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 性 教 案个性教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活动探究一】分别将下列物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蜡烛、抹布、小木条、烧杯、镊子、大理石、玻璃棒、水、剪刀。现象:蜡烛、抹布、小木条 能燃烧;烧杯、镊子、大理石、玻璃棒、水、剪刀 不能燃烧。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一:要有可燃物【活动探究二】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分别把装有红磷、白磷两只试管放入烧杯中。现象:发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起来,而试管中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教师解释: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一:1、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2、要有氧气(空气)。【补充实验活动】: 如下图所示:用一只大试管罩住热水中的白磷。再次得出燃烧的条件:需要空气(或氧气)小结:一、燃烧的条件(1)有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使温度升到着火点以上强调: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外界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就是破坏掉燃烧的条件之一。注意: 灭火要简单、快捷、有效!学以致用:1、扑灭森林大火,有一种方法设置隔离带,这样做为什么可以灭火? 隔离可燃物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 液化气、煤气起火时,你首先做什么? 首先应关阀门3、 木材起火时,常用什么方法扑灭? 浇水使其熄灭;用灭火器4、炒菜时,油锅起火,怎么办? 用锅盖盖灭成语中的化学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这一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可燃物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取走可燃物就不可能燃烧。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在会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四、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防止火灾发生播放“火灾避险演练”视频。课堂练习:1、我们在外“野炊”活动结束后你可用那些方法使火熄灭?分别运用了什么灭火原理?2、烟头引发火灾,火柴引燃细木条,烟头,火柴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木柴是可燃物 B、木柴散热快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4、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B、让车内所有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 C、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D 、 打开所有车窗,严禁烟火,疏散乘客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课后作业:乙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二、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灭火的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政兜底脱贫培训课件
-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毛概第九章课件
- 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监管政策解读与风险管理2025年策略报告
- 江苏工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妇科N0-N4层级题库练习试卷附答案
- 2025年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模式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报告001
- 2025年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金属铸造工艺分析报告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研究报告
- 保险产品分析2025年资产配置方案详解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工程竣工移交单(移交甲方、物业)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无线传感器网络说课.ppt
- 最新安徽省小学学生学籍表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