能耗。通过冷风机的风速校核:对于 LFL 一 300 型冷风机: 净 A 1B 1nA 投影 =2.92x0.956-12x0.0286x2.92=1.79 m2V=L/3600 净 =26000/3600x1.789=4 m/s速度在到米的范围内,冷风机选择合适。对于 LFL 一 300 型冷风机: 净 A 1B 1nA 投影 =3.76x0.956-12x0.0286x3.76=2.3 m2V=L/3600 净 =39000/3600x2.3=4.71 m/s速度在到米的范围内,冷风机选择合适。冷风机面积的校核: sskAKs 查冷藏库设计 260 表 8 一 4 一 16 得到,K s13.5千卡/m 2.h.oC根据冷库设计规范 ,取 oC.m 26.085.13241010 sskA 富裕率:(300.5-260.6)/300.51315所选择风机合适。m 24.785.13246010102 sskA富裕率:(300.5-272.42)/300.59.315所选择风机合适。m 246875.13240201201 ssk富裕率:(501-468)/5011315所选择风机合适。m 24508.13246301301 sskA富裕率:(501-450)/5011015所选择风机合适。4.2 冷风机风量的校核按照黑龙江商学院编写的制冷工艺设计P 141指出,对于冷却物冷藏间,Kcal/h 的冷量,应该配备 0.70.9m 3/h 的风量。只有尽量接近时,库房动力温度场,速度场才会均匀。取Kcal/h 的冷量应该配备的冷风指标为 Q0=0.8 m3/h,对于 101 室:260518.4/684.2./36010 QQs风量满足要求。对于 102 室: 37./035./0102s风量满足要求。对于 201 室: 90462./86.2.4/360201 QQs风量满足要求。对于 301 室: 35./03.5./0301s4.3冷风机的压力校核对于高温库的冷风机,按照冷库设计规范P 39页 6.2.13 条及 6.2.15 条的规定,应该采用均匀送风道。在选择空气布置形式时,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 送风系统应该采用均匀送风系统,空气分布器以采用圆锥型喷口较为简单实用。2.送风管道应该布置在库房中央走道的正上方,其好处是:(1)使风管二侧送风射程基本相当,可以简化喷嘴设计;()新鲜水果进库带进来的水气,遇到风管被冷却可能凝结下滴,中央走道上不会存放货物,即使有水也不会滴到货物上。()可以利用中央走道作为回风道。3.送风喷嘴应该均匀分布,但是应该避开柱子。4.冷风机应该布置在靠近库门的一侧,便于操作管理与维修,又可节省制冷系统供液与回气管道,融霜水的给排水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风机动力系统的管线。安装喷嘴的水平送风主管,可以视为喷口的集管,把集管看成为一个各断面上静压分布基本相当的静压箱。根据这样的要求来选择送风主管的截面积,即:使喷嘴出风口的流速大于空气在总风管流速,使所有出风口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总风管进口的截面积,1. 总风管进口截面上的空气流速不高于/s,总风管末端截面上的空气流速不高于 2/s,用逐段降低流速法,降低动压,以弥补总风管的沿程摩擦阻力的损失而消耗的静压,使整个风管静压分布基本相等。2. 风管应该采用矩形截面,沿长度方向的高度不变,宜采用统一尺寸,只改变宽度尺寸,这样不论加工,制作和安装都比较方便。3. 一台以上轴流风机的连接风管与总管的汇合处,每台轴流风机的出风接管上要安装起止逆作用的活动叶片,防治一台风机损坏时形成气流的短路循环。任何一台风机都应该有独立的继电保护,能够随时监督其运行状况是否正常。4. 计算送风系统阻力损失时,空气冷却器的阻力损失按照无霜时的阻力损失加一倍进行计算,以保证空气冷却器结霜后阻力加大的需要。同时,在管理上应该及时冲霜。5. 出口应该采用圆锥型喷口,对于库房为无梁楼盖结构时,喷嘴轴心与水平面呈 17oC 的仰角。6. 喷口各部位的尺寸,喷嘴射程及阻力损失可以参考冷藏库制冷工艺安装通用图P 76的标注。根据以上原则,取 首 6 m/s V 末 1.8m/s则 首 /3600 首 26000/360061.2m 2对于 101,102 室选择炮型风口,管径为 3000400mm,见底层平面布置图,风口总数为 30 个,采用双侧送风系统。 首 /3600 首 26000/360001.266m/s校核结果冷风机合适。采用双侧送风系统, 末 2/226000/301733.3m 3/h 末 末 /V 末 36001733.3/36001.80.267m 2B 末 末 /0.267/0.40.667圆整成为标准型号:400630mm底层平面布置图如下: 底 层 风 管 、 风 口 布 置 平 面 图30X4630X430X4X6304对于 301,201 室风口总数为 38 个,也选择炮型风口。 首 /3600 首 39000/360061.8m 2选择 4500400 的方型风管。 首 /3600 首 39000/360001.866m/s校核结果冷风机合适。采用双侧送风系统, 末 2/239000/382052m 3/h 末 末 /V 末 36002050/36001.80.31674m 2B 末 末 /0.31674/0.40.79圆整成为标准型号:400800mm。二三层风口,风道布置图如下:40X580X4二 三 层 风 管 、 风 口 布 置 平 面 图2).设计静压箱对于 101,102 室,接管详图及静压箱的设计如下图: 冷 风 机 冷 风 机 冷 风 机软 接 头 软 接 头静 压 箱静 压 箱对于 201,301 室设计的静压箱如下图所示:静 压 箱静 压 箱 冷 风 机冷 风 机 软 接 头 冷 风 机 软 接 头软 接 头冷 风 机 1203).风口风口选择炮口型。关于炮口型的规格,参见冷库工艺制作安装通用图 (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编)P 76 页。对于 101,102 库房,选择 4 号 A150B300 风口。喷口风量:888 3/;射程:9 到 15 米;流速:14/ ;过喷嘴的空气阻力:13.7 2。对于 201,301 库房,选择 5 号 A175B350 风口。喷口风量:1035 3/;射程:10.5 到 17.5 米;流速:13/;过喷嘴的空气阻力:10.1 2。)冷风系统的宗阻力系统的简化图如下: 冷 风 机静 压 箱 风 管A:通过翅片管的阻力 P根据冷藏库设计手册P 316 页图12,查得无霜的情况,增加 1.5 倍来计算。 (取排管) ,对于 LFL300 型冷风机 ,V=4/,查得 P100.8 2。P1=1.5x8x0.8=9.6 2。对于 LFL500 型冷风机,V=4.71 /,查得 P101.0 2。P1=1.5x8x1=12 2。B.冷风机到静压箱的阻力 P2当有方型的风管时候,折合成为流量当量直径。D 2/(+)。沿程阻力: LkRpm式中:摩擦阻力温度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全套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6822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