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_第1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_第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_第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_第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课,高效针灸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该病中医又称历节病、闭证、鹤膝风,为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2-3倍。临床表现:对称性肿胀、变型、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特点:反复难愈、致残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机制:正气亏虚、风寒湿侵,正为邪阻、类脾、肝、肾三脏。治疗:服药内治 针灸外治 11种 综合疗法,一、针刺治疗:,早期驱邪为主,中晚扶正治本为主,整体+局部主要取督脉穴、背俞穴。,1、风寒湿型:,临床表现:关节重着、肿胀、痛甚、遇寒加剧、畏寒肢冷、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畸形、脉沉弦紧、舌淡胖。治则:驱风散寒取穴:以督脉穴、背俞穴、四肢阳经穴为主。,1、风寒湿型:,处方:整体治疗: a、 大杼、肝俞、筋缩、委中、阴陵泉、足三里 b、大椎、膈俞、至阳、肾俞、命门、血海 两者交换使用功能:强盘壮骨、行气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健脾除湿。方法:a、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在主要穴位作烧山火以温阳散寒,1日或间日1次或每日2次,再配局部穴以提高、加强疗效。 b、顺经针刺膀胱经穴。,局部治疗:病在上肢:+天宗、曲池、外关、合谷肩关节痛甚者+肩贞、肩髃、肩前、臂臑肘关节痛甚者+手三里、曲泽,使针感达到肘关节,针感较强腕关节痛甚者+阳溪、风池、腕骨,以输通腕部经气指关节痛甚者+八邪、后溪,手指曲伸不利者:由三棱针刺四缝病在下肢:+秩边、阳陵泉、三阴交(前两穴主要输通下肢经气) 髋关节痛甚者+承扶、居髎、环跳 膝关节痛甚者+膝眼、曲泉、委阳(对膝眼严格消毒) 踝关节痛甚者+解溪、太溪、商丘、丘墟累及颞颌关节者+上关、下关、听会以输通局部经气,禁忌:忌生冷、瓜果、苦寒伤皮之物,2、风湿热型:,临床表现:肢体酸重、晨僵、疼痛、痛不可触、活动困难、关节变型、红肿热痛、脉弦紧数、舌质红、苔黄腻干燥。治则:清热除湿处方:整体治疗大椎、膈俞、阴陵泉、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功能: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止痛方法:针用泻法、透天凉针法以泻热 每日一次局部治疗:同风寒湿型,3、肝肾亏损:,临床表现:肢体麻木肿胀、腰膝酸软、疼痛、晨僵、畏寒肢冷、耳鸣耳聋、脉沉细或细数、苔白或红而少苔。治则:补益肝肾处方:膏盲(调虚证)、肝俞、命门、肾俞、关元、三阴交(行气、活血、止痛)太溪、悬中(补髓益脑)、太冲。方法:先针背部穴位、后、先上后下、提插捻转补法,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针对各别症状:急躁易怒:土行间、劳宫以泻火风寒湿型:土局部穴,4、气血亏虚:,中晚期常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动则气短、时有腹胀、便溏、自汗、易感冒、倦怠乏力、关节肿胀、疼痛、晨僵、舌花剥、少苔或无苔。治则:健脾、益气取穴:以脾胃经、任脉、背俞穴为主。处方:整体治疗膈俞、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阴陵泉。,4、气血亏虚:,其中膈俞、脾俞用提插捻转补法。局部治疗:土局部配穴同风寒湿型。针对各别症状:头晕较甚:+百会、太冲、膏盲以平肝潜阳食少、便溏、纳呆:+中脘、天枢以健脾益气,二、灸法治疗:,长蛇灸,尤其对风寒湿型适合。取穴:脊柱:从大椎到腰俞之间敷料:蝥麝粉:1-1.8g;大蒜500g;陈艾绒250g操作:消毒铺蒜泥蝥麝粉2寸宽艾炷 共2-3壮次。功能:激发督脉经气,发挥其从外而内直达病所的作用。注意事项:灸后调养,忌使生冷辛辣,如鱼、肉、瓜果等。 忌冷水洗浴、房事、劳累。 半月后可能出现机体功能下降,可自愈。,三、竹管疗法,刺络泻血:先用梅花针叩刺出血煮罐方药:防风、麻黄、川芎、生地、川椒、杜仲、透骨草等12味药各20g。 另外,也可加入独活、羌活、威灵仙、鸡血藤、川乌、草乌等。治疗分区:1区:上肢前区:手三阴经穴位及患部 留罐15-20分钟,三、竹管疗法,2区:上肢后区:手三阳经穴位及患部 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3区:下肢前区:胃、胆、脾经穴及患部。4区:下肢后区:膀胱经穴及患部 身强病重者 每周3次5区:足背区:胃脾、肾、肝经穴位及患部。,四、综合疗法:,黄迪君黄氏疗法,针对疑难病证。活动期:治标为主静止期:标本兼治整体+局部,(一)整体治疗:,取任脉、督脉穴位处方:大椎、大杼、命门、中脘、足三里、阳陵泉。方法:其中对阳陵泉施针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1次。其余每穴3炷,隔姜灸。在整体治疗的基础上,又分型辨证施治。,1、活动期:,急性发作或慢性急发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A:风寒湿型:兼见关节冷痛,脉沉紧或弦紧,苔薄白滑腻治疗:整体治疗+风池、肾俞方法:徐疾补泻法,留针10分钟B:风湿热型:兼见关节红肿热痛,脉滑数,舌红苔黄腻治疗:整体治疗+曲池、委中方法:徐疾补泻或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2、静止期:,病情稳定,时间长部分关节变形,活动后痛甚。A:痰瘀阻闭型:兼冗关节重着肿胀,舌柴苔腻,脉弦紧或沉缓。 治疗,整体治疗+脾俞、隔俞、阴陵泉、血海方法:对脾俞、隔俞用泻法,留针10分钟或刺络拔罐吸出血。B:正虚型:兼见关节冷痛、红肿、面色晄白、舌淡苔白滑,或潮热,骨节疼烦,舌红少苔治疗:阳虚者:整体+中脘、气海、关元 隔姜灸3炷。阴虚者:整体治疗+肝俞、太溪、肾俞、太冲、平补平泻,留针10分钟,(二)局部治疗:,取患部穴位或痛点,用药棉+药酒隔棉叩刺(叩刺分重、中、轻),1、风寒湿型:,用1号药酒叩刺至潮红+艾炷灸病在上肢+八邪、腕骨病在下肢+秩边各3壮,2、风湿热型,用1号酒棉+蒜泥+艾炷,3、痰瘀阻闭,用2号酒棉。五、督脉铺灸:罗侍荣长蛇灸备药:大蒜500g、艾绒200g、蝥麝粉1.8g部位:督脉及督络:大椎腰俞时节:夏季三伏天,每年1次,连续3年施灸步骤:体位俯卧位、露背 常规消毒用酒精,3、痰瘀阻闭,涂蒜泥:宽2寸,高半寸 敷药:蝥麝粉 取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