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生理学,西南民族大学,血 液,概 述,运动对血量的影响,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概 述,练,体液与内环境,血液的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体液,-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体液与内环境,占体重60-70,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重40),(体重20),组织液,血浆,(体重15),(体重5),体液与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组织液,血浆,外环境,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意义: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血液,血液的组成,血细胞,血 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90-92%),溶质:100多种,(50-60%),(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子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正常值:,血液的组成,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后在室温内搁置1小时以上,血块缩小,并在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澄清液。,-血清,血液的功能,2、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1、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基本作用),血液的理化特性,颜色和比重,粘滞性,渗透压,酸碱度(血浆的pH值),颜色:,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暗红色,毛细血管血液-近似鲜红色,血浆和血清-淡黄色(含胆红质),全血比重:1.050-1.060,颜色和比重,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及所携带氧气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和血浆蛋白含量,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粘滞性,全血粘滞性约为蒸馏水4-5倍;血浆粘滞性约为蒸馏水1.6-2.4倍.,登山运动:缺O2 红细胞粘滞性,长跑运动:排汗血液浓缩粘滞性,血流速度、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渗透压,渗透压,-溶液里的溶质分子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移动的力量,渗透压与溶质大小和分子量无关,而与溶质颗粒的数量成正比,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来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主要为NaCl),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大(近5800mmHg),小(25-30mmHg),作用,调节细胞膜两侧水分转移,调节水分进出毛细血管,血浆渗透压,血浆正常渗透压:,等渗溶液: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等的溶液:,0.9%NaCl、5%葡萄糖,高渗溶液:高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低渗溶液: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正常人体温37C时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红细胞在低渗液中吸水膨胀、破裂、解体、Hb 释放的现象,-红细胞溶解(溶血),血液的酸碱度,正常血浆pH:7.35-7.45,最大耐受:6.97.8,血浆是缓冲溶液,维持PH相对稳定的因素:,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血液的酸碱度,正常情况下:血浆中NaHCO3/H2CO3,20:1,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浆:,HL + NaHCO3,NaL + H2CO3,H2O + CO2,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OH- + H2CO3,HCO3- + H2O,血液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呼吸器官,泌尿器官,血液的酸碱度,碱储备:,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NaHCO3含量来表示,正常值:,一般人: 50 %70%,有训练者:高出10%,以每100ml血浆中H2CO3解离出的CO2ml数间接表示,HL + NaHCO3,NaL + H2CO3,H2O + CO2,血浆NaHCO3是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习惯上被称为碱贮备,练习题,填空:1、血液有形成分包括-、-、-。2、血浆的渗透压可分为-和-。3、登山运动引起血液粘滞性增高是因为-,长跑运动引起血液粘滞性增高是因为-。 选择题:1.内环境是指 () A 体液 B 细胞外液 C 细胞内液 D 血浆 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 )产生的。 A 氯化钠等 B 白蛋白 C 球蛋白 D 胶体物质3.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 )浓度 A Na + B 蛋白质 C 葡萄糖 D 尿素,4.静脉注入 0.9% NaCl 溶液,红细胞体积() 。 A 缩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以上都不是5.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中细胞的数量 D.血液的酸碱度。 6.血浆 pH 值的稳定性最主要取决于( )缓冲对。 A NaHCO3 /H2CO3 B Na-蛋白质 /H-蛋白质 C KHCO3 /H2CO3 D Na2HPO4 /NaH2PO4 7.碱贮备实际上是指 100 ml 血浆中所含的()量。 A.NaHCO3 B.重碳酸氢钾 C.CO2 D.H2CO3 8.正常人碱贮备为( )% 。 A 2040 B 40-50 C 5070 D 010,练习题,练习题,判断题:1、在体液中细胞外液占百分比为最多。( )2、血液粘滞性对血流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5、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名词解释: 红细胞比容问答题 1.简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运动对血量的影响,贮备血量,循环血量,血量指机体内血液的总量, 正常成人约占体重的7-8,特点: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血量的分布,-血容量,(血浆容量血细胞容量),运动对血量的影响,运动时血液在体内重新分布,1、运动时储存血量被动员,使循环血量增加,2、运动时血液大部分流向工作的骨骼肌和心肌,运动员循环血量增加比无训练者大得多,而且尤以耐力运动员更为显著,运动对血量的影响,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容量,血细胞容量,储存血被动员,血浆容量,血液相对浓缩,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长时间耐力运动,机体产热,汗液排除,血容量,血液浓缩,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运动对红细胞RBC的影响,红细胞的生理特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晌(自学),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形态:,无核,直径约6-9m,双凹圆盘形,具有变形能力,数量:,男性:4.5-5.51012/L;,女性:3.8-4.61012/L,作用:运输O2和CO2; 缓冲血液酸碱度,平均寿命:120天,ABO血型系统,血 型,Rh血型系统,分类,Rh (-):,Rh (-) 第一次输入Rh (+)人的血,若第二次怀的还是Rh (+) 胎儿,Rh (-) 的母亲第一次怀孕生了一Rh (+)的胎儿,胎儿溶血死亡,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运动后即刻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量增多:,主要表现:,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长时间耐力运动明显;,同样时间的运动, 强度越大,红细胞数量增加越明显;,原因:,注:这种红细胞的增加是暂时的,浓缩学说,血液动员学说,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运动性贫血,-假性贫血,原因:,长期运动使训练血容量增加,以血浆量增加为主.所以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甚至低于正常值,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表现: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意义:降低了血液黏度,减少血循环的阻力,减轻了心脏负荷,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运动时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基本与红细胞数量变化一致:,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运动能力,循环阻力,血流缓慢,血液运输能力、调节功能,红细胞压积在正常范围内,血液运输氧能力,红细胞压积的超过了正常范围,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耐力项目运动员机能的参考指标,运动对白细胞WBC的影响,白细胞的生理特性,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形状:,无色,有核,椭圆形/球形,直径10-20m,数量:,正常人安静时4-10109/L,分类:,白细胞,有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作用:,机体实施免疫功能的最重要成分,各类白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白细胞分类计数,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肌动白细胞增多,主要表现:运动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较低强度运动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最大负荷运动后即刻,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反而减少。,5-30分钟内的一次性运动中,无论运动强度如何,白细胞的增多主要成分是淋巴细胞。,最大负荷运动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均出现大幅度增加,其增加幅度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运动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经常适量运动有利于提高WBC的活力,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使WBC的免疫机能降低,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运动对WBC免疫功能的影响,运动对血小板PLT的影响,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无色透明的细胞质小块, 园盘形或杆形小体。,形态,数量:,正常成人10-30万/mm3,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保持毛细血管完整性,功能:,特性:,粘着,聚集,释放,收缩,吸附,意义:有利于运动中血管微细损伤的修复和通透性的调节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表现: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活性、聚集趋势增加.,运动对血红蛋白Hb的影响,血红蛋白的生理特性,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含量:,成年男子:120160克/L,成年女子:110150克/L,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酸碱度,实践意义:,常用于预测运动能力、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以及运动选材,珠蛋白,Hb在氧分压低时易与氧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所需,此现象称氧离作用,HbO2,Hb+O2,Po2高(氧合),Po2低(氧离),Hb在氧分压高时易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此现象称氧合作用,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Hb与运动能力,Hb低于正常值(贫血)氧供给不足工作能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流的粘滞性增大血流阻力增加和心脏负担加重工作能力下降。,Hb为14克%-血粘度为4单位;,Hb为20克%-血粘度为6单位,正常范围内Hb值越高,运输O2和CO2的能力越高,有氧工作能力越强,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Hb明显下降运动员机能状况差,对运动负荷不适应,Hb值变化不大或略有升高-运动员机能状态佳,运动训练期间用血红蛋白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状况,注意:Hb含量存在个体差异,用血红蛋白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基本分类,偏高型,正常型,偏低型,波动状况,波动1克%,波动1克%,波动1克%,波动1克%,波动1克%,波动1克%,Hb过细分类,偏高波动大,偏高波动小,正常波动大,正常波动小,偏低波动大,偏低波动小,偏高波动小,正常波动大,正常波动小,偏低波动小,宜从事耐力性项目,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血红蛋白指标测定方法:,运动训练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每周或每隔一周测定一次,持续1-2个月左右,用血红蛋白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练习题,选择题:1.正常人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 ) % 。 A 5-6 B 7-8 C 9-10 D 12-15 2.运动时血液的pH( ) 值 。 A 保持不变 B 趋于中性 C 趋于碱性 D 趋于酸性 3.红细胞的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B 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 C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 参与细胞免疫 4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 A 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化市政学认知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考生自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物质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智能化调度策略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能源优化报告
-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与优化应用报告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状态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交优先战略推动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城市交通规划报告
- 施工项目的进度与风险控制试题及答案
- 市政学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关系提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带答案
- JCT 871-2023 镀银玻璃镜 (正式版)
- 【“三全育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探究3700字(论文)】
- 中建项目管理手册2023年
- 法医精神病题库
- 中国古代的声学成就
- 甲状腺健康科普宣传课件
- MOOC 英国小说-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培训机构校长竞聘
- 房建监理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2019数据中心网络机柜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