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完成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2、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4、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2、辨证观点的培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联系实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纸花、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导管、试管、烧杯、铁架台、玻璃管、阶梯蜡烛、酒精灯、单双孔塞、火柴等、学生分组(四人一小组)。2学生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镊子、白铁皮阶梯架、软塑料瓶、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课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教师讲述 1是二氧化碳所致;2二氧化碳。引言 认识一种物质主要是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着手,以便我们更好地使用它。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探究一下。授新课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活动 制取并收集三个集气瓶和一个软塑料瓶的CO2。活动与探究一:(幻灯片)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活动探究二:(幻灯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幻灯片)填写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是否燃烧CO2学生活动,讨论交流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向软塑料瓶中注入水,盖紧瓶盖后,发现塑料瓶变瘪。这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幻灯片)小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讲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随着压强的增大,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设问 二氧化碳在溶于水的时候,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活动与探究三:(幻灯片)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的小纸花。第一朵喷稀醋酸,第二朵喷水,第三朵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喷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取出第一朵和第四朵小花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第一朵小花遇醋酸变红;第二朵小花遇水不变色;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不变色;第四朵小花同时接触到水和二氧化碳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类似醋酸的物质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将第一朵和第四朵小花分别加热后,红色褪去。这说明碳酸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示注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法(幻灯片)CO2 +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教师设问 我们早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事实,那么你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讲解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浑浊现象就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小颗粒悬浮在水中的缘故。(幻灯片)Ca(OH)2 + CO2 = CaCO3+ H2O教师强调 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也可用来解释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幻灯片)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着压强的增大而溶解得更多。2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注意:CO3叫碳酸根)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 = CaCO3+ H2O。教师帮助学生回顾课题1学到的知识,讲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了物质的性质,目的在于用好物质。下面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幻灯片)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并交流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随着压强的增大溶解得更多,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创造云雾舞台场景,可用作制冷剂,用于冷藏食品。教师讲述,并设问物质都有它的两面性。二氧化碳的用途这么大,那么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没有不利的一面呢?(幻灯片)温室效应。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介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消耗矿物能源的急剧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的增多,同时森林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小,从而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塑料薄膜一样,使得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发言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幻灯片)1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由于气温的升高,水分蒸发加快,气候干燥,加快土地沙漠化,导致农业减产。矿井、菜窖、没有开发的山洞等地方,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会使人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幻灯片)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的措施是: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核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归纳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1不焚烧垃圾; 2不焚烧农作物秸杆;3打扫教室的废纸不焚烧; 4多种花种草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用途,并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分析了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知道了温室效应的危害性及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有效措施。布置作业P120习题:4、7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着压强的增大而溶解得更多。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 = CaCO3+ H2O。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