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性认识,感性疏导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从化四中 谢晓冰内容择要: 早恋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本文对班中一女生早恋的事件的处理为例子,引发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思考,探寻学生早恋现象出现的原因,呼吁对早恋现象以理性的认识,从而对孩子进行感性的疏导,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避免早恋悲剧的发生。关键词:早恋 理性认识 感性疏导 我班有一名女生,长得很漂亮,在班上表现比较文静,学习也很认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有一天,他父亲打电话给我,怒气冲冲地说:“老师,我希望你能在班上严肃处理这件事,我对孩子要求是很严格的,她年纪那么小就会谈些什么情啊、爱啊的,让我都气死了。”我觉得很诧异,耐心地谈下来才知道,原来这位爸爸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女儿藏着一大堆的纸条和信,里面写的都是关于跟某位男生交往的事情,言辞很肉麻。这位父亲感到很愤怒,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学好,给自己抹了黑。与家长约见后,这位爸爸把“证据”(一大袋纸条和信)交到我手上,并一直叫嚷着要我一定严肃处理事件,最好在全班进行公告和批评,好让自己女儿知道什么是“羞”,防止再犯错误。说实话,现在的社会,学生“早恋”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可这位父亲的“愤怒”和极端严厉的处理方式却叫我大吃一惊。要知道,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我对那位父亲好言相劝,承诺会好好处理此事。经过调查,我了解到女孩喜欢的那位男生竟然是一位无心向学,正濒临退学的学生,真是感到非常诧异。毕竟,优秀的孩子能够喜欢上厌学的学生,还是让人有些“跌眼镜”的。我当然没有按其父要求那样大张旗鼓地宣扬和批评,而是跟她做了一番交心的谈话。了解她对于男孩的感受,肯定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根据她的情况给她分析了种种利弊,表达了父母师长对她的期待,希望她能从爱护自己出发多做思考。当时她有迷惑、有懊悔,并表示自己会好好思考,尽量处理好心态,把心思专注在学业上。我相信她,并没有对此事有所声张,只是在平时更多地关注和留意她,并额外地多给她一些工作,多让她参加一些活动,让她忙起来。并且,利用放学和她同路的机会,多和她交流、谈心。结果,某天回家的路上,她对我说,现在才发现世界很大也很美好,朋友很多也很温暖,以前自己太偏执和狭隘了。我不禁会心一笑。通过这件事,我不禁思索学生的早恋问题。觉得作为家长或教师,对于学生的早恋现象,真的是不能慌乱,更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要做到“理性认识,感性疏导”。其实,像这名女生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往往陷入早恋当中,而且对方很多也往往是无心向学,纪律得不好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多,我认为关键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家庭的漠视,导致学生向外寻求安慰。很多家长认为子女长大了,就该懂事了,因而缺少对他们的关注。家长们往往认为只要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就已经尽了作为父母的责任,致使大多数学生跟父母无话可说,缺少沟通和理解。其实,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多了,思考也多了,就更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扶持。这些孩子的内心是孤独、寂寞,渴望被爱的。但父母却在情感上忽略了,因此,只要有同龄人对他们多做关心,他们便误以为找到心灵的依靠和安慰,陷入早恋的漩涡了 其次,学习知识烦闷,让学生缺乏兴趣。中学教材虽然已经进行了改编,但依然存在繁、难、重的问题,加上小学到中学教学方式的变化,又造就了一批后进生。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这些后进生对学习、学校失去了兴趣。然后铺天盖地的电视、电影的不良影响,使情窦初开而判断能力、自控能力还不强的学生过早的沉迷于所谓的“恋情”中,不能自拔。自以为自己虽然成绩不好,好歹还有人喜欢,有人依恋,这也是一种值得炫耀的“成就”。再次,学习压力过大,让学生在“恋爱”中寻求刺激。在早恋人群中,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优秀生,即使成绩好,但他们很多内心却是孤寂的,压力也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社会流传的这句话就很能说明问题。很多家长几乎都是看“成绩”判断孩子的,认为成绩就是一切。然而这时,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们,却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一些平时人们认为“胡闹”、“荒唐”的事情对这些“乖乖女”或“乖乖仔”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恋爱”能让他们既享受到被爱、被宠的温暖,也让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增加了滋味。他们就觉得这样刺激,觉得这样自己才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第四,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缺乏对性的了解。在我国,对性知识的宣传,似乎还是不够大方,总让人有种遮遮掩掩的感觉。即使在健康课中提到有关性知识,有时也只是作为选读,不能给学生真正的讲解。召开相关的知识讲座,还要神神秘秘的男女生要分开讲。然而,很多时候事实证明,你越遮掩,别人就越好奇。因此,由于性知识的匮乏,使学生即使产生了对异性的渴望,可他们却并不懂得原因所在,也就更不可能正确的去处理了。孩子们总是就这样轻易就认为对某一个人有好感,“这就是美好的爱情”。再加上社会的影响,如学生中常常流传的谁是那个班的班花班草,谁追谁很浪漫等等,对学生的亲密关系,无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并不认为早恋有什么不对不好,只认为早恋是时尚,不早恋才是“out”。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对早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所谓“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孩子青春期性生理的发展与成熟,必然带来的性意识的萌发,他们愿意接近异性,希望得到异性的关心和爱恋,这是正常的现象。当然,由于孩子虽然生理特征成熟,但毕竟年幼、单纯,生活经验少,而且大多缺乏坚强的毅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可能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所以“早恋”带来的危害确实很多。在我国,家长和老师对此几乎普遍都持反对态度。有人说,早恋是中国特有。据了解,在很多国家,幼小的孩子喜欢另一个孩子,做父母的不但不阻止,还会为自己的孩子“献计”追求,因为他们认为男女的交往是很正常的,自己的小孩没有异性朋友才是他们担心的,那说明自己的小孩没有魅力。但是,他们很注重对青少年性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在两性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我认为,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幼就忽略或否定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和追求,作为教师和家长,多从保护身心安全的角度出发感性引导孩子对情感和性的认识,比一刀切的“棒打鸳鸯”更为重要和有效。其次,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感性的疏导。对此,我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引导学生对早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私下里我找到他们,与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这番谈话,不宜大张旗鼓,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否则会有让学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因为其实学生是很爱面子的。很多时候,如果有早恋发生,不是老师、家长想制止就能制止的,所以应该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我对女孩说,喜欢一个男生这是很正常的,但这是真的爱情么?爱不单是相互的关心、扶助,更是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的。你觉得你们现在有能力肩负起“责任”吗?况且,这个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见识了多少?优秀的男孩女孩你看过多少?你认为像现在这样,就是找到最适合的了吗?你不希望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一个更优秀更适合的男孩女孩陪伴终生吗?爱情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应该发生在最美好的最恰当的时候。你觉得现在是这样的时候么?想想,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经过一番谈话,学生的紧张心理消除了,他愿意信任我,听我的话,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当然,一次谈话并不能就奏效,还需要反复的关注和心理辅导。第二、利用班级板报和主题班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思想影响,使学生对恋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在板报上,就可以用一些名人对事业与家庭的看法的范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注重学业。又如在主题班会上,可以直接切入主题“交往过密对中学生的发展的利弊”来对学生进行检查反省,促进他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以利于他们顺利的度过青春期的关口,健康的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第三、注重定期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利于他们更快的成长。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进行谈话交流外,还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讲到孩子的成长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个苹果是青时吃还是红时吃呢?学生一致的答为红时吃,只有红时才更甘甜。我接着举例,其实这正如人生,是青春年少时恋爱,还是等到成年在去享受恋爱,那一个更好呢?然后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