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二期中理科试卷(1-8课).doc_第1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二期中理科试卷(1-8课).doc_第2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二期中理科试卷(1-8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命题:江苏省滨海中学 王信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形谢神灭理生万物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 B. C. D.2下列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C具体科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B. C. D.5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6“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这一批判的启示是(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物质决定意识A B C D7 “水是万物之源”;“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演化而来”。共同之处是( )A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 B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C认为世界是物质世界 D承认了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8“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共同之处是肯定(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C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9荀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这说明(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事物运动是捉摸不定的 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10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1“一切存在物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这说明(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A B C D12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 动和静都是相对的 静也是动A B C D13关于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1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1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主要说明( )A意识未必都是由物质决定的 B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C事物发展总的方向是曲折的 D意识会指导人们误入歧途16下列观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 )因地制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刻舟求剑 虚报浮夸A. B. C. D. 17习近平曾说,远程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必须符合实践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18 “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真理是不客观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的正确性也可以由主观决定 D意识是主观形成的19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合理之处是( )A意识都是正确的 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20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自觉选择性 C客观物质性D社会历史性2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凡事都要亲自去做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不参加调查,错误是难免的 D.认识受主观条件的限制22“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 )A.正确,看到了量的重要性 B.正确,看到了谎言的价值C.错误,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错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3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在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辩证法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24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人可以创造事物的联系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2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是( )邯郸学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唇亡齿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B.C.D.26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依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电视摄像机的引导,经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这一成功得益于( )认识和利用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相符合 哲学的基础性、科学性指导A B C D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28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来,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九”的研制。这说明( )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只有质变才能促进发展AB C D29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D事物变化发展是循环往复的30下列对应观点能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B“世异则事异”与 “天不变,道亦不变”C“形存则神存”与“存在即被感知”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气者,理之依也。”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哲学可以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34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 )3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36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37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违背。( )38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39规律是一种联系且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40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离不开整体。三、简答题: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鼓吹“中国威胁论”。请从唯物论、认识论角度说明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差异的依据。(8分)42对于治病,有的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的大夫则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哪种治疗方法符合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0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本部分1题,12分)43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此后,输血医疗手段也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濒临死亡的一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导致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2)上述医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2013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BCBCCCBBBABB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ABCABDCABABACB二、判断题31323334353637383940AABBBABAAA三、简答题41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分)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2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2分)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42答案:(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部分,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功能。(4分)(2)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由各个器官有机联系构成,离开了各个器官,生命就不能存在。如果某个器官有了疾病,就会影响到与之相联的其他器官乃至全身。所以,要准确了解身体的疾病,就必须用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对人体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病根,做到辨证施治,综合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看部分而忽视整体,是不科学的。(6分)四、探究题43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