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2007年真题中国建筑历史一 名词解释(每4分,共20分)1 骑 楼: 是外国 “拱全柱廊” 式建筑形式传入我国南方部分城镇后,与我国南方城镇的气候和经济活动相结合,融合了近代西方建筑技术工艺的产物。 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它们开间都不大,柱间距3米到5米,一般进深都比较大,适合“前店后厂”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方式。它们并排相连在街道两侧,每一个店铺所占的开间都不大,多数只是一两个店面,就算店面较大,也通常把店面化整为零,分成若干个开间。侨乡骑楼多为两层,少量三层。在造型上,带有浓厚的洋式造型,骑楼式建筑大体分为三段:柱廊、楼梯和顶部山花。柱廊段混杂了中西式的各种柱式,有的柱头装饰仿照希腊、罗马古典柱式,有的是简单的中国式的圆柱或方柱。楼体部分有三种做法:一是实墙上开窗、二是凹进做外廊、三是挑出做阳台或柱廊。屋顶主要在山花上做文章,大部分是采用一些简化了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造型图案,还有的甚至把西洋风格的小亭子缩小比例建在其上,总之,千姿百态。2 卒堵坡:BC270BC52年,呈半球形穹窿(覆体)状的佛教圣祠,为纪念佛陀及其教义或对圣地、圣迹示敬而见。 埋葬“佛骨”;最大的萃堵坡在桑契,阿育王时期建造,半球形坟墓,D = 32米, H = 12.8米,在4.3米彭形基座上,四周有石栏杆,每面正中设一门,朝向正方位。 3 北京四合院: 它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大宅除纵向院落以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花园;北京四合院素朴、实用、色彩亦以灰色屋顶和青砖为主,强烈的封建宗教法制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的安排,严格区分内外,准备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有明显的中轴线;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垂花门的高度和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防风沙、防干扰和噪音,较安静;院是交流场所,但缺乏私密性;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纵深的、严整对称的组群布局,以居中的内院为主体;纵深轴线在这里既是起居生活的行为主线,也是建筑失控的观赏动线;过程要素为:正方(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倒座(会 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小姐居)抄手游廊,构成模式为一明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为:“正房耳房”4 举 折:举指屋架的高度,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材料而定折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折”。 举折宋宋式建筑求屋面坡度曲线的方法。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高度,然后自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宋营造法式规定举折作法:以前后撩檐枋水平距离为总进深L 以(1/31/4)L为撩檐枋至脊傅的举高H 自撩檐枋背至脊傅背连一直线,与上平傅中心相交,自此点向下折1/10H,定上平傅位置,以此类推5 工官制度: 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主要是掌管统治阶级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施工组织管理,同时对于总结经验,统一做法实行建筑“标准化”也发挥一定的推进作用。如营造法式的编著就是工官制度的产物,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著名的工官:隋宇文恺,隋大兴城,宫制工部尚书宋李诫营造法式明朋祥徐杲工匠出身二 画图题(共20分,每题5分)1 绘出宋晋祠圣母殿的平面2 绘出宋式须弥座3 佛光寺大殿正立面4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三、论述题 (共20分)论述明清北京故宫中轴线的组成及其空间序列的特点?北京故宫,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由:“大清门(低、小)形狭长庭院天安门(高、大)长方形庭院端门(高、大)纵长方形庭院午门(高、大)横长宽阔庭院太和门(低)方形宽大庭院太和殿(高、大)”。 在达到主殿太和殿前需经过1600余米长的轴线及高低大小不同的“五门五院”以衬托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威严,其他内廷和外朝两侧的附属建筑与庭院相对降低减小,以突出“三殿为中心”的皇权象征。故宫建筑在布局上的主要特点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神,中轴对称,前宫后苑 明清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布局上对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达成者唐:后花园;三朝五门宋元:千步廊;金水桥明:后面对应山头,三朝二宫与北京城的关系:故宫位于北京城之中央,符合周礼王城规划“择中立宫”思想。总体格局:与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而建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了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前面为朝会之所,后面为内廷宫苑。景山矗立在紫禁城被,犹如天然屏障 轴线法则:宫殿建筑沿南北向的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轴心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设计思想。 空间序列:沿主轴线以连续的、对称的、尺度丰富变换的封闭式庭院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并以此突出主要殿宇. 太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高潮。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深远的空间。“三朝五门”之制:外朝的主体部分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构成三朝,其南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及太和门形成所谓“五门”,作为前导空间。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的门,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 礼乐相成:故宫的建筑多遵循轴线对称法则,突出君权神权;“前朝后寝”、“左文右武”的布局又符合封建伦理纲要的要求,这些都是“礼”的反映。此外,故宫中还有形状自由迂曲的金水河,以及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等布局相对自由的建筑空间,形成“乐”的一面,而这种“礼乐相成”的思想表达了儒家治世的理想境界。对比手法:为了突出主体建筑,故宫建筑群的设计中运用了多种对比手法。如天安门、午门、太和殿等夹注前宽阔的庭院尺度与内廷居寝建筑小尺度空间的对比;主体建筑与次要建筑开间进深、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台基形式等多方面的对比。尺度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 象征手法:有建筑单体的象征以建筑小品等不同层次的象征手法。前者如内廷之乾清宫象征天,坤宁宫象征地,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形成附会北极星及紫微垣的喻意;后者如太和殿外丹陛上下陈列的鼎式炉、铜龟、铜鹤,既是举行典礼时点燃松柏和檀香的用具,也是象征江山永固的陈设品。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首先体现了阴阳两极(外朝,阳,阳数1,2,5,7,9内廷,阴,2,4,6,8,10)故宫建设成功之点:(1) 中轴对称:主体对称,实则灵活;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2) 院落空间:太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高潮;(3) 建筑尺度:大典用处,高大宽阔;起居场所,尺度宜人;(4) 房屋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钻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卷棚等; (5) 装修色彩:尊者金、黄,次则赤、绿、青、兰、黑、灰;(6) 技术设施:金水河,(防卫,排水,防火用),八十口井,火道地面,自天安门始地面铺砖57层;紫铜下水管;屋面锡箔苫背等。外国建筑历史部分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5分)1 结构主义2 巴西利卡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用做法庭,商业贸易所或会议厅的大厅。平面是长方形,两段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建成,主要承重结构为墙面和粗大的柱子 这种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空间,中央比较宽的是中厅,侧廊窄,中厅比两侧高入口通常在长边。3 风格派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其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风格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觉上的形式。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做墙身,立面不分隔区,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集合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派”或“要素主义派”。代表作品: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1924年 G.里特维德5 折衷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的建筑思潮,它突出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复兴)或哥特(后浪漫主义)的单一风格的模仿,而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建筑撮合于一体,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没有固定的建筑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5浪漫主义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在欧美一些国家受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而流行的一种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如: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年)模仿哥特风格。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阶段,她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思潮。由于追求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最著名的作品:英国国会大厦。6 飞扶壁它是哥特建筑在结构上的一大创造。它与扶壁一样,同时支撑承重墙中的侧向水平推力的结构构件;与扶壁不同,利用从墙体上部外挑出的一个券形或半券形的结构(亦称飞券)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到离此一定距离的柱墩上。由于减轻了墙体的负担,原墙体上墙墩的重量可以缩小。二、绘图题(共20分,每5分)1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2 古罗马多立克柱式3 萨伏伊别墅立面4 帕拉第奥母题三、简答题(共20分,每10分)1 简述巴洛克建筑的特点在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应用曲线与变形,并喜用强烈的装饰、雕刻与鲜明的色彩,追求自由、动态、神秘与富丽的效果。 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形成动态建筑 利用透视术或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体积感强 建筑部件的断折、不完整,形成不稳定形象和折断的或双层的檐部、山花 柱子不规则排列、增强立面与空间的凸凹起伏和运动感 室内运用曲线曲面及形体的稳定组合,产生光影变化 强烈的装饰、雕刻与色彩 用互相穿插的曲面与椭圆形空间 平面上,由于教堂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巴洛克教堂多采用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 空间上,由于平面特殊形状,赋予空间以凹凸分明,由此围合的各种动态强烈的室内空间,曲线、曲面及形体的不稳定组合,产生光影变化 外形上,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圆形的雨罩与台阶、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起伏变化与运动感 这样的处理使建筑的形体支离破碎,似乎有一种力在里面冲突挣扎,引起世人惊讶。 代表作品: 罗马耶酥会教堂(1568-1602年) 维尼奥拉 & 泡达 罗马圣卡罗教堂(1638-1667年) 波洛米尼 2 简述柯布的设计哲学思想柯布 ( Le Corbusier 1887-1965年 ) 法、建筑观:歌颂现代工业伟大成就,主张建筑师从保守的学院派教条中解脱出来“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偏爱混凝土,提倡大规模生产房屋来解决社会问题主张平面是关键,设计方法由内到外,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建筑形式: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了解罗马、希腊艺术,强调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提倡简洁的几何关系早期希望用理性方法来表现思想,主张寻找新的艺术准则,并接受机器产品的启示主张学习工程师的思维方法:工程师用几何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没的艺术前期20-30年代偏重于理性主义,后期转向浪漫主义(二战之后)1926年提出现代建筑五点: 房屋底层独立支柱;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横向长窗; 自由立面城市“集中主义”者;“光明城市”每个居住单元是一幢高层,从而可获得大面积绿地,立体交通,发达的交通系统粗野主义和塑性主义、建筑作品: 萨伏伊别墅 19281930年 朗香教堂 19501953年 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19301932年四、论述题(共20分) 试论述十八世纪新艺术运动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对于今天的建筑创作有哪些启示。三、名词解释 8分1 叉 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2 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增加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3 上 官4 藻 井 它是一种高级天花,一般只用于官式建筑,殿堂明间的正中。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其如同穹然高起的华丽伞盖,渲染出中心部位的庄严、神圣,以突出空间的构图中心和意象气氛。(藻井始于汉代)四、画图题 20分1 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2 应县木塔立面图3 六架椽屋清举架4 清式旋子彩画基本结构(一整二破)五、论述 12分 从我国古代佛塔的形式与演变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采文化的相互关系?佛教传入中国对本土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各方面。第一, 出现了佛寺、佛塔、经幢、石窟、摩崖石刻等新建筑类型。第二, 这些佛教建筑类型全国范围地引入到城市和乡野,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些时期成为城乡发展模式演进的重要推动力(如,北京城的起源就有“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第三, 许多佛教题材的装饰影响到了单体建筑的风格,如须弥座在一些非佛教类建筑中的出现,狮子雕刻、莲花题材的出现,佛八宝装饰图案在建筑中的应用等。第四,在许多城市景观中,佛教建筑担负着景点聚焦的视觉标识作用。如北京北海的琼华岛白塔,颐和园佛香阁、智慧还、须弥灵境都属于这种处理方式。 佛教建筑的汉化过程在此分佛寺、佛塔、石窟等三个部分作简略描述。佛寺的汉化过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在“舍宅为寺”对佛寺的直接影响,为佛寺汉化打下了基础。但该时期一直到隋唐仍有许多佛寺采用“前塔后殿”的塔院式布局,这与印度佛教“绕塔”的宗教行为仍显出关联。自宋以后,随着佛教进一步汉化,汉地佛教逐步形成“迦蓝七堂”平面布局模式,使得佛寺带有了儒家礼制建筑的格调。佛塔的汉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对印度卒堵坡式塔形式的扬弃,并与中国原油的楼阁式建筑相组合形成了与印度风格迥异的佛塔式样,而卒堵坡式造型在中国佛塔中演化为塔刹(此处仅以楼阁式塔为例简述,其他佛塔类型限于篇幅无法展开论及)。石窟的汉化过程则主要表现为早期的中心塔柱窟(受印度石窟寺影响)逐步向佛殿型过渡,同时石窟造像的风格面貌也逐渐由西域风格逐渐变为中土风格,佛像越来越人性化、亲切化。三、画图题 30分1 画出一个典型的哥特教堂平面图2 画出密斯代表作品巴赛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平面图3 画出筒形拱、十字拱、帆拱简图四、论述题 30分1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结构特征? 12分2 试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筑设计思潮中在设计方法上“偏情”的两种倾向。这些倾向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有何指导意义? 18分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最先活跃于北欧。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在形式上雷同的反抗。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是指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的适应、运用与表现。地域性亦称当地性,广义地还含有乡土性;由于乡土性的意义偏于狭隘,古人们在创作中更多追求的是地域性。代表人物:阿尔托建筑特点: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重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情。 传统材料结合新结构、新材料 处理得亲和、多样 空间有层次、变化丰富 建筑体量符合人体尺度 建筑化整为零、重视细部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依次流行于北欧、日本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第三世界在政治与经济上的独立与兴起,第三世界的“地方性”战后显得特别活跃,大多从规划、设计到形式都特别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数控剪切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旋流除污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第九课 情绪变奏曲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南大版七年级全一册-南大版
- 2025年中国林业牵引轨道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水果搅切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线束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液化气行业市场全景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液压隔膜式定量泵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报告(业主版)
- 2025年中国煤炭开采洗选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秋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5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储能集装箱电池充电桩配套方案
- 保险规划实务家庭保障与财富传承
- 2024年湖南岳麓山实验室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一模)2025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2026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4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
- 2026中国进出口银行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试题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秋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三 认识立体图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 220KV输电线路运维策划方案
- 4.《电子政务工程造价指导书》第4章和第5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