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doc_第1页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doc_第2页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doc_第3页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doc_第4页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三模拟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款识 粘(nin)贴 电饼铛(chng) 信手拈(nin)来B仓促 辟(p)谣 歼(jin)击机 着(zho)手成春C泊位 劲(jng)舞 落(lo)不是 乳臭(xi)未干D蝉连 附和 (h) 独角(ju)戏 长吁(x)短叹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久的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B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明两天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依然较强,需加强防范城镇积涝,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C连日来,有关这8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关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D 4月9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多了。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淡薄 淡泊 质疑 置疑 不止 不只A淡泊 质疑 不止 B淡薄 置疑 不止C淡薄 质疑 不只 D淡泊 置疑 不只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B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大,便一发不可收拾,以致达数十篇,集编成册。C尽管很难找到证据,但中国足协仍查实了一个打假球的俱乐部,并准备在今后一两天内对这个俱乐部进行责罚,以儆效尤。D经过教育感化,他由一个整天不学无术、散漫自由的不良学生,变成了勤奋好学、遵纪守规的好学生。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蒙娜丽莎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999名画工之手。B近日,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黄河、亲近黄河、认识黄河的良好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C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需的水、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D国家安监总局早前的一份通报显示,王家岭矿施工过程中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关联的。一方面,实现了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而一种整体性的创新文化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完成了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会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可以说,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最终形成。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塑造创新主体的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它是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文化创新虽然与创新文化的含义不同,但是二者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文化创新是创新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而创新文化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知道,创新制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而创新制度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而文化体制与文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以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制度内容。 同时,文化创新又在创新型国家体系中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其他方面的创新无不渗透着文化创新,体现着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才有利于弘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创新虽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起着一定的精神基础、智力之源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部门创新形式,它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都以创新文化为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因为,创新是以已有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它既受制于文化而又创新文化。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创新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又以创新文化的形成为目标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一种新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是文化创新追求的理性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这就是文化创新的理论目标,也是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最终实现。(节选自光明日报2009年9月24日,有删改)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创新”和“创新文化”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种形式的文化创新并不等于生成了一种创新文化,而一种创新文化的出现也不等于完成了文化创新。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并不断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C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创新文化代表着总体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D文化创新是实现创新文化的载体和道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精神基础和智力之源,同时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7下列不属于“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的一项是A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丰富创新文化的内涵,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文化。B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C以传统的创新文化为基础,赋予传统以生命,形成新的创新文化环境。D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素养,不断增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文化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B创新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又包括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D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离开了传统或既有文化,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选自汉书张安世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通“志”,记住 B. 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 C. 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遗憾 D. 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秦人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B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D送以轻车介士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 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 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上疏归侯,乞骸骨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4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8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1) 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2) 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1)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2)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3)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_,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4)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五、(12分)16将下面一个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3分)在2010年3月28日发生的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井下的153名矿工的家属大多于4月2日前从各地赶到事发地点并对当地政府四天来的救援措施及救援进度感到满意。17. 如果你是李董事长的秘书小张,请把下面这份电话留言整理之后以书面形式呈送给李董事长,字数不超过45个(不含标点)。(4分)小张:您好!我们张董事长和你们李董事长约好明天上午在新湖区会议中心8号会议厅签约,他要确认一下具体时间:上午8点。请你向你们李董事长汇报并回我们电话广厦房产有限公司秘书小王,即日。18仿照下边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构成相互照应的一组排比句,最后做出结论。(5分)未来的春,可以有鲜花飘香,也可能有荆棘丛生; ;未来的秋,可以有金色的收获,也可能有荒芜的田; 。因此我说,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8分)你必须做出选择奚同发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19.为什么说“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 ?(4分)20.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作出选择”的理解。(4分)21.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4分)2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6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8分)石蚕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这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剥蚀、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在筑巢的时候,石蚕用牙齿把这种根皮撕成粗细适宜的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巧妙地编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使它的身体能够恰好藏在里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石蚕的小鞘不但是它的寓所,同时还是它的防御工具。我曾在我的玻璃池塘里看到一幕有趣的战争,鲜明地证实了那个其貌不扬的小鞘的作用。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潜伏着一打水甲虫,它们游泳的姿态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有一天,我无意中撒下两把石蚕,正好被潜在石块旁的水甲虫看见了,它们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蚕的小鞘,里面的石蚕感觉到此次攻击来势凶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不慌不忙地从小鞘里溜出来,一眨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可怜的水甲虫啊!它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聪明的石蚕早已逃到石底下,重新建造它的新鞘,并将靠着它们在水中任意的遨游了。这些石蚕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11)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改动)19结合全文,简要回答第一段的作用。(4分)20本文介绍的是石蚕,为什么又要写水甲虫?(4分)21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任选两种表现手法,简要分析。(4分)22结合文章,谈谈石蚕的生存方式对你有哪些启示?(6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在一座高山上有两间庙,甲庙的和尚们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痛苦;乙庙的和尚们,常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甲庙的住持便好奇地前往请教乙庙的小和尚:“你们为什么能让庙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小和尚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甲庙住持正感疑惑时,忽见一位和尚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 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了过去,扶起他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擦的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和尚,也跟着跑进来带着歉意说: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没有告诉您大厅正在拖地。”被扶起的和尚则愧疚自责地说:“都是我的错,只怪我自己不小心,走路太匆促了。”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到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山东省四县市(诸城、安丘、兰山、五莲)会商2010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每小题3分)1C(A项“粘”读“zhn”,B项“着”读“zhu”,D项“蝉连”应为“蝉联”,“角”读“jio”)2B(A项引号外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中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D项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3C(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常用于否定句中。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不只:表递进,不单,不仅。)4C(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应改为“五颜六色”。一发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此处应改为“一发不可收”。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做坏事的人。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前面不能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5D(A项句式杂糅,应删掉“之手”或“创作者”; B项语序不当,应将“亲近黄河”放在“认识黄河”之后;C项不合逻辑,“善款”不属于生活物资)二、(9分,每小题3分)6D(“创新文化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的说法有误,应为“文化创新担负着创新文化的功能)7B(文化本身已经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是“文化创新”所追求的目标)8B(扩大了创新文化的外延,必须是“与创新有关”的或者是“有助于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环境)三、(12分,每小题3分)9B(通:交往,往来。)10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B项,副词,表祈使语气,可不译;代词,可译为“他、他们”。C项,介词,给、替;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用;连词,因为)11B(说的不是张安世, 说皇上对安世的态度是说安世因生病要告老还乡)12.D(“便请求将儿子做北地太守”有误,原文是“上以为北地太守”。)四、(24分)13(1)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共3分,“秉政”“笃行”“亲重”各1分)(2)(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被推荐的士人(或者没有推荐士人),评论的人认为这样做值得讥讽)(3分。 “股肱”“论者”“讥”各1分)(3)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在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共4分,“尊惮”“内”“密”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14.(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2分)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1分)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1分)(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2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2分)15(1)海上生明月 奈何取之尽锱铢(2)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雠)也 虽九死其犹未悔(3)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吾生之须臾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不善者而改之 (6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五、(12分)16.2010年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的153名矿工的家属大多于4月2日从各地赶到事发地点。家属们对当地政府四天来的救援措施及救援进度感到满意。(3分。每句1分)17.示例:李董事长(李董)(1分):广厦公司张董事长(张董)秘书来电(1分),确认明天上午8点在新湖区会议中心8号会议厅签约(1分)。小张,即日。(1分)18.示例:未来的夏,可以有绿树成阴,也可能有烈日曝晒 未来的冬,可以有洁白的雪花,也可能有肆虐的寒风 因此我说,不要沉湎于回顾过去,也不要太希望未来,只要拥有现在。(5分。前两个句子每句2分,结论1分)六、(18分)(一)19. “他”小小的年龄就有很好的拉琴技术,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对他都充满信心(2分);但“他”对拉琴缺乏感情,且没有人能改变他,为此人们感到失望惋惜。(2分)(4分。意思对即可)20.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4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1.“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1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4分。意思对即可)22.示例:(1)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4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2)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4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2分)(6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二)19(1)自然引出写作对象(2分)(2)点明写作重点,即介绍石蚕生存所依赖的武器和方式。(2分)20(1)用水甲虫的凶猛进攻,突出小鞘对石蚕的保护作用(防御功能)。(2分)(2)用水甲虫的被骗,衬托石蚕的聪明、自信。(2分)21(1)使用比喻的手法把小鞘比喻成百纳衣、象牙塔,使小鞘形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2分,表现方法1分,效果1分)(2)使用拟人的手法写石蚕“不慌不忙地溜出来”写水甲虫“懊恼沮丧的神情”,富有趣味性。(2分,表现方法1分,效果1分)22(1)石蚕巧妙编织小鞘,躲避敌人的攻击,启示要善于保护自己。(2)石蚕虽弱小,但能本能地运用活塞原理,尽情遨游,自有其生存的方式,启示我们任何生命都有自然存在的理由。(3)石蚕的聪明自信可爱,启示我们要自信对待人生。(4)自然界每种物种都有存在的理由,要和自然和谐相处。(6分,写出3点即可。概括出石蚕的特点,每条1分;人生启示,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