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要点总结之1.倒库.doc_第1页
科二要点总结之1.倒库.doc_第2页
科二要点总结之1.倒库.doc_第3页
科二要点总结之1.倒库.doc_第4页
科二要点总结之1.倒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场考通过的感言:六个“越”字:打方向越快越好,车速越慢越好,越匀越好。五个关键字:门、座、镜、带、灯。因为车速的快慢与均匀完全取决于离合器的使用,在练车期间十分注意离合器的压(减速)、抬(增速)。当方向一次打死时(向左或向右一圈半),因前后轮不在同一轨迹上,阻力增大易减速甚至停顿;当方向回正时,前后轮在同一轨迹上,阻力减小易车速过快。故在打死方向时要抬一点离合器,在回正方向时要压一点离合器。上车后先调座位,我大约向前进了二节,靠背后缘大体上与左前门锁头齐。如图座位调好后,再调后视镜。内后视镜将右前门锁头处于横1/2和右1/3,如图左侧后视镜里,车左身约占1/3,刚能见到左后门把手前脚根;右侧后视镜里,车右身约占1/4,右后门把手前脚刚能见到。每次练车的座位位置不作变动。如动了座位,就要重新调整后视镜。倒车入库:反库左边出,停左脚到第四条实线。过线往后时数一二,到中间时回半圈,看倒车镜,边线,机盖和前线平行,回一圈。正库右边出,停左脚到第二条虚线。过线过后窗后右打死,赶紧看右倒车镜,感觉快进库时回半圈,车正打直哪边进,哪边出,不要压线。项目场地平面 操作步骤与要点1进入倒车起始位:1挡、半联动低速从GH线一端进入倒车道,左侧车身与GJ线平行、GJ线位于前窗左角稍上方。如图:前轮驶过JN线踩离合、踩脚刹停车。如图:此进车左侧车身与GJ线间距约150cm至180cm,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图:2从右侧倒入:挂倒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倒车,左侧方后视镜下缘距JN线约10时极速向右打1圈半方向;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右方后视镜见B角对右前门把手中间下方时向左回一圈方向,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右方后视镜内下缘与B角相切时再向右打一圈方向;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车身快与库左边(AC)线平行时再向左回1圈半方向;左方后视镜下缘刚过HA时踩离合、踩脚刹停车。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如下图:3出库:挂1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出库,车头线压GJ线时(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极速向左打1圈半方向,车头朝GH线时向右回1圈半方向,使车身左侧与HA线平行,车前轮过GH线踩离合、踩脚刹停车。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4从左侧倒入:挂倒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倒车,左侧方后视镜下距GH线约10时极速向左打1圈半方向;如图: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左方镜见A角对左前门把手中间下方时向右回一圈方向,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左方镜内下缘与A角相切时再向左打一圈方向;此时,车的实际位置大致如下图:车身快与BD线平行时再向右回1圈半方向;左方后视镜下缘刚过(与右倒入同,见上图)HA时踩离合、踩脚刹停车。5再出库:挂1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出库,车头压GJ线时极速向右打1圈半方向,车头朝JN线时向左回1圈半方向,使车身左侧与GJ线平行,车前轮过JN线踩离合、踩脚刹停车。体会:我前四次练的不是此法,而是:从右侧倒入:挂倒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倒车,左肩平E点时极速向右打1圈半方向;左方后视镜见A角时向左回半圈方向,左方后视镜见C角时再向左回1圈方向;左肩平X停车点时踩离合、踩脚刹停车。从左侧倒入:挂倒挡、放脚刹、松离合至半联动低速倒车,左肩平F点时极速向左打1圈半方向,右方后视镜见B角时向右回半圈方向,右方后视镜见D角时再向右回1圈方向;左肩平X停车点时踩离合、踩脚刹停车。 这种操作虽然相对简单,但入库成功率不高。起倒时车与GJ线的间距大或小、起倒打方向时点的迟或早,都易出现回半圈方向时的间距过大或过小。虽然间距过大时可以早点回方向且回半圈至3/4圈(右倒时标识呈;左倒时呈),间距过小时可以迟回方向乃至不回半圈,直至见到库底角(右倒时见C角,左倒时见D角)时回一圈半,但还是容易出现压线或车线出库线。 而从第五次练车开始的操作虽相对复杂,但避免发生车入库后车身两侧明显不匀,成功率较高。如果要求车身两侧尽可能均匀,可在中途或库底线出现后作适当修正。具体:右倒入时,在回一圈方向时觉得库B角与车右侧小于40时,在接下来的向右打一圈方向的时点可以延迟到右方后视镜下内缘与B角相切后的10;右倒入在回一圈方向时觉得库B角与车右侧大于40时,在接下来的向右打一圈方向的时点应提早到右方镜内下缘与B角相切前的10。 左倒入时,在回一圈方向时觉得库A角与车左侧小于40时,在接下来的向左打一圈方向的时点可以延迟到左方镜下内缘与A角相切后的10;左倒入在回一圈方向时觉得库A角与车左侧大于40时,在接下来的向左打一圈方向的时点应提早到左方镜内下缘与A角相切前的10。 至于库角(A/B)与车身侧面40的实际间距以及其在左、右方后视镜里的镜象,在练车时反复观察、体悟。 若追求完美,要使车倒入库后两侧间距基本相同,则可以在回正方向后迅速观察两侧方后视镜,哪则间距大就往那则打方向,打多少回多少。打方向务必在回正后立即开始、停车前结束,否则会出现车身不正。本人在练车时,只有当两则间距绝对值大于10、相对值大于20时(即一则间距小于20、另一则间距大于40)才做修正操作。 我观察间距大小的笨办法是看方后视镜里间距小的一侧,其车身侧线与库边线内侧是否小于2条库边线的宽度(因库边线宽10)。如下图(本例车身侧线与库边线间距大于2条库边线,实际间距约25):倒库时,如何确保“右方后视镜见B角对右前门把手中间下方”?有时到不了怎么办?”1、关于“倒库时如何确保右方后视镜见B角对右前门把手下方?”首先,“B角对右前门把手”是右方后视镜里的镜像,而非此时点实际上的右前门把手对B角。实际上,此时点右前门把手离B角所对应的这个点还有一段距离。其次,“B角对右前门把手下方”是一个回一圈方向的参点,想准确把握在“把手中间下方”回方向,恐怕就是要掌握好倒车的车速,即控制好离合器,在保障不中停的前提下越慢越好。2、关于“有时到不了怎么办?”只要是从本贴所说的起倒点(距左侧边线150左右、左方后视镜外下缘距起倒线约10)起倒向右打一圈半方向,右侧车身(前门把手)是必定会经过B角所对应的这个点,只有起倒时车身偏左(距左侧边线小于150)或/和向右打方向时点过迟(左方后视镜外下缘距起倒线小于10甚至过了起倒线)时,或/和起倒时车屁股偏左, 则会出现B角与右侧车身间距过大(超过45);相反,起倒时车身偏右(距左侧边线大于180)或/和向右打方向时点过早(左方后视镜外下缘距起倒线大于10)时,或/和车屁股偏右, 则会出B角与右侧车身间距过小(小于30)。 我在练车过程中没有出现“到不了这个点”的问题,只有到这个点时,车身与B角的间距大小的问题。故请在练车时再反复观察体会一下。顺此再提醒一下,练车时后视镜是否调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即:右侧车身占镜面约四分之一、后门把手前脚根部在右方后视镜内上缘刚能见到。还有,练车时观察后视镜时头不要过于前倾、后仰或过于左斜、右斜,身体位置应与调后视镜时的身体位置 尽量相仿噢。补充:起倒时的车体位置很重要。根据普桑最小转弯半径绘出的图,中途不修方向,也能进库。但实际练车或场考时很难做到如此准确,难免出现打方向时点过早或过迟、车身偏左或偏右、车屁股偏左或偏右等状况,如下图:起倒位置很重要.不过,好在你说车子是太靠左边线,如果车身左侧距左边线不小于120cm(我162身高,左边线刚好在前挡风玻璃的左角下内,或者左边线刚好在左前窗下缘口上),调整得好的话还是能入库的。具体方法:1、起倒时向右打死方向的时点比正常早点,以抵消车偏左造成的A角变小甚至压A角。至于早多少时点,那要看车身偏左的程度,偏的越多就越要提早。如果捎许偏左一点的话,建议不要提早打方向。2、起倒时车身偏左,如果不提早向右打死方向,在“B角对右前门把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