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研课.doc_第1页
黄山奇松教研课.doc_第2页
黄山奇松教研课.doc_第3页
黄山奇松教研课.doc_第4页
黄山奇松教研课.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黄山奇松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生回答)PPT 出示“四绝” 2、在这四绝中,人们对谁更是“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3、今天,我们就去黄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黄山奇松的独特新颖。(二)、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松树的奇。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欣赏点在哪呢?(课件:玉屏楼)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你的?请大家翻开书去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吧 玉屏楼作为最妙的观松处,既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历史名人所称誉的,你能读得再肯定一点吗?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说。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过渡: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去默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出示自学要求:(1、用( )分别标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再从中圈出能体现各自特点的词,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悟。3、带着你的理解读出它的奇特之美。 ) 4、交流“迎客松”(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出示图片)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神奇?(生读)句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a、理解“遒劲”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点击课件:“遒劲”变红)知道它的意思吗?看图观察,你觉得迎客松的枝干怎么样?现在你会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遒劲”了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师:那你有力地读一读 谁再来读师:来,大家一起读,读出它的力量!b、品“饱经风霜”“顶峰傲雪”。师:你还理解这个词吗?(点击课件:“饱经风霜”)谁来读一读!师: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你就站在1700米高的陡崖边,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夏天下暴雨, 冬天, )生:我经历了风吹日晒。生:我经历了狂风与暴雪。(生长在岩石缝中,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狂风猛烈地扑向它,妄想将他连根拔起;滂沱大雨泼向它,企图让它屈服;雷电气势汹汹冲它狂吼,似乎要将它劈成两半;火辣辣的太阳要将它烤焦;厚厚的积雪重重地压在它的身上,恨不得把它压垮;凛冽的寒风要将它冻僵。)由于生长环境的恶劣,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他们的根通常是树干的几倍乃至几十倍,那要长成这样一颗迎客松,得多少年呀?你来猜猜看对,很多年!不过不是十几年,而是1000多年啊!(生一片惊叹声)师:这棵迎客松在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上,历经一千多个寒来暑往,它下无寸土,直接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所以作者说它饱经风霜师:这就是一个词语饱经风霜带给我们的触动,现在你想怎样读这个词 再指名读饱经风霜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说句话吗?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可他却仍然?(引读)读看到“郁郁苍苍”,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这是一棵怎样的迎客松?小结:是呀!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而这顽强的生命力,也正是黄山松的精神所在。能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去读一读吗?(指名读)师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你读出了迎客松的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充满生机。迎客松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险,男生齐读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但仍郁郁苍苍,多么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年啊,女生齐读把你看到的这棵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迎客松展现出来吧,全班齐读师评:听了你们的朗读,不禁让我想起陈毅元帅写下的一首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生: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小结: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这棵迎客松依然那么郁郁苍苍,那么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是多么地-顽强啊!难怪作者称它是-黄山奇松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呢?(比喻、拟人)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热情地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你能读出他的热情好客吗?瞧这姿态,说他是迎客松,可真是名副其实呀!师:如果你是迎客松,你会对游客们说什么欢迎词呢?生:朋友,欢迎您到黄山来!生:我们黄山欢迎您!师:如果加上动作说就更好了,试试吧现在,让我们都来做一回迎客松吧,站起来(停顿),一起伸出手臂,大声地说:“黄山欢迎您!”师:这真有种让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啊,就把这份热情读出来看来,你们和迎客松一样好客! 句三:迎客松姿态如此优美,生命力如此顽强, 真不愧为一大奇松,所以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人们对它的评价怎么样?(很高)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代表”“象征”体会人们对它的评价很高。 你能用“不仅而且”把它的意思也表达出来吗。(指名说) 迎客松不仅成为黄山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谁来夸一夸它(指名读、齐读)迎客松小结:正因为迎客松的独特魅力,曾有诗人作诗赞叹:(出示诗句: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这首诗写出了迎客松的沧桑,写出了迎客松的顽强。还写出了迎松的好客。1、读了这首诗,再看看三句话,你想说些什么呢?(迎客松你真神奇,你真美!)2、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吗?(齐读)5、交流“陪客松”(2)、过渡: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松?(陪客松)。(多媒体出示陪客松图片),对!这就是陪客松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儿?“绿色的巨人”体会它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是啊,陪客松高大挺拔,真像一个正陪同游人观赏黄山风光绿色的巨人。它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6、交流“送客松”(1)、见过了迎客松和陪客松,最后我们去看看送客松(出示送客松图片)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出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送客松姿态独特,a、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而他却是?所以游人把它比作?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b、自然生长的,却长得非常奇妙,非常美丽!就像人工雕琢的一样,这真是一棵-奇松!谁能把这种奇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7、认识了这三大名松,同学们想亲自去黄山看一看吗?这不,机会来了:(1)(PPT出示:争当小导游“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出示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学生准备一分钟,可只介绍一棵松,导语也可自己设计。(PPT设计超链接,学生介绍的同时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8、师小结: 这几位小导游介绍得可真好,下次我们老师去黄山旅游一定带上你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段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段先总写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三大名松,再分别介绍三大名松,这种结构叫总分结构,这三大名松作者都作了详细描写吗?不是,详写了迎客松,其他两个是略写,这叫有详有略。为了把这些松树地姿态更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我们可以把这些写作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三)其他松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送,无松不奇。”请欣赏(课件图片伴二胡曲听松)1、欣赏了这么多松树,你想说什么?(千姿百态)2、课文中又是如何描写的呢?去读读第三自然段吧。3、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松树呢?来根据PPT提示说一说: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4、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5、我觉得,我们在读的时候应放慢速度,这样才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它的神奇秀美给读出来。(齐读)6、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学生跟说: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四)、总结课文1、小结:参观完黄山奇松,你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2、结合板书: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还有千姿百态的其他不出名的松,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秀美)(五)、作业: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兴许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