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周测题.doc_第1页
文化生活周测题.doc_第2页
文化生活周测题.doc_第3页
文化生活周测题.doc_第4页
文化生活周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周测题_文化生活(2014-9-27) 骆秀静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A B C D2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A B C D3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价值参照系渗透进来,从而使“红色经典”改编出现了许多问题。 这启示我们()A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价值取向B“红色经典”原作者的价值观面临被颠覆的危险C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D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重大部署。据此回答45题。4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在()能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 B C D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 B C D6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B培育“四有”公民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大连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有效,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千万大连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A B C D8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开展向英雄人物和模范学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四有”公民A. B. C. D.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据此回答910题。9.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维护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C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D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0.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更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A. B. C. D. 1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是因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12. 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启示我们提升国家竞争力应 ( )A. 大力弘扬“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 使人力资源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1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以下选项中属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是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A B C D14.下列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只要发展好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就搞好了A. B. C. D. 15.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角度将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16.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列不属于该类活动的是A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B“电脑算命”、“星相算命”、“麻衣看相”等活动C“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青年文名号”等活动D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17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指出,要继续完善韶山一号工程,兴建红军标语博物馆、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15年,各市州全面完成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湖南省这样做()A营造了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B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C旨在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D有利于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18.2013年10月,由山东省17市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全民参与、文化共享”()能够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现代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 B C D19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可以增强我们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只要文化产业搞好了,精神文明就搞好了A B C D20河南文化领域好戏连台: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成功搭建了河南地方戏竞技的舞台,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南阳的宛梆、朱仙镇的年画、几近失传的皮影戏等一大批传统文化品种得到抢救。在48万人口的宝丰县,5万多农村人员组成近千家表演团体走向全国,年收入高达1亿多元。这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B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C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D以保障文化公益事业为主21.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担心耕种会引来灾祸。村干部不信邪,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22.广州市的人民公园,不设围墙,不售门票,均免费开放,集游览、观赏、休闲、游玩、健身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州市政府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B有利于保障市民基本的文化权益C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D强化了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23.下列属于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是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扶残助残”公益活动A B C D 24.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了“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举行此类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ABCD25.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把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26.在“感动中国”人物的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这表明( )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文化的传承都是通过道德典范来实现的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A. B. C. D.27从2013年7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写入条文,也就是说今后,老人可以把子女不常回家看看作为单独的诉讼请求将子女告上法庭。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老人()是要求公民必须继承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思想中合理成分的肯定表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A B C D28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全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A B C D29.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共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弘扬他们身上的善良、仁爱、勇敢、奉献等精神,受到社会极大好评,因此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该活动是为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递正能量,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A B C D3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31内容通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键所在。通俗化并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它是思想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是准确与生动的统一,是深刻与简明的统一。可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就应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用通俗娱乐文化取代高雅严肃文化将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放在文化的形式上用多彩的形式诠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A B C D32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它们(A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体系完备B是如今展现我们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C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D展示了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33.“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了中国人生活的负面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A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B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改造传统文化D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34中国游客在埃及景点刻字事件引发国内民众热议“文明出游”。拿什么证明自己来过?尊重不同文化,把美景留在心里,比把名字刻在景点更有意义。这说明实现文明旅游,需要()A尊重文化多样性,全面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B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C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D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35.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上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征、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学6 000多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我国首次组织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培育“四有”新人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A B C D36.法国文学大师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句话启示我们()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能造福人类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37从文化的角度看,漫画启示我们()家长应该关心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成人的事,与学生无关必须将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必须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培育“四有”新人A B C D38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也是题写“到此一游”字样最多的国家。有人居然能在北京故宫保和殿高近30米的匾额上留下“到此一游”的字迹,也有人能在湖北武当山景区石壁上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要改变这类现象()必须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要引导公民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要加强道德舆论建设,唤醒公民的良知要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A B C D39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必然要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 B C D40自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每两年评选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推出了一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模范。2013年9月19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张丽莉等54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凤进等265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有利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A B C D41(20分)在城市广场和街头巷尾,华灯初上,音乐响起,男女老少纷纷加入跳舞方阵、健身队伍,尽情享受着国泰民安的祥和与快乐;在农村农闲时节,秧歌队、锣鼓队的整齐节点响彻院落。这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展现。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请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说明你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解。(6分)(2)在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分)高一政治答题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