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把语文教育推进鼠标时代.doc_第1页
信息技术把语文教育推进鼠标时代.doc_第2页
信息技术把语文教育推进鼠标时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把语文教育推进“鼠标时代”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 陆丽娟曾几何时,电化设备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丰富的信息、多彩的图片、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奇妙,让教师感到方便,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推动了教与学的进程。因而电化设备的使用与否曾一度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今,随着网络文明的不断发展,电化设备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由于它的高速度、大容量、主体性、多方向和智能化传送呈现信息的功能,它已成为各科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良好中介。可以说,信息技术把语文教育推进了“鼠标时代”。请看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一些镜头:“鼠标时代”镜头一:点击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一个五年级语文课堂,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望月。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舅甥俩赏月、品月、想月的意境让人沉醉。如何帮助学生进入这“清幽旷远”的境界?只见教师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上“随心所欲”地点击着:或一幅(一组)幽远的月光图,或月色下一段优美的文字,或一页含“月”的古诗词,或一个“月有阴晴圆缺”的“flash”动画,或一曲描写月光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声音、文字、图像,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更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课件的互动中自觉走进文本,走进了作者所描绘的美妙境界,感受到了隽永的语言美和奇丽的自然美。声、色、图、文俱全的多媒体课件所带给学生的那种身心的愉悦真可以说是妙不可言。我想也唯有在语文课堂才能体会到它的这种“特异功能”。目前,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已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教师个人的文件夹里,学校的校园网中,教育网的资源库里,一个个精美“实惠”的课件可以“信手拣来”。也许不一定每一个课件都是精品,却可以说第一个课件都是教师思想与实践的结合体,是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结晶。那图文并茂的PPLiveSet,那动感逼真的flash,那交互性特强的Authorware,那声像的同步传送,使教与学的进程在不断交互的点击中高潮迭起,让一个个语文课堂熠熠生辉。“鼠标时代”镜头二:键入关键词点击“搜索”。一位教师在教学钱学森前在网上“百度探索”,键入关键字“钱学森”,点击“搜索”,查到了钱学森回国前后的大量资料,打印后发给学生时,学生争相传阅。他们通过这大量的课外资料,更加深刻地看到了钱学森归国的阻力、压力和决心,体会到了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网络,犹如一个弹性的知识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但为教师更好地教提供了源泉,更为学生热情地学激活了动力。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现在已不需要教师亲自搜索查找与语文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前,上网键入“司马迁”“史记”搜索相关资料;学习白鹭,键入“白鹭”查找相关的图片;学习游动物园键入“动物园”“动物”寻找相关的图片或录相;学习二泉映月,键入“二泉映月”,点击Mp3聆听和下载这如泣如诉的音乐上网搜索,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悟情感,而且让学生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感受到了网络阅读的情趣。在网络时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运用网络的人。学生网上搜索所积累的兴趣和技能,为他们今后实现远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鼠标时代”镜头三:点击专题网站进行网络学习。一个网络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埋头学习郑和远航,只见他们键入专题网站/zhyh,按Enter,便打开了专题网页:为庆祝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特设的郑和远航专题学习。该网页分六个栏目:课文学习、郑和之谜、宝船之谜、航行之谜、学习讨论区、留言板。丰富翔实的学习内容,新鲜刺激的动感画面,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惊喜之极。面对网页,他们犹如被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如饥似渴,学得积极,学得兴奋,学得不知疲倦,这是教师再“有声有色”的教学也无法比之同日而语的。目前,有心人制作的“专题网站(页)”愈来愈多,网络作为教育的中介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阅读画面,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点击相关学习条目,不但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种成功感和快感使专题网站(页)学习成为众多学生阅读的最爱。 如果说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类的想像力,那么也可以说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革命也是始所未料的。1、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有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得更生动更立体更富有创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更好的锻炼和体现。2、信息技术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变。信息技术把图书馆微型化,甚至可以说通过网络无数大型的图书馆被搬进办公室、教室和家庭,这一现象改变了人的知识结构,缩短了师生间的知识差距,很多时候师生几乎并列在了某一知识的同一起跑线上。在网络面前,只能是能者为师。因此,对知识的尊重,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3、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和人机互动模式,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信息技术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人机互动模式的实施,使学习者的主动性成为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从而促进了个体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得到张扬。信息技术的功能不可估量,但绝对不是说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不要教师。信息技术只是学科教育的良好中介,而且因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情境性、生动性、人文性,这种中介作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如何恰当地把握这个中介,让其发挥应有的功用,却需要教师用你智慧的鼠标去点击学生的智慧,用你人格的魅力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