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试题孙思博.docx_第1页
传统文化试题孙思博.docx_第2页
传统文化试题孙思博.docx_第3页
传统文化试题孙思博.docx_第4页
传统文化试题孙思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试题 高二15班 孙思博一、 单选(每题2分,共20题)1、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 B; C; D;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4、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C其思想经过发扬改造,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5、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大变革6、“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 7、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8、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A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D他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9、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A B C D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1、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一度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其历史原因和条件包括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汉初社会凋敝,必须与民休息道家门徙在汉朝做了高官 秦朝奉行的法治思想已毫无用处 ABCD1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B更有利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1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14、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 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15、“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宝典,“五经”除诗经外还有A书礼易春秋 B大学论语中庸孟子C大学论语书春秋 D书中庸孟子春秋16、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17、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有 “仁”的学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A B C D 18、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19、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20、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二、判断(每题2分,共10题)1.道德是天生的,无需修养和教育的 2.儒学是为己之学 3.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间寻找自己的价值4.研究、学习儒学必须是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相结合去体会、运用5.儒学的特点是,它讲的道理都是很高深的 6.传统文化有两重性质,要加以推陈出新的改造7.中国古代讲义利关系,是要求人们“义以为上”,不要私利8.儒家治国的基本观念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于包括老百姓和领导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9.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10.钱逊教授讲的“为己”是指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誉、名利等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题)1、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2、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我国唐代诗人_。3、四书包括;( ) ( ) ( ) ( )4、“三从四德”的四德是( )( )( )( )5、自汉代董仲舒改造原始儒学以后,新的儒家政治伦理学即“三纲五常”成为历代遵循的金科玉律,五常是( )( )( )( )( )6、()时期被称作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7、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的是( ),丛书中内容最丰富的是()8、 (简称)为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广影响。其中 中的“三纲领”、“八条目”为古代士人提出了一条成人入世的道路。9、传统文化特别注重精神修养,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 )( )( )的三不朽人生境界。10、诸子百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 )( )( )( )( )五家学派四、论述与简答:1、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请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2、孔子曾周游列国,但他的学说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儒家思想是的“德治”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答案:选择:CBACB DCCBA CDDCA ACBAC 40判断题:错对对对错对错对对错 20填空:301、经学玄学理学2、杜甫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妇德、妇言、妇容、妇功5、仁 义 礼 智 信6、春秋时期7、永乐大典、四库全书8、四书 大学9、立功、立德、立言10、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简答题:101、答:儒家所祟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贷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对我们现在纳入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2、(1)答:孔子的学说虽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不符合春秋动荡的社会形势,不利于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2)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