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质量分析一、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今年的中考命题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襄樊市2011年中考考试说明(化学)为依据。坚持五个有利:一是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四是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五是有利于初中课堂教学进一步改革。二、试卷结构理科综合试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卷,全卷共8页,卷面分值为12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学40分,生物20分。全卷分为选择题(客观题)和非选择题(主观题)两部分。化学试题有4道大题22道小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有10小题(716题),填空题有8小题(4450题),实验探究题3个小题(5153题),计算题2个小题(5455题),预设难度为0.600.65,其试题易、中、难题的比为631。卷面分值40分,涉及考点多,覆盖了初中化学第一至第十二单元的大多数内容,考查内容重点突出,题量适中,取舍合理。试题内容、分值分布、水平层次符合襄樊市2011年中考考试说明(化学)的要求。全市今年共有42501名学生报名参加中考,比去年减少9548人。今年中考评卷仍采用网上评卷,选择题(客观题)采用微机扫描读卡,非选择题(主观题)在全襄阳市选调思想素质过强,业务能力强的初中化学教研员和教师网上评卷。三、试题评价总观今年中考化学试题,与往年相比,保持了连续性、突出了基础性、体现了时代性、增强了探究性、注重了发展性,结合襄阳市实际,也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今年中考化学学科考查的指导原则是:突出基础、注重探究、联系实际、发展潜能。1、试卷结构与题型相对稳定,保持连续性纵观今年的试题,从题型看,仍然保持了去年的四大题型,小题数也基本没变(去年是23个小题,今年是22个);从分值分布看,与去年没有变化;从版面看,基本没变,阅读量也与去年相当;为了有利于今后化学的教学和课堂改革,保持了试题的相对稳定。2、紧扣课标和教材,突出基础性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既要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又要结合初、高中衔接的实际,试题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察,选题范围以教科书为蓝本,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重视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注意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学科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运用的考查。严格控制了试卷的难度,确保试题活而不难,体现选拔性。全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要求命制,无超标试题,试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课程目标考察全面,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且还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大,突显了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并且初中化学各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有所体现,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也比较合理,无偏题、怪题,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很多试题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如:7、11、14、15、51、52、54题等。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今年中考化学试题素材选取更加注重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融合STS教育理念,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深入挖掘符合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试题背景,寻找切入点,从多角度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让同学在答题中体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等基本理念。试题中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例如:第13题,联系实际,关注健康;第9题涉及到淡水资源、垃圾处理、农药化肥使用;第10题、第45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第49题印刷铜制电路版;54题的农业选种等,都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联系社会”也是此次中考命题的鲜明特点,强化了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4、注重考查学生科学素养,增强探究性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也可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年化学试题重视了基本操作、实验过程及实验探究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如50题)、物质的除杂(如16题)及物质的鉴别(如48题)等,力求区分“做实验”和“讲实验”的差距,促进学校开展好正常的学生实验;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理念。探究题(53题)做为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的能力考查题,备受广大师生关注,该题今年难度有所增加,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本题虽只有4分,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体现出了试题的层次性和选拔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开放性的答题,给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空间,应该说是难得的一道好题。5、体现初高中衔接,注重发展性今年化学试题注重了学生学习潜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后续学习中的发展性,例如:在初高中衔接方面有充分体现,这对于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会大有裨益的。一是题型上,增加了推断题、图象题、除杂题,在题型设置上与高中衔接,如:16题、50题、55题等;二是内容上,增加了初、高中联系紧密、学科基础性强的知识考察,如:增加了酸碱盐内容的权重,减少了往年死记硬背知识的考察;把高中知识做为信息给予题出现在试卷中,如:49题、50题、53题等;三是能力要求上,试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试题更具选拔性,在能力上也更靠近高中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将有利于学生升入高中后对化学的学习。今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在广大师生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但是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有待今后命题中加以改进。例如:中考化学题版面有限,实验探究题不能展开去考察,知识覆盖面相对有限;根据统计,襄阳市中考化学分数在全国是最低的,在考察学生化学“双基”和各种能力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局限,试题体现新课改的方向还不够充分,等等。作为中考试题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评价教育教学的试金石、减轻课业负担的导向舵、把握课标教材的方向标、推进课程改革的助力剂、实施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四、学生答题情况1、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下图列出了10道选择题的得分率)2、主观题答题情况统计(表2列出了主观题的答题情况统计)表2 题 目满分人数高分率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44-46题1573261.75%5.361.960.7747-48题1486740.12%2.461.560.6149-50题724518.54%2.471.840.4951-52题2004850.49%3.171.080.7953题21105.31%2.091.260.5254-55题682940.04%3.382.250.563、学生卷面答题情况汇总分析44题考察化学用语知识。第一空有的学生错填“2H、H2、H+、2H2、2H+”;还有的学生写成“2N、N2”等;第二空填写的错误主要是:把数字写在氧元素符号的上面:有的书写不规范;把2-写成-2; 随意在离子前加数字等。45题本要求写序号,但是有的学生写成名称或是写成化学式,还有的学生把序号和化学式同时写出来,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46题考察氧气的助燃性质和MnO2的催化作用,各占一分,答题也不理想,学生答案五花八门。第一空填写“点燃、燃烧、巨烈燃烧、继续燃烧、支持燃烧、燃烧更旺、被点燃、火星变大、木条自燃、木条烧红、烧着”等答案的都有。有的燃烧的燃字写错,还有的填写成了现象:“猛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有红光、火星四射(四溅)、生成白烟、黑色固体、出现火花”等;第二空填写成“催化剂、加快、助燃”等答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把催字写成“摧、崔”等而丢分。也有一部分学生写成“加速变化、提高反应速度、加快反应、加速产生氧气、加速氯酸钾分解、触媒、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等,不能用化学语言来准确表达。47题考察有关溶液的相关知识,在一定条件下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学生不规范的答案主要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发溶液、冷却、冷凝、加热蒸发、升温蒸发、升温加KNO3、加热(升温)、加饱和的(加足量的)KNO3溶液“等。48题第一空实际考察CO2的检验,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错误主要是:化学式本身就写错了;还有就是配平和箭号错误。第二空要求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学生表述不准确:“红色金属、黑变红,生成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铜变成红色、红色(氧化铜)变成黑色、黑色物质变成紫色铜、氧化铜变色、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有气泡产生、有红色金属析出、黑色氧化铜变红色氧化铜”等等。第三空是对灭火原理的考察,学生的答案有:“隔绝氧气,使之降温到着火点以下、降温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把着火点写成可燃点”等。49题是体现初高中知识衔接的信息给予题,有一定难度。第一空严格说是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生存在的错误答案:把X的化学式写成3FeCl2、FeCl、FeCl3较多。第二空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填写成Fe和Cu或是Fe;Cu和FeCl2;CuCl2;FeCl2;CuCl2、FeCl2、FeCl3等几种答案。由于本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错误率也比较高。50题涉及物质多达九种以上,覆盖面大,信息量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推断题。第一空学生的主要错误是:A的化学式判断错误或是书写不规范,写CuO的较多,还有写FeO2、FeO、H2O2等等;第二空反应类型写什么的都有;第三空的常见错误是:把方程式写成Ca(OH)2+CO2=CaCO3+H2O;CuCl2 + 2NaOH=Cu(OH)2+2NaCl;CuCl2 + FeSO4=CuSO4+FeCl2;2Fe+3CuCl2=2FeCl3+3Cu;Fe+2HCl= FeCl2+H2等。51题两空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一是专用名词,书写错误,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学生对仪器的使用掌握得还不够好,“取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部分学生填“长颈漏斗、滴加管、滴头管、吸管、胶管滴头、橡胶滴管、橡头滴管、塑头滴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体积的仪器”,有的学生填“烧杯、试管、天平、刻度管、量瓶、带刻度的玻璃杯(烧杯)、测量筒”等。52题第一空一些学生填成了水,反映学生对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掌握得不够好;第二空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把玻璃棒的作用写成“引入、导入、引导、引水、转移、防止液体洒落、过滤”等,有的学生答非所问,将作用答成“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散热、使浓硫酸和水更好的混合或融合;有的学生答成“引导液体顺着玻璃棒流入烧杯(长颈漏斗、瓶内)”。53题第一空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把CaCO3写成CuCO3、CACO3、CaCo3、CacO3等;第二空很多学生只写对了一种溶质,只写了HCl或CaCl2;有的学生写对一种而另一种错误,如:“HCl、Ca(OH)2”、“ CaCl2、Ca(OH)2”等;有的写出了三种溶质,如:“HCl、CaCl2、KCO3”、“ HCl、CaCl2、KCl”等;第三空有的学生写成:“通HCl气体、加固体、加(稀)酸”;有的写成“加熟石灰、加硝酸银溶液”;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少数把关键字写错,如:硫酸写成流酸;石蕊写成石芯;酚酞写成粉太(氛太)等。第四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入试剂与产生的现象不对应,如:第三空填加盐酸,本空填产生白色沉淀;把结论写成现象,如:第三空填加盐酸,本空填产生二氧化碳;有的学生写成“有气气生成、淀淀生成“等。54题相对得分率比较高,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答对,个别学生在答题时,带上了单位。55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满分4分,相对出错的地方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情况:设未知数X、Y时带上了单位(g或克),分不清溶液、溶质质量;在题目中图像中给出的信息(氢气的质量为0.4g)未做单独陈述,在下面的计算中直接应用;化学方程式错误,硫酸写成盐酸或直接写成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列出相对分子质量及已知未知量时不按习惯写,将未知量写在上方;缺少必要的步骤,例如:比例式和交叉乘除;在计算时相对分子质量出错。锌用64,硫酸锌相对分子质量算错;在计算出锌的质量后不知道溶质是谁而求错对象,如:计算硫酸;简单计算错误(或称笔误);计算生成溶液质量时未将3g铜排除,错用16g进行计算;用质量守恒算溶液质量时未减去生成气体质量;在书写中方程式的化学式不规范,气体符号缺失,方程式配平错误但不影响计算,在书写中忘记带单位,笔误将加减写错,没有按要求写出答;多余的计算出硫酸的质量或算出锌的质量分数。五、教学建议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尽量使学生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中完成化学知识学习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恰当制订教学标高,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施教,因材施教,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新理念。新课程提倡的小组讨论、开放探究、交流合作等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处理信息、独立表达信息的能力的良好方式,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大胆尝试,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2、强化主干知识,注重“双基”,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基中考试题虽然逐步实现以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三维立意的转变,中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双基知识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判断、推理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没有扎实的“双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不可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尽可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因为无论是知识的应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所有能力的考查以及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都必须借助于化学知识这个载体,所以掌握本学科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启蒙阶段,对于化学学习工具的化学用语尤为显得突出,应该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今年的中考试题,考虑到卷面分值和版面的限制,突出了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察,从中考试卷分析中不难看出,基础知识的教学仍是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进度,不要盲目赶进度;在第一轮教学中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单元过关等来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培养学生能力着眼,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化学基本计算也是初中阶段重点落实的内容,虽然现在的中考在化学计算上有些弱化,但它对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后续学习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素养,一些基本概念、理论要让学生理解,会进行基本的运用,为学生学力的提升发展和升入高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3、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积极研究和探索,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喜欢化学、赞赏化学的个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化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4、加强规范化教学,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科学规范是科学交流的基础。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规范书写;答题中用学科规范的语言准确简练地描述化学过程、现象、结论;计算题中必要的文字叙述、物理量、单位、书写格式和步骤等等是多年来教学的薄弱环节,今年中考试卷中由于化学用语不规范或解题格式不规范,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等丢分的同学很多。所以平时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化教学;其次,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用语、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只有养成了规范的答题习惯,才能减少过失性失分;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语言到板书,都要给学生做出榜样,不能“乱说”、“乱写”,一定要严格规范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还包括一些物质名称、仪器名称的书写;第四、历年来中考试题涉及到规范要求的内容也较多,如:化学用语、专用名词的书写、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必要步骤、还有实施网络评卷后学生答题的位置等,都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化学规范化的要求和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11年襄阳市化学中考双向细目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知识点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知识点在试题中的呈现(题号)学习目标分值 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知道认识理解初步学习初步学会体验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综合反应与探究10-1 10-2 11-1534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操作1-351、52(2)3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氮气的用途2-145(1)1氧气的性质2-246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2-3461水与常见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化9-1471溶液的简单计算9-3542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材料8-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8-249、50(3)2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CO和CO2的性质6-3482二氧化碳的制取6-2氧化钙性质10-250(1)1氢氧化钙的用途10-245(2)1稀释浓硫酸10-152(1)1除杂质10-2161碳酸氢钠的用途11-145(3)1化肥11-2有机物12-3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碳单质及其性质6-1151物质的分类(氧化物)2-1 3-181微粒构成物质分子、原子性质 3-2 3-3111粒子结构示意图4-1141用化学符号表示粒子4-2442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合价4-4131化学式及其计算4-4121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1-171认识几种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11-150(2)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应用5-149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3554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灭火的原理7-1481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2-3101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空气的污染2-1爱护水资源3-49140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质量分析今年生物中考命题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生物中考总分为20分,考察内容为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四本教材。中考命题时严格按照以上四本教材在中考中占的比重分别为7:6:2:5进行命题,试题难度比例大致为容易题:中档题:难题=7:2:1。命题时着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有所涉及。命题力求做到“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毕业考察、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一、考试成绩分析1、生物单科总分分析(以下分析数据采用全市参考人数为39707人进行分析)总分20分的学生人数全市为120人。满分人数相对以往几年较少,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个别难题的综合度、难度比前几年中考难题的难度还要大;另一方面是今年阅卷时严格按照中考评分标准进行给分。这就对以后的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总分大于或等于16分的人数全市为10487人,优秀率为26.4%,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总分大于或等于12分的人数全市为22063人,及格率为55.6%,一半以上的学生达到或超过及格线。大部分学生达到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的要求。总分低于4分的人数全市为2283人,低分率为5.7%,相对来说,低分的人数较少。从总分的角度看,今年中考生物成绩还是较好的。2、客观题得分分析客观题共6道,每题1分,共6分。今年客观题的难度比2009年、2010年中考客观题的难度要大一些。全市客观题得分的平均分为3.85分,得分率为64.2%,相对以往较低。3、主观题得分分析第56题为人体生理知识考题,分值为6分,全市此题得分的平均分为3.34分,得分率为55.7%,得分率与预期较一致。第57题为遗传知识考题,分值为3分,全市此题得分的平均分为2.12分,得分率为70.8%,得分率相对预期较高一些。第58题为植物部分知识考题,分值为5分,全市此题得分的平均分为2.42分,得分率为48.3%,得分率与预期较一致。二、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按中考试卷题号进行分析)第17题这道题考察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成像规律的掌握,考查初中阶段各校生物实验开设情况。正确答案为C,做对的学生人数为23759人,此题得分率为59.82%,错选A的学生人数为11986人。反映出显微镜操作实验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第18题这道题考察植物繁殖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者的区别,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常见植物如:葡萄、玉米、桃等的繁殖方式的了解。在选项的设置上降低了难度,出现了关键字眼如:“扦插、嫁接、种子”等,为学生解题提供了较好的依据。正确答案为B,做对的学生人数为33678人,此题得分率为84.80%,反映出平时的教学在这个知识点上做的较到位。第19题考察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这道题的考查增强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这道题是对新课程“情感教育”方面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正确答案为D,做对的学生人数为25486人,此题得分率为64.15%,相比命题时的设想有一定的差距。第20题考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通道,同时间接考查有机物运输的通道,学生容易将导管和筛管的功能混淆,难度相对较大。同时,C选项“气孔”为水分散失的结构,D选项“根毛细胞”为水分吸收的部位,这样的选项设置都增大了难度。正确答案为A,做对的学生人数为31726人,此题得分率为79.88%,错选B选项“筛管”的较多,有5279人。第21题考察学生“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与生活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有很多,B选项错在鸟类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只有肺,气囊只能暂时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正确答案为B,做对的学生人数为13537人,此题得分率为34.08%,错选C选项的较多,有22476人。此题命题时设置为中档题。第22题考察“食物的消化”。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的产物为麦芽糖,在小肠中最终彻底消化为葡萄糖。题干中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的提示,所以应该选C选项“肠液”。 做对的学生人数为24550人,此题得分率为61.82%,错选A、B、D选项的都较多。反映出在人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教学方面还需要加强。56、(1)这空应该填“毛细血管”,80%以上的学生答对,个别学生答成“动脉、静脉、毛血细管”。 (2)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这是一个基本知识点,70%以上的学生答对。(3)静脉出血应在“远心端”进行包扎。这道题考察受伤出血的急救,很有实际意义。命题时考虑到可能有个别老师认为这道题超纲,所以在这道题后面设置了两个可供选项,(这也是仿照高考的模式。)降低了难度。同时从生物学知识方面考察学生对人体血液循环的了解,将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考察远比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有价值得多。(4)这道题的难度从改卷的情况看是最大的。原因在于这道题既考察了泌尿系统的知识,又考察了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是一道综合题。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关注了肾脏的功能,只是注意到从肾脏流出来的血液中“尿素”减少了,而没有意识到肾脏作为一个体器官,体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成分中“氧气”也减少。学生丢分主要原因是没有答全。由于教材上对“营养物质在动脉血和静脉血中的变化”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所以在设置答案时也没有考虑“营养物质”的问题。在命题时这道题设置为难题。反思这道题,如果这道题设置为两个空,估计答对的学生将会增多。(5)这道题考察糖尿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为注射“胰岛素”。这道题既考察了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功能,又引起学生对糖尿病人的关注。符合新课标情感教育的理念。答错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主要是“胰岛素”写成了错别字,常见的错误为“胰导素、胰鸟素、夷岛素、遗导素”。(6)这道题考察“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考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同时,学生只需要举一例,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个人觉得这道题出的较好。在命题时这道题设置为中档题。从改卷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答“肺泡”,少数学生答“小肠绒毛、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的一个。常见错误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题干是要求除毛细血管外再举一例,这个答案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这是描述该结构的特点,而题干是要求举例,也不符合题干要求)。主要是对题干理解不清。57、(1)这道题是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考察,用实际的例子考察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少数学生答成“遗传”,个别学生“变异”两个字写错。(2)对7号个体基因组成的分析是中考说明上的重点要求,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了这方面的教学,答题情况较好。少数学生答成“AA”、 “Aa”、 “Aa或aa”。(3)对11号个体患病的预测也是遗传学方面的要求,同时又跟高中的知识有衔接,从出题的意图方面分析是很好的。从改卷的情况看,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也较到位。少数学生答成“25%”、 “33.3%”、 “75%”、 “100%”。58、(1)这道题考察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