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件编号:JL/HSE/PX-1.13.4,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编制人:油田职防所 梁德军,第 2 页,课堂注意事项,行包靠墙放 坐时5点着地手机静音守时(团队)参与,关注课程、积极发言每次一人发言紧急逃生出口,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3 页,安全经验分享,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4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五、常见相克食物介绍,提 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5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导致的,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定义,第 6 页,特点,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暴发突然、也可能集体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和食用某些食物直接相关。由食物变质后的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一、食物中毒的特点,第 7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五、常见的相克食物介绍,提 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8 页,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第 9 页,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 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一般包括: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等。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 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第 10 页,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 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 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 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 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 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 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 性和地区性。如毒蘑菇。,毒蘑菇,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第 11 页,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食用后引起的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河豚鱼,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第 12 页,植物性食物中毒,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发芽土豆,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第 13 页,植物性食物中毒,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 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 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 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 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 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 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 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第 14 页,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导致的食物中毒;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 油脂酸败造成中毒。,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食品添加剂,第 15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五、常见的相克食物介绍,提 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16 页,食物中毒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 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 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 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 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第 17 页,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 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 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 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 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 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第 18 页,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 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 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第 19 页,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 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 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 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 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 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 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第 20 页,需强调的是,如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处理食物中毒注意事项,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避免制酸剂 。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 胃的食品。,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第 21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五、常见的相克食物,提 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22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一是食品采购关:购买肉菜瓜果,都要注意新鲜干净。 要买经工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允许上市的“放心肉”、 “放心菜”。 二是食品保管关:暂时不吃的肉菜,经及时加工后, 放入冰箱,生熟食要分开容器存放。不食超过保质期 的食品。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 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苍蝇、蟑螂等咬食污染。要 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如消毒剂、灭鼠药等,要远 离食品存放处,防止误食误用。,第 23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三是个人卫生关:炊事员要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凡 患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如乙肝、痢疾、肺结核等) 及有皮肤病者均暂不能做炊事员工作。炊事员上班时, 要穿工作服,戴口罩。要认真做到做饭前后、开饭前、 大小便前后洗好双手。 四是烹调制作关:做饭菜定要充分加热煮熟。做生熟 食的刀砧板、容器要分开,隔夜食品及豆类食品要加 热煮熟,方可食用。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后,再反 复清洗三遍,才能烹调食用。凡发现有腐烂、发霉、 变质等可疑食品,均不要食用。,第 24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五是餐具消毒关:锅、碗、盆、碟、筷、勺等用前要 烫洗或煮沸消毒后再用。集体进餐要实行分菜制或用 公筷。要定期清洗消毒碗柜、冰箱、冰柜、微波炉等 与食具有关的容器。六是进食用餐关:用餐者都要养成吃饭前后、大小便前后彻底洗好双手。进餐时若发现有腐败变质,发霉有馊味或夹生食物,或有被蝇叮爬过的食品,均不可食用。七是食前留验关:凡集体用餐饭前均要将要吃的每种饭、菜,各留一小份样品,以备万一食后有可疑中毒时,作毒物化验用。,第 25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八是食后观察关:凡进食一天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头晕、发烧等症,或在短期内在同一食 堂进餐的多名人员发生相同症状,就应怀疑为食物中 毒。此时应急呼120,同时向上级报告,组织检查救治。 并对病人的进食、呕吐物、大便、尿、血进行有关检 毒化验,另要保护好现场。另外,食物中毒要多加休 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第 26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 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禁止使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 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食品加工、销售部 门及食品饮食行业、集体食堂的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 守食品卫生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生熟分开, 特别是制作冷荤熟肉时更应该严格注意。从业人员应 该进行健康检验合格后方能上岗。,第 27 页,四、食物中毒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细菌繁殖。主要措施是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 2C8C,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熟食品在冷藏中 做到避光、断氧、不重复被污染,其冷藏效果更好。 高温杀菌。食品在食用前进行高温杀菌是一种可靠的 方法,其效果与温度高低、加热时间、细菌种类、污染量及被加工的食品性状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第 28 页,一、食物中毒的特点二、食物中毒的主要分类三、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提 纲,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知识,第 29 页,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俗话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但进补也要讲究科学,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有些食物是不能同食的。若吃,最好要间隔2小时以上。,蔬菜类,箩卜:严禁与桔子同食,同食易患甲状腺肿。忌与胡 萝卜、同食;忌何首乌、地黄;服人参时忌食。 黄瓜:不宜与含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如西红柿、辣 椒等同烹调。,第 30 页,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肉禽蛋类,猪血:忌黄豆、地黄、何首乌。 猪肝:忌与黄豆、豆腐、鱼肉、雀肉、山鸡、鹌鹑肉 同食。,水产类,带鱼、黄花鱼:禁忌用牛、羊油煎炸;凡海产品都禁草。虾:禁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否则,可生成三价砷、能致死。不宜与猪肉同食,损精;忌与狗、鸡肉同食;忌糖。,第 31 页,水果类,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苹果:不宜与海味同食。香蕉:不宜与白薯同食。柿子:禁与蟹、水獭肉同食;同食腹痛、大泻;忌与 红薯、酒同食。,谷物类,大米(梗米):不可与马肉同食;不可与苍耳同食。 小米:不可与杏同食,同食易使人呕吐、泄泻;气滞 者忌用。 绿豆:不宜与狗肉、榧子同食。,第 32 页,调料、饮品类,蒜:一般不与补药同食;忌蜂蜜、地黄、何首乌、牡丹皮。葱:不宜与杨梅、蜜糖同食,同食易气壅胸闷;忌枣、常山、地黄。酒:忌与汽水、啤酒、咖啡、奶、茶、糖同饮,不然对肠胃、肝、肾脏器官有严重的损害;不宜与牛肉、柿同食。茶:贫血病人服用铁剂时,忌饮茶;不宜与狗肉同食;服人参等滋补药品时忌用。,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第 33 页,常见易中毒食物,鲜木耳 鲜木耳与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还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新鲜木耳应晒干后再食用,暴晒过程会分解大部分“卟啉”,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需经水浸泡,使可能残余的毒素溶于水中。,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鲜海蜇 研究发现鲜海蜇含有四氨络物、吃过后易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凉拌海蜇时,应放在淡水里浸泡两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钟以上,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吃凉拌海蜇了。,第 34 页,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如果未经开水焯过、浸泡,用急火快炒后食用,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腹胀腹泻,甚至体温改变、四肢麻木。秋水仙碱在体内氧化为氧化二秋水仙碱,0.54小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疼、口渴、喉干。 干制黄花菜无毒。新鲜黄花菜的食用方法是去其条柄,开水焯过,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溶于水中。建议将新鲜黄花菜蒸熟后晒干,若需要食用,取一部分加水泡开,再进一步烹调。如果出现中毒症状,不妨喝一些凉盐水、绿豆汤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毒素,加快排泄。症状较重者,立刻去医院救治。,第 35 页,五、常见相克食物举例,生四季豆 四季豆又名刀豆、芸豆、扁豆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酶制剂充填封装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发电集控值班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会计证自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措施
- 珠宝店钻石营销方案策划
- 一生所爱的营销方案
-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课时2《权力运行受监督》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训练试题
- 常州薪酬咨询方案公示
- 智能制造重点技术应用方案
- 一粒种子旅行
- GB/T 9124-2010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 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
- 桂阳县中小幼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指南专家讲座
- 童装原型部分(课堂)课件
-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
-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建模交互
- 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建设标准
- 2022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