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护理_第1页
颅内血肿护理_第2页
颅内血肿护理_第3页
颅内血肿护理_第4页
颅内血肿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二),湖州一院 张琪英,学习要求,1、理解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2、掌握脑损伤的护理措施3、重点:颅底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4、难点:脑损伤的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脑损伤的护理措,第四节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脑室内出血,据位置:,以上各血肿在幕上幕下均可发生,据时间:, 急性 3 周 迟发性,分类,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根据血肿引起颅内高压所需的时间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 3 周,病因,(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和颅骨之间,脑膜中动脉破裂。(二)硬脑膜下血肿:急性、亚急性、慢性,最常见。(三)脑内血肿:脑实质血管破裂,临床表现,(一)硬脑膜外血肿: 1.意识障碍: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2.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表现(二)硬脑膜下血肿 1.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中间清醒期不明显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出血缓慢,可有记忆力减退等(三)脑内血肿: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辅助检查,CT硬脑膜外血肿呈双凸镜影,硬脑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影,脑内血肿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处理原则,手术血肿清除,幕上 30ml , 幕下 10 ml 的血肿有压迫症状,原则上需手术。 脑室内出血宜外引流。,护理,(一)同脑损伤护理(二)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及时发现颅内血肿的迹象,护理,(三)做好硬脑膜外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情况,防扭转及反折。 2、保证引流球内的有效负压。 3、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记录。 4、若引流液颜色鲜红、粘稠要考虑活动性出血;若引流液呈淡血性水样液,应考虑为脑脊液,注意有无低颅压性头痛。 5、一般术后72小时内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需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及意识改变等情况,有无脑脊液漏,如果有及时报告医生。,护理,颅脑损伤患者除有效的治疗外,良好的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强责任心,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判断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脑室引流护理,方法,最常用:侧脑室前角(额入法)后角穿刺三角区穿刺经眶穿穿刺,四种方法的示意图,脑室外引流的护理,护理目标1.保持脑室外引流通畅,以利缓解 颅内压增高2.观察引流速度,引流液色、质、量, 了解病情变化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 等并发症,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员。2、卧床休息:可以抬高床头,但不能随意调节床头高度。调节床头后需要重新调整引流装置。3、切口管理:常规在后枕部垫干净的治疗巾,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治疗巾情况,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漏。4、引流装置调节 零点调节:眼外眦与耳廓顶端中点(侧脑室前角水平)。 高度调节:引流装置一般高于零点1015cm,引流高度由医生根据颅内压调整。,5、保持整个引流装置及引流管通畅1、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不受压、扭曲、折叠。2、为防止意外拔管,必要时给予约束具使用。3、每小时检查连接管有无松动,严格保持系统密闭。保证开关处于功能状态,并观察有无引流液引出或有无水柱波动。4 、如果发现堵塞,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绝不能自行冲管。,6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1、引流液颜色一般由暗红色淡血性橙黄色清水样转变。 2、若引流液颜色逐渐加深或引出大量鲜血,应考虑可能出现脑室内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 3 、若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悬有絮状物,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4 、一般引流量为200300ml/24小时,如引流量过多,需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以免过度引流引起出血或低颅压等,应通知医生。 5 、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7、及时倾倒贮液瓶及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并注意无菌操作。8、定时监测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9、引流装置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10天,以防引流时间过长,引起颅内感染。10、移动或搬运患者时管道护理:移动或搬运前应关闭引流管装置,放尽贮液瓶及引流袋内的引流液,避免引流液逆流;搬运或搬动时注意防止引流管拔出;移动或搬运后需重新调整位置,再重新开放引流装置。11、加强安全护理:嘱家人24小时陪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防止坠床、跌倒及意外拔管等发生。,12、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深呼吸及有效咳嗽。13、拔管护理 1、患者意识好转、引流液变清、CT检查脑室内未见明显积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应先夹管12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改变等情况。 2 、拔管后如病情许可,可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