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一、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后遂无问津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古义:今义:;、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3、 第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4、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一为具言所闻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D、不足为外人道也【训练二】1、第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自然环境:、社会坏境: 、人们生活:2、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3、第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7、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用原文回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 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二、短文两篇练习题(一)陋室铭【训练一】1、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2、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3、 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4、 回答问题。、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5、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 翻译句子。、“何陋之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9、 解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10、解释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惟吾德馨惟:成语:【训练二】1、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2、这段文字从主人的生活环境清幽、及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等四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二)爱莲说【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可爱者甚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后鲜有闻2、有许多同学喜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诩。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据民意调查前三名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那种花?并谈谈理由?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香远益清:益:成语:、陶后鲜有闻:鲜:成语:6、比较下面的两段文字,体会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用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这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是在慨叹,讥讽表达了作者 。、句表达了作者。【二】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的世风的鄙弃。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者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者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作者这句话讥讽了怎样的世态?4、“可爱者甚番”的“番”在文中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并分别用这两个词各写一个成语:、。5、本文描写莲的形象“形”“神”兼备,从 、 、 三个方面准确地表现了它的外部特征,有传神地揭示了它的内在气质。6、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的正直的语句是, 。、短文以莲花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7、下面加横线“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这也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何陋之有8、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出淤泥而不染(颜色)B、亭亭净植(笔直)C、有仙则名(取名)D、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10、 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是;陋室铭统领全篇、点明主旨和作者品德的句子是11、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其用意是11、翻译下列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12、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三、核舟记1、解释下列词句。、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中轩敞者为舱 、神情与苏、黄不属、东坡右手执卷端 、佛印绝类弥勒、矫首昂视 、高可二黍许、计其长曾不盈寸 、诎右臂支船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哪一句?(用原文中一句话回答)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其两膝相比者:比:成语:、珠可历历数也:历历:成语:5、翻译下列句子。、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神情与苏、黄不属。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通计一舟 B、诎右臂支船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左手倚一衡木7、选出跟“则题名其上”中“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不能明其一处B、对联、题名并篆文C、莫名其妙D、不可名状8、下边朗读停顿的正确的一项是()A、为/念珠/各一B、为念珠/各一C、为/念珠各一D、为念珠/各/一9、 核舟的奇妙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体积小。能证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是:四、大道之行也【训练一】1、解释下列词句的意义。、大道之行、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盗窃乱贼而不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4、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从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这一中心思想的?5、作者认为理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训练二】1、解释下面句子。、选贤与能、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内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4、对“货恶其弃于地也是谓大同”一句请用一个八字短语加以概括。5、解释下面句子。、选贤与能、货恶其弃于地6、总领全文的句子是;照应此句的是。五、杜甫诗三首(一)望岳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绝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2、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好在何处?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二)春望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这个字好在哪里。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请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石壕吏1、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这一历史事件当中,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3、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答案一、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一】1、寻找不久(很快)类都、全 都 渡口2、妻子:妻子和儿女;丈夫的配偶(成年男子的合法配偶);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交错相同;交通运输 不要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鲜艳美丽;我味道鲜美 3、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4、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5、A6、C【训练二】1、优美富饶 安定和平 自由快乐 2、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 3、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4、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否定批判。 5、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 6、不愿外界干扰破坏桃花源宁静和谐的生活 7、避秦时乱8、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9、寄托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二、短文两篇练习题(一)陋室铭【训练一】1、以诸葛亮、杨雄自况作比,表明自己也是诸葛亮、杨雄一类的高洁之士,从更高的境界突出“唯吾德馨”。 2、陋室不陋3、德馨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6、D7、有什么简陋的呢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8、唯吾德馨;鸿儒9、弦乐器竹管乐器使劳累出名(著名) 品德高尚10、只;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为马首是瞻【训练二】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交友之道;自娱自乐(二)爱莲说【训练一】1、多 沾染、污染 洗涤 少;听说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正直,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清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人。4、赞成兰花:无论居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淳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它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赞成桂花:以为它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也可)5、更加;精益求精、多多益善 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6、真正的隐逸之士极少;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洁身自好的品行和情操【训练二】1、世人甚爱牡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2、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3、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4、众;鲜;众志成城、鲜为人知5、环境;外形;风度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写作目的7、D 8、D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吾德馨10、以古代明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11、我唯独喜爱莲,是因为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莲花,是花中的君子1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核舟记练习题奇特 零数 木头 数目 是 类似 手卷的右端 像、类似 举 光景、大约 尚、还 同曲,弯曲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能力暗示主人公此刻还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 4、挨着(靠近);鳞次栉比、比肩接踵 清清楚楚;里;历历在目 5、他们互相靠着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摺里 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想类似 6、A 7、B 8、A 9、容量大;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四、大道之行也练习题【训练一】1、治理社会的至高准则 奉养;父母 抚育;子女 兴起 2、选拔有贤德的,荐举有才能的人,人们彼此讲求信用,增进和睦关系 鳏、寡、孤、独和残疾病患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3、天下为公 4、作者从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弱势群体皆有所养和人们对待索取奉献的态度两个方面,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推己及人、人尽其职,多奉献少索取的相互关爱的社会 5、作者认为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首先是贤能的人做领导者,其次是社会成员都讲求诚信,彼此之间建立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训练二】1、 j 同举,选拔 fn 职分、职业 w 憎恶 2、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的是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说叫做“德才兼备”。社会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讲诚信,不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是社会保持和平安定。3、有相似的地方,都反映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很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情形。4、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5、品德高尚;任人唯贤 憎恶;深恶痛绝(疾)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五、杜甫诗三首(一)望月练习题1、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手间装修出租合同范本
- 黑龙江省第三方协议合同
- 游泳机构合作合同协议书
- 粘土配方设备转让协议书
- 肋骨骨折工伤补偿协议书
- 汽车保险拍卖协议书模板
- 生意中介服务费合同范本
- 门面出租电子档合同范本
- 股份回购如何写合同协议
- 泰州学院食堂承包协议书
- GB/T 28055-2011钢质管道带压封堵技术规范
- GB/T 23936-2018工业氟硅酸钠
- GB/T 1874-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 GB 30980-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疏浚物
- GA/T 139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主机安全加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尼可地尔临床应用优势课件
- 超星尔雅《诗经》导读检测题答案
- 地源热泵埋管冬夏季换热平衡计算
- 湖北省职称评审专业目录表(工程系列)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华中师范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