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一模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B . 纸张燃烧C . 瓷碗破碎D . 湿衣晒干2. (2分)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 . B . C . D . 3. (2分)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 . 测定溶液的pHD . 稀释浓硫酸4. (2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黄河鲤鱼B . 新郑大枣C . 叶县岩盐D . 原阳大米5. (2分)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 ) A . 铸铁炊具B . 金属细丝C . 铜制电缆D . 铁锤6. (2分)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 . NH4NO3B . Ca(H2PO4)2C . CO(NH2)2D . K2CO37. (2分)(2014本溪)如图所示,下列对比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 铁钉锈蚀的条件B . 燃烧的条件之一C . 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D . MnO2对H2O2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8. (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下列能代替图中丁物质的是( ) A . AgB . NaOHC . BaCl2D . CuO10. (2分)“苹(凭)什么”是继“蒜(算)你狠”、“逗(豆)你玩”之后又一网络流行语,说的是近日苹果价格激增。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力的效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B . 维生素C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C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8D . 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11. (2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B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C .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 . 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12. (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B . 白醋C . 医用酒精D . 冰水混合物13. (2分)测定T时某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将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的质量绘制成下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 图中N点表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 . 图中M 点表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14. (2分)(2015雅安)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物质杂质试剂除杂操作方法ACO2CO 点燃BCaOCaCO3水过滤、蒸发CNaNO3溶液Na2CO3适量CaCl2溶液过滤D铜粉铁粉过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15. (2分)(2014梧州)如图描述的是某种变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变化中一定放出热量B . 可能发生的是分解反应C . 可能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 . 可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二、 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16. (6分)某校同学选用下列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 (3)该校同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来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集气瓶中,如图1所示,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 (4)若选用与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7. (8分)水的组成揭秘: (1)【资料卡片】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即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_(写现象)。 (2)【定性实验】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检验管a中产生的气体时,观察到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3)本实验中,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硫酸钠不发生反应。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测定其pH=7。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此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填“酸”、“碱”或“中”)性。(4)【交流反思】若取24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4g水,则电解后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5)本实验中,若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碱性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定量实验】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玻璃管(含其中物质)的质量和U形管(含其中物质)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下列情况中,有可能造成测定值大于理论值的是_(填序号)。氧化铜未被完全还原;未连接装置B;装置C中U形管后未连接干燥管。三、 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13分)18. (7分)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回答:(1)配制该溶液的步骤为_、称量(量取)、_、装瓶存放等步骤。(2)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应为_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mL;而玻璃棒的作用是_。(3)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4)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19. (6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A和 D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E是应用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俗称_,物质B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D的化学式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3)C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写一种)。 四、 简答题 (共2题;共9分)20. (6分)(2017德州)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还缺少的两种仪器是_(填名称);过滤粗盐水所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组合成发生装置 (3)利用仪器与可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时,气体应从仪器的_(填“a”或“b”)端通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的用途,请你任举一例:_ 21. (3分)氧化锌(ZnO)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其种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滤液中的阴离子除SO42-外,还可能含有_。 (3)加热分解Zn(NO3)2也可以制得ZnO,还有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产物,其中一种为初中常见的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