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奔豚气病8_第1页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8_第2页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8_第3页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8_第4页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匮要略选读,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主讲 牟慧琴,概念:,以症状如豚之奔命名.症状表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为特征。冲脉:起于胞宫,出于足阳明胃气街(气冲)穴冲脉为血海。,奔豚词句出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奔豚最早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其所言沉厥奔豚系指一种邪中肾脏,下肢沉重、厥冷不便 活动的病证。,难经五十六难关于奔豚,奔豚:“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其所言肾积奔豚属五积之一,腹中素存有形积块,表现出气上冲无定时,呼吸困难、表浅,四肢痿弱无力的一种病证。 可见三部经典同用奔豚,但其含义完全不同。,中医文献杂志1998年第3期杨雨田撰文,提出对奔豚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宋金之前,一般沿袭难经之说,认为奔豚病为肾积奔豚;元至明清,则推崇仲景之说,认为奔豚是气逆上冲而不是少腹有积块;建国至今,分为肝肾两型,认为是肝气上冲与肾气上冲。,奔豚气含义认识有两种观点。(1)小猪,豚指小猪。病曰奔豚是形容本病发作时,其气上冲,如豚窜奔突,乃从症状特点来命名。如尤怡曰:前云惊发,此兼言恐者,肾伤于恐,而奔豚为肾病也,豚,水畜也;肾,水脏也,肾气内动,上冲咽喉,如豚之实,故名奔豚。(心典)陆渊雷的今释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选读皆持此观点。,(2)江豚,豚指江豚。认为本病与肝风生火上逆,肾气生寒而上逆凌心有关,恰与江豚之遇烈风或暴雨而出之性相似,此是从病机角度来命名。代表医家如黄树曾,曰:奔豚谓如江豚之奔突,已言之矣。少腹,脐下少腹两旁也。少腹为胞中血室。发作欲死,谓发时如江豚之上突冲急且痛,令人不能忍受也。(释义),考证:豚为小猪,(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第4期)陈纪藩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中言:然据考证,从春秋战国至汉代豚字每多指小猪,而未有代称江豚者。似以第一种解释更近仲景原旨。,评价:,以上两种说法各有道理,皆喻奔豚气病发作之征。张启文在分析了奔豚气的机理后指出:奔豚气虽在金匮要略中作为一个病名专题讨论,但实际上是作为各种病邪引动冲气导致气机逆乱的一个证候而见于其他疾病。名谓奔豚,只不过是借喻其气机逆乱上冲的严重程度而已。,奔豚气与肾积奔豚、寒疝、冲疝关系,金匮奔豚与难经肾积的病机、方、治,认为二者互有联系,不过一兼相火,一纯为浊阴上逆(中医杂志汇选1924年第1,2期)。萧珙认为金匮奔豚气病的主观感觉上下冲动情形与难经肾积奔豚很相似,但没有肾积奔豚的积块是二者的根本区别;寒疝是因寒而发,痛在腹部为主,无积块可见。这与奔豚气冲为主,并见精神症状者不同(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年第12期)。王拯民又提出素问中的冲疝与金匮的奔豚气不同,前者的病源是疝(中医杂志1957年第6期)。从症状上病因上将三者作了鉴别,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议。,奔豚气治疗,谢天心提出:治疗本病,除按金匮中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苓桂草枣汤随证选用外,后世外台、肘后、圣惠方及李东垣、王肯堂等医书、医家所载治奔豚方,可补金匮之不足(新中医药1958年第6期)。,奔豚气治疗,伍治焱强调,火逆奔豚以奔豚汤为主方,李根白皮为主药;水逆奔豚有已发和欲发两型,均以桂为主药;至于李东垣、王肯堂所制奔豚丸,是治肾积奔豚之方,不可误用(四川中医1986年第9期)。提示我们临证应详加辨证,正确选方,方不至误。,奔豚气病病因病机:原文,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1),奔豚气病病因病机:分析,1、奔豚气病从惊恐得之:惊恐属七情邪气,内伤脏腑之心、肾。2、由奔豚汤得之,奔豚与肝血虚有关。3、病因:心、肝、肾血虚,受邪气所迫,而无力抗邪,冲脉为血海,发动(为之帮助)以应急迫。产生冲脉冲逆的症状。4、邪迫何脏,气冲逆于何脏,说明冲脉发动为之助,奔豚气病病因病机:,病因:心、肝、肾血虚, 受邪气所迫,而无力抗邪,病机:冲脉为血海,发动(为之帮助)以应 急迫。产生冲脉冲逆的症状。,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肝血虚受邪),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2)奔豚汤方:甘草 穹藭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奔豚汤方剂意义:,奔豚汤组成:甘草、 穹藭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方解:其中穹藭 、当归、芍药养肝血; 黄芩,生葛,甘李根白皮,清泄肝热; 半夏降逆化痰; 生姜、甘草,和中,调和药性之太过寒凉,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心血虚受邪),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3)桂枝加桂汤方: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心血虚受邪奔豚气病病机分析:,1、心血虚人,发汗后,烧针(更迫)令其汗:汗为心之液,使心气更虚。2、针处被寒,乃外感寒邪:寒凝经脉,经脉凝瘀。(未见全身疼痛者,在于血虚,反映不出)3、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说明冲脉发动以应急迫。(反映为经脉部位核起而赤,寒凝经脉)4、治疗方法:炙其核上各一壮,温热疗法。与桂枝加桂汤温通经脉。,奔豚气病辨证论治:原文(肾血虚受邪),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4)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获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肾血虚受邪奔豚气病病机分析:,1、肾虚之人,发汗后:膀胱津液损伤,肾气受累。2、肾气不足,膀胱津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