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要心存敬畏.doc_第1页
教育工作者要心存敬畏.doc_第2页
教育工作者要心存敬畏.doc_第3页
教育工作者要心存敬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工作者要心存敬畏教育工作者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育人思想不阳光、行为不规范,必将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构成不良影响。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敬畏之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教育工作者要敬畏责任。责任与生俱来,伴随着一个生命的始终。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时刻都承担着对工作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工作实质上就是在履行一种契约,责任感就是对契约的遵守和敬畏。对一个负责任的人来说,人的每一天都在“赶考”,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一道道试题。如果不会答不得分,如果被试题的难度吓倒放弃答不得分,如果会答却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出来也不得分,如果认为试题太简单而不认真答会丢分,如果认为考好考坏无所谓而敷衍答不会得高分。不管以上哪一种情况,归根结底都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出色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事,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进取的思想意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等等,而高度的责任感是具备这些素质的源动力。一个高度负责的人,总是不讲客观原因,只讲主观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去竭尽全力答好每一道题,不断追求得到人生更高的“分数”。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家庭的幸福美满,事关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教育人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但我们别无选择,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责任。从事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不仅要享受党和国家给予的待遇和荣誉,更应该尽职尽责,把自己的整个心思和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不惜为学生的每一步成长付出百倍努力,不惜为教育事业发展奋斗终身,在忙碌中快乐,在付出中收获,在坚守中成功。教育工作者要敬畏岗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一上任就跟大家说,我是诚惶诚恐,忐忑不安。一个是经验不足,一个是对岗位的敬畏。”敬畏岗位,必须想清楚“昨天、今天、明天”三个问题:一是昨天是谁养育、教育、培育了我,应该如何去感恩和回报?二是今天的荣誉、荣耀、荣华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去珍惜和爱护?三是为了明天的安宁、安稳、安乐,应该如何去保证和保险?人的一生也许会经历很多个不同的岗位,这些岗位的职能职责不尽相同,在别人眼中的重要性可能也不尽相同。但对于一个理智的人、高尚的人来讲,任何一个岗位的重要性、严肃性和含金量都没有区别,都需要谨慎对待,都需要艰辛付出。梁启超曾说过:“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敬畏岗位,投入工作,倾心工作,享受工作,这是很美丽的人生境界。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岗位就是课堂,讲台就是舞台。教师如果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不下功夫,就将使一大批学生、千百个家庭甚至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民族的繁荣振兴蒙受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失败的教育造成的影响看似隐性的,但其面积大、程度深、时间长的特性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所以,教育人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在岗位的份量,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摆得正心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件事,不愧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教育工作者要敬畏纪律。南宋词人周密在齐东野话中讲了一则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有一位猎人十分了解猩猩嗜酒的特性,就故意设置圈套,把美酒放在猩猩经常出没的地方。猩猩们明知是诱饵,还相互告诫别上当。但在很多次的去而复返过程中,酒香的诱惑动摇了他们的决心,使他们放松了警惕,忘记了危险,终于由“染指知味”发展到醉而倒地,最后被猎人生擒。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诱惑。一些人开始也很清醒,但最终还是缺乏超凡的定力,从而一步一步接近、走入、深陷“温柔陷阱”,这就是腐败的根源。清代学者纪晓岚曾说:“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这种“怕”就是做人要遵守法纪、不越红线、知足常乐。联想到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件,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人不仅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同时还要确保不出事。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常怀律己之心,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不介入任何非法利益格局,不插手任何工程建设,不违反干部人事制度,不参与经商办企业,不接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市、县(区)教育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到基层学校督查指导工作的时间比较多,一定要遵守有关接待工作纪律,坚持轻车简从,不讲排场档次,反对铺张浪费,尽量减轻基层负担。教育工作者要敬畏权力。习近平同志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对权力要敬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中包含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只有敬重权力,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人民的公仆,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对权力要畏惧。权力是一把“两刃剑”,用好了利民利己,用不好害人害己。权力姓“公”不姓“私”,表面上看决策权、签字权、话语权在个人手中,而实质上权力的收放、取舍在人民手中。如果一个人把权力作为一种负担,那么他就是安全的。如果一个人把权力作为一种享受,那么他就已经十分危险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局长、校长等法人代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主动接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确保权力合情、合理、合法行使,避免被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击中,从而坠入腐败的泥潭。教育工作者要敬畏人民。荀况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告诉我们,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胡锦涛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凡是失民心、背民意的问题,都要雷厉风行去改。”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一些干部被名利迷住了视线,被享乐冲晕了头脑,把“人民公仆”这个身份挂在嘴边,但内心深处却把自己当成了可以主宰一切的“救世主”,逐渐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群众,甚至与民争利、与民为敌。“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会把他摔跨;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臧克家先生的谆谆告诫看似与世俗的潮流不合拍,但却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对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都前所未有的强烈。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顺应这种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