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doc_第1页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doc_第2页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doc_第3页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doc_第4页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心铸造梦想,支教点燃希望 曾记得“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只身一人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傾颓的教室,托起了山区的孩子们的上学梦。直到今天,徐本禹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支教路,不同的是,他走得更加坚定。出身农村的我深知家乡的孩子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在寒假来临前夕,怀着同样的梦想,我们同村的七八个人达成一致寒假回家支教!于是,就有了这次与众不同的寒假实践活动。寒假社会实践,山区支教之行。在放假的第二天我们的支教活动就开始了。支教的地方稍微有点简陋:窗子上的玻璃几乎没有一块是完好的,桌子是从村里废旧的小学东拼西凑找来的,黑板是临时买来一块木板自己做的,粉笔是从幼儿园老师那借的,凳子是实在弄不到了就有孩子们自己从家带。就这样,在这临时而又简单的环境下我们的支教活动开始啦!我们的支教活动以课业辅导为主,听课学习、备课、授课成了我们每天的主要内容。这次我们安排了小学五年级-初中三年级的辅导班,一个年级辅导的时间是二十天,以英语和数学为主,同时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还在各个班级里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在课间休息时我们会做一些小游戏,另外,我们还进行一些补偿教育,给孩子们讲一些有趣的东西。有时候关心孩子的家长会去教室看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会和家长们就孩子学习上的一些情况进行交流。虽然学习的环境简陋,但是孩子们还是积极性很高,而且学的很认真,这一点也让我们很感动。我负责的是初一的数学,女生比较多,男生只有五个。开始登上讲台的时候,我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有距离,可是后来在课堂上他们的表现真的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回答得特别的踊跃,似乎没有把我当成是一个老师,而是把我当成是一个大姐姐,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和见解都是我所没有想到的,课上的时间我们过得很愉快,而且还发生了不少让我感动的是呢。户外活动记得有一次天特别的寒冷,而我们的教室里没有暖气,我都快有点撑不住了,但是来上课的孩子一个都没少,而且因为天阴的厉害,教室里又没灯,就连第一排的孩子都有点看不清出黑板,但是孩子们就要求复习知识点,我说他们答,真的没想到这群孩子会这么想学习,那一瞬间我被他们感动了。哦,还有一次,我们课程进行完的比较早,时间还没到,我就决定教他们唱歌,这么一说他们就来劲啦,异口同声的喊棉花糖,还好我也喜欢这首歌,手机里也正好有,就交给他们啦,他们学的好认真呐。时间一转眼就要结束啦,在和孩子们说再见的那一刻,我心中居然多了几分不舍,明年吧,明年我还会回到这里,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我想“感动”与“快乐”是我这次支教最大的感受了吧!在集体中生活,我收获了快乐;在读书授课的时候,我收获了感动!相信这段时间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最难忘的回忆!在支教期间,我也反思了很多,心情也很沉重,为什么在十年二十年后,村里的教育还是这么落后?为什么农村的教育改革会存在这么多问题?心里有好多为什么?我想我们村也只是整个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农村,在中国西部,孩子们的受教育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投资不足对农村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由于教育投资不足,一方面教师不能获得好的报酬和应有的尊重,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上课走过场、形式,而不追求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因为投资额的不足,就容易使得一些高素质的教师另谋他就,从而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降,达不到应有的学历程度,因此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其次,长时间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由于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之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一些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同时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改变,这一现状也很难改变。但农村职业学校和继续教育受体制和农村产业化还不发达等多重条件的影响,还没有发展起来,导致“有校无生”的状况。一方面,相当部分的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促成学生智力均衡、全面地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传授。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一些区、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只看学校的升学率,优秀率、合格率,中小学非毕业年级凭调考成绩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且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们也顾不了“素质教育”。再者,虽然我国宣布在2005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学生辍学还是到处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也有许多农民是非常看中读书的,希望子女成才,能出人头地。他们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他们的收入低而教育费用又在不断上涨,让许多农民深感负担沉重!农村的经济条件会使许多孩子无法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改变农村的经济现状尚有一定困难,但读书的费用是否能降低到农民的平均经济水平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这几年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九年义务阶段学费免除,城乡之间进行教师互换大大的改善了农村的教学质量,国家各项资助逐渐落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的一项收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从国家到社会上的各大企业再到普通的民众,现代化的希望小学如雨后春笋般般出现在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的贫困地区,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爱心还在传递,所以梦想也会在不远处飞翔!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