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doc_第1页
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doc_第2页
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doc_第3页
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doc_第4页
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细嫩/恁地 文摘/责备 存而不论/唇亡齿寒B霰弹/沦陷 铁锨/纤维 卷帙浩繁/孤注一掷C歼灭/信笺 钥匙/飞跃 开门揖盗/苦心孤诣D轻佻/诏书 皱纹/宇宙 暴风骤雨/助纣为虐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首日,主场作战的中国代表团狂扫19金。翌日,杨明即针对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开门红”发表评论,他认为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而一家独大,还“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 这虽非 “雷霆万钧”的评论,却一石激起千层浪。11月19日,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毛晓刚”的题为对竞技体育少些讽刺为好的评论,称杨明的观点“虽不至于颠倒黑白但也是无稽之谈,纯属振聋发聩、哗众取宠”。A一石激起千层浪 B无稽之谈 C振聋发聩 D哗众取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马云在对话中提出的“多种经历的成功之路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施瓦辛格称最重要一 点就是对未来要有愿景并且有勇气去实施。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诞生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C世博会结束以后,中国馆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调整各种设施,维修相关路线,还会重新开馆迎客,满足世博会期间没有参观到中国馆的观众。D2010年广州亚运会奖牌的正面图案设计有亚奥理事会会徽和广州市花红棉图形融为一体,以立体浮雕强化视觉效果。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说台湾人是中国人这是因为彼此认同的文化不同文化可以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虽然我们跟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可是我说我是中国人,他说他是日本人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因为他们认同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周恭帝幼冲,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 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乃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注】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岁。幼冲:年龄幼小。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在本文中与“太祖”“点检(官职)”均指赵匡胤。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旌其忠于所事 旌:表扬、表彰。B太祖顾问普等 顾:故意。C因敕有司 敕:命令。D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殛:诛杀。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 以旌其忠于所事B.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 乃问之C.普等曰:“去之” 劝陛下杀之D.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 皆不知所誓何事7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分) ( )太祖问之,美不敢答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A B C D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B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C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D由于宋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了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分)答: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答: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康与之【注】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 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注】康与之: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南宋词人。南渡后居嘉禾(今浙江嘉兴)。(1) 这首词写出了金陵的什么特点?(3分)答: (2) 这首词有什么含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答: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2)盘盘焉,囷囷焉, , 。(杜牧阿房宫赋)(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什么是经典梁小民在汉语中,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经典是“classic”,基本含义也是最优秀的、第一流的。这个词的另一个译法是“古典”。这个定义大家都没有什么分歧。问题是标准太抽象,在确定一本著作是不是经典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认为更确切一点的定义应该是“在某个学科或流派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或者“公认为某个领域最优秀的”。还应该解释一下,“在某个学科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不能由当时的人说了算,而要由历史来检验。时间会大浪淘沙,把那些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义的书淘汰掉,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著作也风行一时,但这个学派对经济学并没有什么重要贡献,如今除了剩下一个“拉伐曲线”的概念,其他著作早被淘汰,无人问津了。同时,是否“起过重要作用”与它今天正确与否也没有关系。比如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但这不妨碍它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一本经典。是不是经典与当时和现在是否畅销也没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就是畅销的,如今仍然畅销。许多文学名著就是如此。但有些经典当时就不畅销,如今仍不畅销,或者曾经畅销过,如今已不畅销。不用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类经典了,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离骚,谁也不能否认它是文学中的经典,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太艰深了,有多少人完整读过?日本的源氏物语,我读了三次,都没读下去。其实许多经典往往是有意义而无人读,所以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经济学中公认的经典是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通论,但今天经济学专业的从业人士有多少人认真读过?经典著作不是畅销书,有些经典由于所涉及的学术专业比较艰深,本来就不该畅销。追求畅销,迎合读者的口味,往往成不了经典。其实书商在出版时也是只想畅销,不想经典了。这也无可厚非,以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还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不见得大家都要追求成为经典,经典必定是极其少数。“经典”可以用于形容“经典著作”与“经典作家”,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作者在某一学科中的地位来确立经典著作呢?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个人要成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必须记住,并不是每位“经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典著作”。许多“经典作家”一生写了几十本书,仍然不能每一本都成为经典。就是马克思、巴尔扎克这样世界级的经典作家,也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称为经典。我谈这些,是为了就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丛书谈一点看法。中国出的经济学经典,最著名的还是大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的“经济学名著翻译丛书”。这两套书至今在学界仍然是影响最大的,台湾那套书我看过一些,但没全看过;商务印书馆出的这套丛书,经济学的我基本都看过,当然不少是翻了一下,并没有认真看。这两套书都相当不错,在选题和译文方面,也许是我的阅读习惯吧,感觉大陆的优于台湾的。(选自2010年9月26日东方早报,有删改)(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一部最优秀的、一流的著作在确定它是不是经典时,可能还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有些经典著作,虽说有些结论今天来看不一定正确,但在学科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C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就畅销,如今仍然畅销;有的虽说一时不畅销,但总有一天会畅销。D离骚在中国诗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没有多少人完整读过,说明了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E以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的著作,不一定要追求什么经典。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要成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并不要求全部都是。B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所以经典也要被时代淘汰的。C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义的著作会被历史淘汰掉,这些著作当然就不是什么经典了。D虽说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但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有意义而无人读。14.阅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丛书的看法。(4分)答: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什么是经典”的理解和看法。(4分)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水 汪 汪 的 眼朱以撒对于深度的感受,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的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月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地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古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大都平静得如同井内之水。 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下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穿透一切天机世相。 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江湖术士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须果断地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 如果不是有意地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了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令人联系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点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枝叶,安静是它的共同的语言。干枯的井会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即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迹,人们只须两个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 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些许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需特地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的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了体内,纵使后来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 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一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选自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16第二自然段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带贬低口吻的成语,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4分)答: 17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那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5分)答: 18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认识,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背负十字架 轻松走人生山水梅子她是台球赛场上最抢眼的女人,完美的手臂线条,婀娜多姿的身段,专注的神情,举手投足都散发着无法阻挡的魅力,她是球场上冷艳性感的“黑寡妇”。自1993年出道至今,她已赢得世界女子台球协会的15个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就是曾蝉联世界第一的韩裔美籍台球运动员珍妮特李。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在世界竞技体育中独领风骚的女性,从小就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4岁得了肿瘤,11岁腿上生脓肿,12岁得了脊柱收缩症。脊柱收缩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不能站着、不能弯腰、不能走路,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情窦初开的年龄,她只能穿XXXL的裤子以容纳背上的金属支架,更不能让人碰。13岁时,医生在她的背部安装了一个金属支架,两根钢条焊在一起,让她得以重新站起来。之后她又因颈部椎间盘突出、肩膀二头肌肌腱炎等经历了多次手术。每一次手术都如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她对自己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十字架要背,上天既然如此安排,不是为了压垮我,而是为了让我在爬起来之后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她默默地在黑暗中寻找出路。18岁那一年,上帝终于开恩了。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台球。这个要强的女孩很快沉醉于这项运动中,每天的练球时间超过10小时,并不停地看书,向老一辈职业选手求教。她迷恋台球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一次连续练球达37个小时,直接躺着被送进了医院。为了掌握最完美的架球杆手型,珍妮特每晚上床前都会用塑料胶带把手按照标准姿势固定下来,起床和洗澡也不例外。每天萦绕在她脑海中的只有台球,晚上睡觉会梦见打球,闭上眼睛就会想到把球摆好,想象着自己在开球,步伐、神情、姿势,还有对手在摆球、笑、皱眉头疯狂的训练使她的生命在那一刻转了弯。三年之后,她加入美国女子职业撞球联盟(WPBA),当年就进入了WPBA前10名,接下来,她赢得一项又一项比赛,捧回一座座奖杯,在WPBA的排名急速飙升,很快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这真是一个奇迹,一个完全没有台球基础,甚至背部需要金属支架支撑才能直立行走的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就迅速超越了很多健全人,在世界球坛一举夺魁!很多人难以想象。她却给出这样的答案:“我首先卸掉了身上无形的十字架,然后用努力才最终卸掉了背上有形的十字架。”两根钢条焊成的十字架是有形的,而对于曾患病的珍妮特李来说,那留存在内心深处的无形的十字架更是对她身心强大的考验和煎熬。十几年来的病痛折磨,无法直立行走的痛苦,都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她。可是,她却以豁达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坦然接受苦难,终于重获健康,取得巨大的成功。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并不只有欢笑,还有贫穷、病痛、失意和泪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座十字架要背。当潜藏的暴风雨袭来,你是否能如珍妮特李一样,选择傲视苦难,并一度以胜利者的姿态勇敢地超越它? (选自2010年8月26日南国都市报 )19文章第五自然段划横线部分对珍妮特李的叙述与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20请概括文章第一段的段意。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 21文章的结尾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座十字架要背。”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作探究。(6分)答: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共6分,共12分。22“言外之意”是指话里暗含着的但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写出巴菲特的言外之意。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30字。 2008年,全球股市“雪崩”,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恐慌蔓延,甚至吓住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但“股神”巴菲特说:“我奉行一条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 23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情景:一名中学生从校园的草坪中穿过,恰好被班主任老师发现。老师幽默地批评,学生诚恳地认错。要求:班主任的批评要幽默、委婉,学生承认错误要诚恳、严肃;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老师幽默地批评: 学生诚恳地认错: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请以“人生,从 起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在横线上用恰当的词语把标题补充完整试室座号高三语文答卷 第1页 共2页 高三语文答卷 第2页 共2页揭阳二中惠来一中 班级 姓名 座号 试室号 装 订 线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答卷题号选择题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9101114-15(一)/(二)22-2324题号123456781213答案二、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分)答: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答: 10.(1) 答:_ _ _ _ (3分)(2)答: _ _ _ _ _ _ _ (4分)11.(1) , 。(诸葛亮出师表)(2) , 。(杜 牧阿房宫赋)(3) , 。(白居易琵琶行)(4) , 。(苏 轼赤壁赋)三、14.答:_ _ _ _ _ _ _ (4分)15.答:_ _ _ _ _ _ _ _ _ _ _(4分)四、16/19答:_ _ _ _ _ (4分)17/20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分)18/21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分)五、22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23老师幽默地批评: (3分) 学生诚恳地认错: (3分) 六、24请以“人生,从 起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在横线上用恰当的词语把标题补充完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800字以上。揭阳二中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一、1B(都读xin,xin,zhA都读nn,zhi/z,cn/chn C都读jin,yo/yu,y/yDtio/zho都读zhu,都读zhu。)2C(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褒义,在此语境中应使用贬义的词语。)3B(A介词结构混乱,“对于的问题上”不妥,应去掉“上”字。C动宾搭配不当,“调整”和“维修”应互换位置;缺宾语,在句尾加上“的需要”。D“有亚奥理事会会徽和广州市花红棉图形融为一体”杂糅,可将“有“改为“将”。)4D(概括了,是证明的例子,是举例子后的结论,回答,是整个语段的结论。)二、5B(顾:回头。)6C(代词,它,世宗之子。A.介词,把;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B.副词,疑问副词,译为“怎么”,疑问代词,“什么”。)7C(表现的是潘美的智慧:表现的是君臣对这件事的默契。表现的是太上皇对有关誓碑一事的关心。)8C(“听从了潘美的意见”的说法有误,不杀柴世宗的儿子是宋太祖自己的意见。)9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2)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周恭帝年纪很小,太祖英明而有气量,将领和士兵都诚心归附他。将要北征的时候,京都到处都乱哄哄议论:“部队出发的时候,即当立点检为天子。”有些富贵人家带着全家逃走或隐匿起来,只有宫内不知道。太祖害怕,偷偷地告诉家人说:“外面传得这么厉害,我该怎么办呢?”太祖的姐姐铁青着脸,她正在厨房,拿起面杖追逐太祖,敲打他说:“大丈夫面临大事,能不能做应当自己决断,却来家里让妇女担心害怕干什么!”太祖默默地走出去。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两个关门之间。太祖刚受拥戴为帝的时候,陈桥守关的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到封邱,守关的人听到传言就打开关门(让他们进来)。等到宋太祖当了皇帝,就下令斩了封邱的守关者而给陈桥的守关者加官,用来表彰他忠于职守。太祖皇帝刚刚入宫的时候,看见宫嫔抱着一个小孩,就问这小孩是谁,宫嫔回答:“他是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赵普和潘美等人侍立在旁边,太祖回头问赵普等人,赵普等人说:“除掉他。”潘美和一个元帅在后面,独自不说话。太祖问他的意见,潘美不敢回答。太祖说:“坐了人家的皇位,而要杀人家的儿子,我不忍心这样做。”潘美说:“臣和陛下都是世宗的臣子,劝陛下杀他的儿子,就对不起世宗;劝陛下不要杀,那么陛下一定会怀疑我。”宋太祖说:“让他给你当侄子。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当你的儿子。”潘美于是就带着他回家。太祖后来就不再问这件事,潘美也不再提起这件事。这孩子长大后在刺史的任上去世,名叫潘惟吉,是潘夙的先祖。宋太祖当上皇帝的第三年,就秘密地镌刻了一块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称它作誓碑,用销金的黄幔把它盖起来,门户关闭非常严密。他还因此命令有关部门,自此以后(天子)四季举行的祭祖典礼以及新天子即位,拜谒祖庙行礼结束,都要奏请恭读碑上的誓词。只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跟从,其余的都要远远地站着。天子来到碑前,拜两次跪下来一边看一边默诵完毕,再拜两次然后出来。众大臣以及近侍,都不知道宋太祖立下什么誓言。自此以后,各位皇帝继承皇位,都跟随着这个旧例去做。靖康之变,门户都被打开,人们才得以自由观看。碑的高度约有七八尺,宽有四尺多,誓词有三行,一行说:“柴氏的子孙,即使有罪也不得使用刑法,纵然犯了谋逆罪,也只能在狱内赐他自尽,不能在公众场合诛杀,亦不得搞连坐牵涉其他的亲属。”一行说:“不能杀士大夫及上奏书言事的人。”一行说:“子孙有违背这个誓言的,上天一定诛杀他。”后来在建炎年间,曹勋从金国回来,太上皇帝交代他回来说,祖宗誓碑在太庙,他担心现在的天子还不知道。10(1)金陵群山屏障,大江横陈,六朝曾在此建都,是东南形胜之地,对北伐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这首词名“怀古”,实是伤今,写六朝之事是针对南宋小朝廷奉行的逃跑主义和妥协政策的扼腕之叹。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今昔的变迁。11(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