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实验室化验单_第1页
全科医师实验室化验单_第2页
全科医师实验室化验单_第3页
全科医师实验室化验单_第4页
全科医师实验室化验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检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曲洪澜,一:血液检查,第一部分:三大常规检查第二部分:肝肾功能检查第三部分:电解质检查第四部分:血糖血脂检查,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正常人红细胞因性别和年龄差异有所不同,男性:(4.05.5)x10*12/L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血红蛋白参考值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异,国内较为公认的参考值如下:,男性:120160g/L,最高不应超过175g/L。 女性:110150g/L,最高不应超过165g/L。 新生儿:170200g/L。,血球压积(HCT),男:0.400.50L/L(40%50%)女:0.370.45L/L(37%45%),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1增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面积烧伤,高原生活者,脱水如连续多次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 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慢性失血,大手术后,红细胞平均数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100m3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意义:大细胞贫血: MCV92, MCH31, MCHC 32-36.正常细胞贫血: MCV 82-92, MCH 27-31, MCHC 32-36.单纯小细胞贫血: MCV82, MCH 27, MCHC 32-36.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82, MCH 27, MCHC 80g/L或球蛋白35g/L。,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常见的原因有: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2.自身免疫性疾病3.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4.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尿酸:149-416umol/L尿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废弃物。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在肝脏中合成 。大部分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 .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尿酸升高肾脏尿酸排泄不足有关。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分泌减少所致,可能属多基因遗传缺陷,但确切机制未明。 某些药物可影响肾远曲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如阿司匹林对尿酸排泌的影响 尿酸的生成增多,进食大量含嘌呤食物后,或因某些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生成的尿酸过多,或因酶的缺陷而产生大量尿酸,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4.e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5.核心抗体: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三项指标呈阳性。 “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但“大三阳”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只表示病人体内有乙肝病毒(HBV),但不能准确反映病毒的量和病毒复制(繁殖)情况。能反映此情况的是HBVDNA(也就是乙肝病毒的基因)定量试验。,所谓“小三阳”,指的是“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体”同时出现。 “e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的复制已经由活跃转为静止,血中的带病毒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电解质检血清钾(K)(3.72-5.50)增高: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急慢性肾功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病理或人为因素造成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降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与棉籽油中毒等。血清钠(Na)(135.00-150.00)增高: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等。降低:胃肠道疾病引起消化液丢失、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血清氯(CL)(95.00-109.00)增高:高钠血症的脱水、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过量输入生理盐水等。降低;胃肠道疾病、严重肾小管损害、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低盐饮食等。 血清钙(Ca)(2.20-2.70)增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增生、腺瘤、癌肿、)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D过多症等。降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佝偻病、软骨病、严重乳糜泻、慢性肾炎尿毒症、维生素D缺乏症、老年骨质疏松、低钙饮食、吸收不良等。尿酸碱度 (PH) 58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感染、碱中毒。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3)血脂,(3-1)总胆固醇(CHO) 2.33-5.17mmol/l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3-2)甘油三酯(TG) 0.45-1.81mmol/l增高: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口服避孕药等。(3-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5-3.10mmol/l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等;高TG血症往往伴有低HDL-C;多数肥胖者该项检查也偏低;吸烟等。(被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3-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0-3.61mmol/l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LDL被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4)两对半,HBsAg 表面抗原(+/-)HBsAb 表面抗体(+/-)HBeAg e抗原(+/-)HBeAb e抗原(+/-)HBcAb 核心抗体(/-),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大三阳,传染性强!,HBsAg ()抗HBs HBeAg抗HBe ()抗HBc ()小三阳,抗HBe (-)病毒前C区变异!,(5)血糖,1、GLU:3.11-6.89m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