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环境监测包含的内容:由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从确定环境实时质量到预测环境质量。3.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分类:监视性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 研究性监测发展: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 自动监测监测特点:综合性 连续性 追溯性监测技术:采样技术 测试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4.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5.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包括14个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6.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三级五类 三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五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7.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8水体污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污染物积累,水质急剧恶化。水体是否被污染,污染程度如何,需要通过其所含污染物或相关参数的监测结果来判断。9.第二章第二节 重点复习10.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书本48页)11.第二章第四节 重点复习 加标回收(率):/link?url=-Z_cHo6Gfnhpq0ctIpftzlhgLb-IFnHFLtk2wpqjboivTyNDfmq0R_xDMYbEM4-MShZV5Ju1nZnt37hPgOcASa12.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汞、镉、铬、铅、铜、锌、砷等。13.第二章第六节 重点复习 (总结测定金属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4.溶解氧(DO): 重点复习概念、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高锰酸钾修正法。15.氰化物、氟化物的测定16.含氮化合物:重点复习以下内容: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氮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 凯氏氮:是指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化合物。17.硫化物、含磷化合物:18.化学需氧量(COD):重点复习概念: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的计算)19.高锰酸盐指数: 重点复习20.生化需氧量(BOD):重点复习 概念: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测定方法:稀释法与接种法21.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测定方法: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2.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DO、COD、BOD、TOC、总需氧量(TOD)、活性炭吸附-三氯甲烷萃取物(CCE)和紫外吸收值(UVA)等23.挥发酚:24.书本143页第15题、144页第26、33题符合老师提示的一个计算题的特征,重点复习。25.粒子状态污染物: 降尘:较粗的、靠重力即可较快沉降到地面上的颗粒物,其粒径一般大于100m。 总悬浮颗粒物:粒径小于100m的颗粒物。PM10:粒径小于10m的颗粒物;PM2.5:粒径小于2.5m的颗粒物;烟:粒径一般为0.01-1m;雾:10m以下;尘:分散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如交通车辆行驶时所带起的扬尘、粉碎固体物料时所产生的粉尘等。26.一次污染物(原发性污染物)因受逆温层及气温、气压等限制,清晨和黄昏浓度较高,中午浓度较低;二次污染物(蓄发性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因在阳光照射下才能形成,故中午浓度较高,清晨和夜晚浓度低。形成大气污染三大要素:污染源 大气状态 受体27.第三章第二节 重点复习28.二氧化硫的测定、氮氧化物的测定、一氧化碳的测定、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臭氧的测定、甲醛的测定 重点复习29.空气污染指数(API)是指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30.烟气黑度:一种用视觉方法监测烟气中排放的有害物质情况的指标。 测定方法有:林格曼黑度图法、测烟望远镜法、光电测烟仪法等。31.第十章 简单看看内容就可以了,考查的知识很少。 红色字体差不多都是重难点,好好看书!黑色字体需要读读背背!(仅供参考)1.环境:它是与某个中心食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和生物的所有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形象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的总称,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温度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微生物、高等生物等。2.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人类生活条件的一种现象。狭义地讲环境污染是指由有害物质引起的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3.了解: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面源与移动源污染防治技术4.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稀释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一种方法,以减轻污染物对生物和人体的短期毒害作用;隔离是将污染物或是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分离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他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与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5.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2个)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6.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量纲。 MLtT量纲体系:在SI中将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的量纲,分别以M、L、t、T表示,简称 MLtT量纲体系。7.物理单位间的换算(参照书本543页附录一)8.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 浓度(重点):书本2630页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流动截面的流体体积称为体积流量,以qv表示,单位m3/s。 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成为流速,以u表示,单位m/s。 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9.衡算系统:用衡算方法分析各种与物质传递和转化有关的过程时,首先应确定一个用于分析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为衡算系统。 对于任意一个系统,根据其任意位置上物理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可将其分为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 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系统;当上述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时,则称为非稳态系统。10.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都能够穿越系统的边界 封闭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系统的边界11.流体携带的能量:流体流动过程中所携带的能量包括流体内能、动能、位能及静压能。 单位质量流体的总能量:E=e+1/2u2+gz+pv12.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书本59-61页)13.牛顿黏性定律与动力黏性系数(书本6365页)14.第三章第三节15.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起因于黏性流体的内摩擦造成的摩擦阻力和物体前后压强差引起的形体阻力。16.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主要涉及到计算,书本7696页。17.分支管路/并联管路(书本100103页)分支管路的特点:l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总管的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l 由于存在分流,所以主管内各段的流量不同,阻力损失需分段加以计算。l 流体在分支点处无论以后向何处分流,其总机械能为一定值。并联管路的特点:l 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l 各支管中的阻力损失相等。l 通过各支管的流量依据阻力损失相同的原则分配。18.热量传递的方式:l 导热: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传递的方式。在气态、液态、固态物质中都可以发生。l 热对流: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方式。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l 热辐射:物体由于热的原因而放出辐射能的现象。19.热传导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书本119127页) 对流传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书本128132页)、保温层的临界直径(书本143145页) 辐射传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书本167177页)20.镜体与白体: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反射出去,此时,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则物体称为镜体;若反射情况为漫反射,该物体称为绝对白体。 黑体: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物体吸收,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绝对透明体/透热体:落在物体表面的辐射能全部穿透过去,这类物体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灰体:物体在任何温度下所有各波长的辐射强度与绝对黑体相应波长的辐射强度比值不变,这种物体叫作灰体。21.管式换热器:主要有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22.逆流与对流的传热效果比较(书本156158页)23.强化换热器传热过程的途径:增大传热面积、增大平均温差、提高传热系数24.吸收是指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容积中的溶解度不同,使气体与溶剂充分接触,其中易溶的组分溶于溶剂进入液相,而与非溶解的气体组分分离。将被吸收的气体组分从吸附剂中脱出的过程称为解吸。解吸过程常用于从水中去除挥发性的污染物,当利用空气作为解吸剂时,称为吹脱;利用蒸汽作为解吸剂时,称为汽提。当某种固体与气体或液体混合物接触时,气体或液体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能以扩散的方式从气相或液相进入固相,称为吸附。离子交换是依靠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可交换离子与水中带同种电荷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离子从水中除去。膜分离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为分离介质,当膜的两侧存在两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时,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可透过膜,从而与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分离。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电渗析、超滤、纳滤等。25.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第五章第二、三、四节)26.沉降分离 基本原理:将含有颗粒物的流体(水或气体)置于某种力场(重力场、离心力场、电场或惯性场等)中,使颗粒物与连续相的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沉降到器壁、器底或其他沉积表面,从而实现颗粒物与流体的分离。 沉降分离包括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惯性沉降和扩散沉降。26.重力沉降(书本215229页)27.离心沉降(书本223228页)28.表面过滤:采用的过滤介质(如织物、多孔固体等)的孔一般要比待过滤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径小,过滤时这些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截留,并在其表面逐渐积累成滤饼,此时沉积的滤饼亦起到过滤作用。表面过滤通常发生在过滤流体中颗粒物浓度较高或过滤速度较慢、滤饼层容易形成的情况下。污泥脱水中使用的各类脱水机、给水处理的满滤池、大气除尘中的袋滤器等均为表面过滤设备。29.深层过滤:深层过滤的现象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过滤介质的操作中。由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过滤介质层通常都较厚,过滤通道长而曲折,过滤介质层的空隙大于待过滤流体中的颗粒物的粒径。在过滤时,颗粒物随流体可以进入过滤介质层,在拦截、惯性碰撞、扩散沉淀等作用下附着在介质表面上而与流体分开。在水处理常用的快滤池中发生的主要过滤现象为典型的深沉过滤。深沉过滤一般适用于待过滤流体中颗粒物含量少的场合,如水的净化、烟气除尘等。30.恒压过滤与恒速过滤(书本243页)31.深沉过滤(书本250258页)32.吸收是依据混合气体各组分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的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过程。33.吸收的类型:l 按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的作用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l 按混合气体中被吸收组分的数目分为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l 按在吸收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分为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34.物理吸收的热力学基础与应用(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搭建与实施手册激励员工发展
- 山东省青岛市2025-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辽宁省凌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西省新九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芜湖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招聘1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事科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辽宁鞍山市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退役士兵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尚志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社会责任与企业信誉承诺书(6篇)
- 房屋提前解除租赁合同7篇
- DL-T 2594-2023 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式
- 现网终端问题分析报告
- 第十五章巷道与井筒施工测量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 电厂化学运行规程
- 新版香港朗文1A-6B全部单词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