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席慕蓉诗文欣赏_第1页
余光中、席慕蓉诗文欣赏_第2页
余光中、席慕蓉诗文欣赏_第3页
余光中、席慕蓉诗文欣赏_第4页
余光中、席慕蓉诗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光中、席慕蓉诗歌,余光中诗歌的回归情结,余光中诗歌创作,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等。,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其变化轨迹基本上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其诗论和作品均显示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显示出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被台诗坛称为“回头浪子”。,诗、散文、评论、翻译构成余光中的“四度空间”,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 其诗风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则壮阔铿锵,写乡愁和爱情多细腻而柔绵。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余光中诗歌的回归情结回归情结的成因回归大陆的情结 回归民族的情结,余光中说:“在台湾,我的研究生宿舍窗外就是台湾海峡,落日就在我的面前,落日的方向就是大陆的方向,我每天黄昏可以看着落日,想象对岸”,思念故土,乡情日重;面对残阳,愁绪绵绵,【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流沙河高度的评价余光中,我国著名诗人流沙河对余光中的作品曾作过高度的评价:“台湾众多诗人,二十年来,乡愁主题写得最多又最好的,非余光中莫属。”余光中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乡愁一诗抒发了一位海外游子思乡恋母的赤子情怀,曾风糜大陆,成为两岸诗人、学者与普通百姓情相系、心相连的象征。,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 “当时,随着日子的流失,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祖国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写出了乡愁。”,乡愁的写作,【乡愁】,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诗歌欣赏三步骤,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乡愁解读,日常生活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间顺序:“幼子恋母”“青年相思”“生死之隔”“思乡恋国 ”一唱三叹,回旋往复,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诗人笔下的乡愁,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曾体 验过的共通性感情 或全面、或部分、或深远、或浅近、或直接、或间接地体验过的 所以,当诗人把这种人人都曾有过的普遍性感情亲情、爱情、乡情中的离愁别绪,巧妙 地构思于一首短诗中,以三和弦的美妙音响弹 奏出沉郁回环的旋律时,我们的心 便不能 不随之震颤 :引发出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感动 。 这,恐怕是乡愁一诗在 海内外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的 根本原因。,一、“乡愁”的共通性:,二、意象的故事性:,乡愁是一种情绪,要想把它传达给读者,最好的办法是“赋形”意象化 。 诗歌典型地选取四个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层递式 展现出人生不同阶段的乡愁,很有概括性(纵与横)构思十分巧妙。 意象是“感觉的具体化”,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材料。在乡愁中,四个主意象分别与各自的辅(助)意象组合映染,不仅营造出不同时空的境界氛围,令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还创造出一种“超意境”的效果:在每一组意象的背后,都牵连着一定的情节使意象具备了某程度的故事性。,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当诗人把 “小小的邮票” 与 “这头”、“那头”、“母亲” 等辅意象相 “链接”时,读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由静到动的情节性想象空间:诗人当年的离乡、寄宿、想家、写信寄信以及母亲的盼信、收信、读信、回信等等。 如此营造意象的手法牵引读者积极参与 “另一半”的创作极大地拓展了乡愁一诗的艺术表现力。,三、风格的典丽性:,乡愁是一首风格典丽的现代诗,艺术的辩证法在诗中闪亮着瑰丽的光芒。 每一个字、词和意象的选择及排列,都是诗人匠心独运的结晶: 小意象(层递式;连海峡也是“浅浅的”?)牵动着大乡愁; 简洁透明的文字蕴藉着诗代、人生的沧桑,渗透出厚重的历史感;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母子情和婚恋别 得到了新的个性化诠释,而 “小小的海峡”造成的“国殇” 则鲜明地涂染着现代的色彩;,(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日常流行的通俗口语(序叠转叹)被巧妙地镶嵌在古诗般整齐划一的格式中营造了诗歌的“建筑的美”,以小见大,以简胜繁,以浅喻深,充分地体现出艺术辩证法的魅力;古典与现代,继承与创造,完美地熔于一炉,形成了乡愁典丽的风格,使之成为人人喜爱的诗中精品。,对于现在的新诗,余光中有着自己的看法: “新诗写得任性,句子不是太长,就是随意分行,太写自我,与读者、整个民族没有共通之处” “现代人正在把一些传统阅读品束之高阁,包括诗在内的古典文学、骈文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无论是台湾还是内地,都流行中文夹杂洋文的表达,”余光中将这种情况称作“洋炖”。 他说他一生写诗的滋养来自于诗经。但是到了今天,情况不同了: “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文汇报2004、6、23),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1)从整体结构上,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3)从语言运用上,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春天,遂想起,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春天,遂想起,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春天,遂想起,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白玉苦瓜自序:,诗人自己说过他要表现“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国家的民族的悲欢融在一起,个人经历的追忆,情感的倾吐也同时化入博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中了。,白玉苦瓜,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推开那无穷无尽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革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婉千睇万睐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房屋引渡,成果而甘,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我的四个假想敌,余光中,“学者散文”:“这一型的散文限于较少数的作者”,它“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文本分析,1. 主旨:写亲情;写为父者疼爱女儿的常情;剖析一种引人共鸣人生现象,2、结构层次:,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写“我”不愿四个女儿全都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为父者于此事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又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势有不保,于是引美国诗人为同调,竟迁怒于襁褓中的男婴未来的女婿。,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真的闯进城来的全过程。第四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借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而择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相貌等方面的考虑。,3、文章内容,重点:“父亲”心态的精妙自剖,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集中记述、剖析一种人生现象:父亲喜爱女儿,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 为父者的微妙心态: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不忍割舍,却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我”的矛盾复杂心境:明知女大当嫁乃必然之势,却又无端割舍不下;心里无法轻松,只好故示明达,自为宽解;已经将女儿的男友们定为假想敌,却又郑重其事地提出种种择婿的条件,其他人的举止言笑: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对人生况味的细致入微的体察父亲形象:一位幽默、有同情心,善于自嘲而豁达平和的“开明父亲”,特点:巧用比喻,机智幽默。“假想敌”“文眼”。一大妙喻。此一喻成,全文遂胜义迭出。,4、写作艺术,作者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如:“位居要冲”,“腹背受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信箱被袭”、“电话中弹”“假想敌来掠余宅”。一个个个别的比喻组成一整体比喻,为全文中心意旨。,其他比喻:,“毕业班的学生”、“把她吻醒”、“机密要件”、“昏君”、“台湾健儿”、,“鹅塘”等,“来掠余宅”一语双关,“有教无婿”、“祸延吾孙”、“混血孙”改用成语,“心存不轨”、“开门揖盗”、“杀机陡萌”、“臂毛如猿”夸张,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文势起伏迂回,富于节奏,又转接自然,一气呵成,文笔老到圆熟。书卷气:以深厚学养将一种普通的亲缘情感写得丰富雅致,将世俗人之常情雅化;不是靠“掉书袋”、靠引经据典实现,,而表现于对人生难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于对个人心态和人情世故之明快剖析、表达。如“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一段。连用“摘果子”、“攻堡垒”、“开汽车”三个比喻;每个喻指又都从正反两个方面申说、辩证。,全文连连暗用典故,如白马王子吻醒灰姑娘,魔杖点化长成少女,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浓得化不开,结成秦晋等,三次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均恰到好处,警句,如:“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我宁可多情的少年勤写情书,那样至少可以练习作文,不致在视听教育的时代荒废了中文。”,“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终身大事,神秘莫测,事先无法推理,事后不能悔棋,就算交给21世纪的电脑,恐怕也算不出什么或然率来。”世理通达,雅洁明快。,思考与讨论,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席慕容诗歌的诗情,席慕蓉,(1943.10.15)女,蒙古族,天秤座。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3岁时在日记中写诗,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 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 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 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诗的本质是人类心灵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情表现,诗情是人的情感对世界本质的感悟。诗歌要表达诗情,亦即诗本身的真情真趣,不仅要诗人的文字来配合,更要诗人的诗心的独运。诗歌是诗人因人而感,因事因物而感,抒发出的心中最诚挚的体验和感受,一般表现为人类情绪式的表露。,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容诗歌中的诗情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曲以致深的人情,席慕容的好友张晓风如此评价她:“人类是 如此有限的一种生物,人类活得如此粗疏懒慢,独有一个女子渴望记住每一刹那的美丽”。席慕容描写人生人情的诗歌虽然大多是描写年青人的生活,用的也大多是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如她在我的信仰中写道的:“我相信 上苍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 如果你与我 一起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 我们终会互相明白”。 诗人运用了浅显的语言和晓畅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我相信”的内在人格力量,抒写了人类共同的单纯、温柔、谦卑、理解的那份爱意。,虽然她把自己的诗的境界比方为“把自己完全打开的夜晚”,但实际上她的诗却超脱了个人的悲哀和现实人生的苦闷,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世界的哲理认识和思考,呈现出曲以致深的特点。,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一棵开花的树,苦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相信我们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白鸟之死,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象是最后的一朵云彩隐没在那无限澄蓝的天空那么让我死在你的手下就好象是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写的是射手与白鸟那充满悲剧色彩的凄美的爱情,引起无数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首句,诗人就运用假设给本诗定下了这一爱情悲剧的基调。“含泪的”、“不再躲闪的”两个形容词的贴切使用,把两个痴情人的真挚爱情写得入骨,让人顿生忧患、悲悯之心,让你不得不读下去。 诗人进一步使用假设,“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写出了白鸟与射手对爱情的专注,强化了爱情的排他性本质。接下来,写了他们相爱的理由:“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就好像是最后的一朵云彩,隐没在那无限澄蓝的天空”,层层推进,丝丝入扣,没有一点儿斧凿与唐突。 最后写了白鸟赴死的决心,理由也已十分充分。,鸟与射手原本是一对不该相遇的天敌,为什么他们之间就产生了爱情呢?或许射手爱上了白鸟美丽的羽毛,婉转的歌喉,以及白鸟自由的飞翔?或许白鸟爱上了射手伟岸的身躯,冷俊的表情,抑或神奇的箭术?总之,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无法抗拒心灵深处对爱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